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蹄疫最新流行动态及防控

2019-02-12

兽医导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O型血清型口蹄疫

一、口蹄疫流行情况

口蹄疫(FMD),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发生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传染病。感染动物种类多、传播速度快、传染性极强、引起重要经济畜种的经济损失巨大,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对畜牧业危害(最大)的动物传染病,在我国口蹄疫被定为一类动物疫病。目前我国防控措施为疫苗免疫为主与监测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2005年5月-2019年8月期间,我国口蹄疫疫情共计166次,其中O型83次,A型37次,Asia1型46次。毒株复杂、变异、免疫复杂。2005年以来,在原仅有O型2个毒株的基础上,增加到3种血清型(Asia 1、O和A型)8个流行毒株。2018年,O和A型2种血清型的5个毒株流行。流行毒株的毒力、抗原和宿主嗜性发生了变异。

我国目前散发O型、A型毒株,但受到外来流行毒株的威胁。已传入我国的口蹄疫毒株有:来自东南亚的A/Sea-97/G1、A/Sea-97/G2、O/Mya-98毒株,来自南亚的O/PanAsia、O/Ind-2001(2013年 起,开始跨区域强势传播)毒株,来自东南亚一东亚区域的O/CATHAY毒株。

传入我国高风险毒株O/PanAsia-2、A/Iran-05、Asia1/Sindh-08,其共同特点:1)流行区域相对集中,“定居”于中东一西亚地区。2)经典毒株对其免疫保护性较差(O Manisa、A22、Asia1 Shamir等;PD50≥6)。3)毒株变异频度高。

对我国新威胁毒株:A/G-VII(G18)流行于印度次大陆地区,2015年流行于沙特阿拉伯等,r值均低 于 0.30。Asia1/G-VIII群,2005-2012年主要流行于印度和周边国家孟加拉国,2017年初缅甸发生FMD疫情;流行毒株同源性为97%。

二、口蹄疫流行形势分析

口蹄疫的防控存在六大难点:1)存在多血清型;2)感染动物多,跨种间;3)持续带毒;4)传播途径广;5)免疫原性差;6)病毒容易发生变异。

对2005年5月-2019年8月期间国内口蹄疫病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口蹄疫呈现如下流行趋势:

1.病例逐年增多。

2.疫点分布广泛。

3.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4.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增加,危害大不可小视。

5.O型Ind-2001毒株发病病例增多、地域扩大。2017年新疆2次疫情,先后在新疆某检查站,广东、重庆、黑龙江等监测阳性样品(全部为牛)中检出;2018年引起9起牛疫情。

6.FMDV变化的风险期逼近。我国主要流行毒株,1999年O/PanAsia,2005年 Asia 1型,2009年 A/Sea-97/G1,2010年 O/Mya-98,2013年 A/Sea-97/G2。

三、口蹄疫防控

2019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总体要求: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对全国所有猪、牛、羊、骆驼、 鹿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对所有奶牛和种公牛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此外,内蒙古、云南、西藏、新疆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所有牛和 边境地区的羊、骆驼、鹿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 广西对边境地区牛羊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吉林、青海、宁夏对所有牛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辽宁、四川对重点地区的牛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

1.防控策略

1)跟踪毒株: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风险分析,及时预警。

2)边境监测:加强“两站”作用。

3)疫苗评价:通过中和试验进行疫苗评价。

4)技术储备: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平台。

2.使用匹配的疫苗

3.按程序使用疫苗

1)普免:3~4 次 /年,3~4 月 /次。优点:操作简单免疫密度高;避免了漏免。缺点:母源抗体差异大。

2)跟胎免疫:2.1胎,总共免疫4次。优点:产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较高; 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保持在一定的均衡度。缺点:易造成乏情及返情,母猪漏免。

3)季节免疫:根据口蹄疫流行特点,在9月、10月、来年1月、来年4月免疫。优点:低温季节抗体水平好。缺点:7-9月抗体水平不高。

4.密切关注塞内卡病毒病走势

在2018年6月1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塞内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充分认识防治塞内卡病毒病的重要性,特别是已经发现该病的省份,更要高度重视,加强防治措施落实,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报告、早处置,防止扩散蔓延。

塞内卡病毒病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塞内卡病毒属的塞内卡病毒A(Seneca virus A,SVA)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猪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可以引起猪的鼻吻、蹄部冠状带水泡病变,与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等疾病在临床上难以区分。该病主要在加拿大、巴西和美国等国家流行。据报告,该病已传入我国并在局部地区零星散发。

5.防控非洲猪瘟勿忽略口蹄疫免疫

空气传播在口蹄疫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潮湿的低温天气,病毒气溶胶能随风移动50~100km以外,这在FMD流行中起重要作用。近期资料报道可达260km。(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本人意见为准)

猜你喜欢

O型血清型口蹄疫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XLNO型低温脱除氧化亚氮催化剂性能研究
规模化猪场仔猪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型鉴定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口蹄疫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