APP下载

九龙县魔芋产业发展调查

2019-02-12刘丽芳余韩开宗余金龙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魔芋加工生产

刘丽芳,丁 凡,余韩开宗,曹 颖,王 鹏,余金龙

(1.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2.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绵阳 621000; 3.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四川 成都 610023)

四川省九龙县是一个以藏、汉、彝为主体,回、苗、白、瑶、羌、土家族等12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藏、汉、彝3个主体民族几乎各占1/3。长期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九龙地处攀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形成高山,极高山、山地、河谷四大地貌,地势北高南低,高差悬殊,地形复杂,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呈典型立体气候,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近几年来,九龙县以“高山牦牛(毛驴)、半高山花椒核桃、矮山茶叶魔芋”为主的“五朵金花”立体产业带已形成规模、产生效益,魔芋产业已成为九龙县的支柱产业之一。2015年九龙县魔芋还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2018年四川省科技扶贫万里行魔芋专家团队,先后赴九龙烟袋乡、魁多乡、子耳乡等魔芋种植基地和魔芋加工企业实地考察、并多次与县项农牧局、组织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及农技人员座谈了解情况,对九龙县魔芋产业有了较为详细了解。调研结果如下。

1 九龙县魔芋产业发展优势

1.1 符合产业发展方向

魔芋生产对于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目前在九龙县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的大背景下,魔芋作为其幼林期适宜的间套作作物,因经济效益、市场行情好,不愁销路,受到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1.2 环境气候适宜

魔芋为半阴性植物,喜温喜湿,忌高温,怕涝,最适宜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低纬度高海拔山区生长,要求生长期日照较少,雨量丰富,湿度较大。九龙县低海拔山区(<2500m)气候温和且光照条件好,夏季最高温度低于30℃,且连续降雨天气少;冬季最低温度2~3℃,气候干燥。相对省内多数魔芋产区,九龙魔芋病害较轻且产量高,同时种芋可安全地就地越冬,贮藏成本低,是发展魔芋的优势区域。

1.3 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

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 九龙魔芋生产在种植面积上规模不断扩大, 种植质量有所提高,成立了专业从事魔芋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同时农业等部门也加大了对魔芋产业化发展的服务力度,初步建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

2 九龙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资源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引导和鼓励魔芋生产的发展,把魔芋作为富民产业来抓。2013年以来,全县发展魔芋产业基地460hm2。2015年成立魔芋加工企业——九龙县鸿鑫魔芋有限开发公司。本县魔芋基本供应本地加工企业生产。2017年,全县魔芋产量450t,产值105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2018年,全县魔芋产量达到700t,产值达350万元,覆盖农户3260户,涉及烟袋镇、魁多乡、子耳乡、踏卡乡、朵洛乡、三垭乡等11个乡镇31个村,户均增收1100元左右。九龙县鸿鑫魔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本县的唯一魔芋加工企业,其主要加工产品为魔芋精粉,年加工精粉40t左右。目前九龙县魔芋生产及产业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直接影响到芋农收益及产业提升:

2.1 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2011年九龙县政府开始推动发展魔芋产业,此前魔芋主要为农户零星种植,因缺少收购商,基本自产自销,经济效益低下,农户管理也较为粗放。近几年在政府的推动和系列措施下,鲜魔芋供不应求,魔芋种植效益显著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随之增强。但因传统的种植经验,生产管理中仍普遍存在种芋挖大留小、平厢播种、不倒茬换地、不进行病害防治等系列问题,导致产量逐年降低。且因近几年大力发展魔芋种植基地,本地种芋供应不足,多数赖外地调种。调种较为分散,种芋质量参差不齐,发展区域又较为集成,造成本地魔芋病害有发展趋势。

2.2 抵抗风险能力小

魔芋种植成本高,尤其是种芋,依照近2年行情,成本约3000~6000元/667m2。但若种植过程中管理不当或遇上极端天气,将造成产量低下甚至绝收。魔芋种植区域又一般集中在贫困山区,农民收入低,抵抗风险的能力小。加工企业也存在同样问题,近几年商品魔芋价格逐年上涨,从2016年的3000元/t左右涨到2018年的最高峰8000元/t以上,企业收购原料需大量资金。加上魔芋精粉作为本地魔芋加工企业的单一产品,其附加值不高,易受制于市场,价格和效益不稳定。当地企业通常采取减少产量的措施降低风险,年加工时间有时仅约1个月,远低于正常生产期(3个月左右)。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当地魔芋产业发展。

3 九龙县魔芋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政府组织领导

政府引导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魔芋作九龙县具有特色优势的传统作物,魔芋产业对山区扶贫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县政府联合农业、 林业、 科技、 扶贫、工商等部门成立魔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定牵头县领导及主管部门。领导小组制定全县魔芋产业发展规划,确立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指导全县魔芋产业发展,具体负责全县的魔芋生产管理,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 促进种植户组织化生产

九龙县魔芋生产主要以单家独户生产为主,存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市场参与能力差,种植效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组织召集农民和种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解决其种芋、农资等生产资金需求量大的问题。进行统一管理和销售,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扩大生产规模和进行规范化生产,降低魔芋种植风险,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农民的种植效益。

3.3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农技部门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针对目前生产上存在的普遍问题——病害难以控制,开展先进生产技术和抗病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筛选工作,如两年制免耕栽培技术、厢面覆盖除草技术、白魔芋、珠芽魔芋、杂交魔芋及病性好的地方花魔芋品种等。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改连作为轮作,改净作为间套作,改平厢播种为起垄栽培,改“只种不管”为“精细管理,做好病害防治”。

培养县乡魔芋种植农技人员,每年定期对产业大户、合作组织带头人和企业负责人开展技术培训,提高魔芋生产的科技化水平。在魔芋生产季节,加大科技培训及现场服务力度,提高科技入户率。此外,带领种植大户和企业加强同魔芋生产先进地区的学习交流,广泛联系魔芋加工企业、收购商及电商平台等,拓宽本地魔芋销售及原料采购渠道,保障芋农及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3.4 扶持龙头企业

通过财政资金引导、贴息贷款、小额信贷等,支持和鼓励魔芋加工企业引进改造加工新技术,丰富产品种类,拓展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提高加工企业与农的利益联结,真正成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整体;并以“订单农业”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促进农户严格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企业获取稳定、安全的产品,农户获得完善的服务及市场利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魔芋加工生产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