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制定《迁地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管理法》的重要意义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朝波在关于加快制定《迁地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管理法》议案办理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9-02-12杨朝波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畜包虫病禽流感

杨朝波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 成都 610041)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不仅仅事关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还对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迁地保护濒危野生动物集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科研和公众教育三大功能为一体,是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为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最后一道保护屏障。为此,加快制定《迁地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管理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关于野生动物救治用药问题的建议

近年来,针对濒危野生动物救治用药问题,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一直积极协助农业农村部及有关单位加强对野生动物用药方面的管理工作。四川是大熊猫、小熊猫的栖息地,近年来,犬瘟热病毒已成为严重威胁圈养大熊猫、小熊猫两类动物种群生存安全的传染性疫病,在我国多个野生动物饲养机构已有暴发。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预防大、小熊猫犬瘟热病毒的疫苗。目前,美国梅里亚公司生产的雪貂犬瘟热重组疫苗能对大、小熊猫起到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是行业内达成共识和推荐使用的疫苗产品。为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支持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单位申请办理大熊猫(包括野生大熊猫和小熊猫)急需兽用生物制品涉及的《进口兽药通关单》和采购兽用氯胺酮制剂等相关事宜,为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针对议案所提的“建议规定‘野生动物救治可根据救治需求选择使用人用药品或兽药’”,我们表示赞同。第一,《兽药管理条例》第一条明确了本条例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加强兽药管理,保证兽药质量,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这里养殖业是指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的饲养业,反映了立法之时对兽药的需求,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健康。第二,《兽药管理条例》中规定“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其本意是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食用动物。由于人用药品没有动物的使用剂量、疗效、残留限量、停药期等数据,如果将人用药品用于食用动物,很有可能会造成动物产品中的兽药残留,从而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的健康。尤其对抗菌药物,还可能造成细菌耐药性问题,给人的疾病治疗带来影响。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野生动物救治用药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但野生动物使用人用药品或兽药与人的健康并无直接矛盾,所以,我们认为可以将人用药品或兽药用于野生动物救治。

2 关于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的相关情况

野生动物间流行的动物疫病,特别是发生在哺乳动物间的疫病,常常和重要的人畜共患病有关,关系到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有研究显示,人类疾病中70%是来自动物,50%的动物疫病可以导致人感染。近30年来,人类新发和再发传染病中70%主要为人兽共患病,如鼠疫、霍乱、狂犬病、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包虫病等。因此,加强对野生动物源性疫病的认识和重视,增加有关野生动物疫病的法律条款已是当务之急。

目前,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针对全省家畜和草原常见人畜共患病开展了监测和防控,具体情况如下:

2.1 流行病学现状

2.1.1 病原体及其种类 目前我国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90多种。四川主要人畜共患疾病现有13种,属细菌类5种,有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猪链球菌病;属病毒类4种,有狂犬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属寄生虫类4种,有血吸虫病、包虫病、囊虫病、钩体病等。四川历史上出现过黑热病、新疆出血热病毒和Q热立克次氏体病。

2.1.2 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新特点

2.1.2.1 旧病未除、新病又来。一方面,曾得到有效控制的人畜共患病又死灰复燃,再度暴发流行,如血吸虫病、布病、狂犬病、结核病等。另一方面,近年新发现和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就有30多种,如SARS、禽流感等。

2.1.2.2 跨畜种传播加剧,流行范围逐步国际化。候鸟迁徙,造成病原体远距离传播;如禽流感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家禽、野禽、鸟类、一些哺乳动物和人等。

2.1.2.3 病原体的不断变异。病原微生物产生新的变异株或变异型,使一些病原体由不致病变为致病,由弱毒株变为强毒株,导致感染谱增宽、强度增大,引发人类或动物的感染。如猪2型链球菌病、H7N9等。

2.1.2.4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人畜共患病的流行。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使全球变暖,传播虫媒分布范围扩大,促进虫媒人畜共患病的暴发。

2.2 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现状

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出台《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后,目前全省已全面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省、市、县三级均建立了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三大体系。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兽医行政管理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动物防疫、检疫、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和畜产品加工企业驻厂检疫等行政执法工作;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2.3 相关法律条款

2007年以来,针对畜禽动物疫病,四川颁布实施了《四川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四川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四川省〈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同时,制定了《四川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四川省节假日期间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重大动物疫情从监测,流调、诊断到应急处置的系列配套法律法规体系。对家畜家禽动物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之间缺乏明确的协调和应急处理机制。

2.4 四川省动物疫病监测及技术标准情况

目前,四川省主要对发生在家畜家禽上的血吸虫病、包虫病、布病、结核、炭疽、狂犬病、乙脑等常见人畜共患病开展了日常防控工作,主要检测方法和标准包括禽流感、非洲猪瘟、H7N9、血吸虫病、包虫病、布病、结核、炭疽、狂犬病、乙脑等十多种。

猜你喜欢

人畜包虫病禽流感
人畜共患病对从业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探析
浅析西藏家畜包虫病防治对策
禽流感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美国7月禽流感频发复关或延迟至明年二季度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发现禽流感
包虫病为害一方盼“国家队”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