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分析*

2019-02-12孙丽敏王会亮

关键词:口病外周血重症

王 猛 孙丽敏 刘 洋 王会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以发热、口腔溃疡、手、脚及臀部的水疱性皮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但重症患者可出现心肌炎、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据我国卫计委及疾控中心不完全统计,近年报告HFMD死亡率6.46/10万~51.00/10万,在儿童传染病中其死亡率居第一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及沉重的负担[1,2,8]。为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并及时治疗,从而降低死亡率,本研究就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1 流行病学特征

HFMD 最早见于 1957 年发生在新西兰的流行记载[3],其症状轻且为自限性疾病。然而,自从 1998 年 HFMD 在我国台湾地区暴发后引起了人们的重视[4]。我国内地从 2008 开始,发生多次HFMD流行[5-7],并且发现重症及死亡患儿数量明显上升,严重威胁婴幼儿的生命健康[3]。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早期发现手足口病患儿中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并及时治疗,显得尤为关键。

2 重症HFMD危险因素

HFMD潜伏期不易观察,具有传染性强,起病急,发展快,传播途径广等特点,可迅速进展成为重症HFMD,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目前尚无特异性免疫和治疗手段,因此,早期识别重症HFMD,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是降低重症HFMD发病和死亡的关键。目前研究认为,重度手足口病的发生与年龄<3岁,EV71病毒感染,发热大于39 ℃,血糖>9 mmol/L,和外周血WBC>12×109等具有相关性。

2.1 重度HFMD与3岁以下婴幼儿

研究显示,来自母体的的 CA16 与 EV71 中和抗体在婴儿出生7个月时降至最低[9],婴儿出生7 个月内因饮食方式(主要为母乳喂养)和先天因素等影响,受到来自母体的中和抗体保护而不易被病毒感染[10]。阮菁茹等[11]人研究表明,在单因素分析中,重症患者平均年龄2.4±1.3岁(最小6月龄,最大6岁),非重症患者平均年龄3.1±1.6岁(最小5月龄,最大10岁),重症患者平均年龄低于非重症患者(t=2.202,P=0.030),在多因素分析中,发病年龄OR=0.398,95%CI(0.201,0.793),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WANG等[12]台湾学者认为儿童期EV71感染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有关,其中年龄在0.5至1岁之间患者最易受感染的群体,台湾每年严重病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并且认为1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与韩国金敬孝等[13]研究发现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平均年龄29个月相符;张世英等[14]研究表明,2009报告重症病例中,最小年龄2个月,最大年龄9岁,但发病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年龄组,占总体重症病例的98.91%,2010年报告重症病例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6.5岁,发病也主要集中在5岁及5岁以下年龄组,占总体的99.56%,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重症发病率逐渐下降。

2.2 重症HFMD与感染EV71病毒

肠病毒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VA16)是全球HFMD爆发的主要病原体,特别是EV71,已成为亚太地区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15-17]。EV71是一种嗜神经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EV71病毒可经过血液穿过血脑屏障传播到CNS,或通过外周神经通过逆行轴突运输进入 CNS。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主要包括无菌性脑膜炎、小脑共济失调、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急性脑干脑炎和爆发性神经源性肺水肿[18],其引发的后遗症更为严重,致死率更高,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绝大多数由EV71引起,病情凶险且病死率高,对公共健康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9];张静、靳妍等[20]依据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和疫情高低,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河南(286例)、山东(145例)、云南(166例)、浙江(30例)、四川(30例)省法定传染病报告中共657例HFMD重症病例,发现实验室诊断病例357例,其中EV71型 阳性病例326例,占91.3% (326/357);阮菁茹等[11]研究实验中,在32例重症HFMD患者中,明确病原的28例重症病例中,26例(93%)为EV71感染,比例明显高于非重症病例(P=0.002)。因此,临床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者,应常规进行实验室EV71检查,预防重症HFMD的发生。由于大多数EV71感染是无症状的或症状较轻,并且EV71可以在外环境中存在较长时间,这一状况限制了一些公共卫生干预措施阻断 EV71传播的有效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HFMD防控的指南中建议:开发有效的疫苗可能是控制 EV71感染的最佳途径[21]。

2.3 重症HFMD与发热大于39.0℃

发热是HFMD主要及常见症状之一,党双锁等[2]认为HFMD患儿发热表现为短期内高热,体温(腋温)>39 ℃,常规退热效果不佳;体温下降后再次出现高热或反复多次高热;或持续高热者。阮菁茹等[11]在观察期内厦门市重症HFMD病例32例,死亡1例与69例非重症患者比较中发现,重症病例的发热更高(P<0.001)、持续时间更长(P<0.001)。若发现HFMD患者发热,特别是高热及持续时间长者,应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2.4 重症HFMD与血糖大于9 mmol/L

研究表明,病情危重的HFMD患儿,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出现应激性血糖增高,慎强等[22]对 24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研究发现,血糖 >9 mmol/L有 17 例, 达 29.3%, 与普通病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糖升高可作为诊断重症 HFMD的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血糖 >9 mmol/L是重症HFMD的独立危险因素。施晓飞等[23]对256例HFMD住院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其中重症组63例患儿中血糖 >9 mmol/L的发生率为28.6%,普通组193例患儿血糖 >9 mmol/L的发生率为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在后期做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发现,血糖 >9 mmol/L可作为重症HFMD患者早期预警指标,毛国顺等[24]发现血糖升高可作为病情进展的预测因素,由此推测血糖 >9 mmol/L的HFMD患者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大,应高度重视,并作为HFMD常规诊疗实验指标。

2.5 重症HFMD和外周血WBC>12×109

外周血WBC增高是指各种原因导致机体产生的一种防卫反应,大多数学者认为,外周血WBC>12×109的手足口病患儿可作为重症HFMD患者早期诊断的指标,施晓飞等[23]对256例HFMD患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63例重症HFMD患儿中有36例患儿出现外周血WBC>12×109,193例普通HFMD有42例患儿出现外周血WBC>12×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吕波等[25]对纳入175例重症HFMD病例与183例普通型HFDM病例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中,重症HFMD患儿外周血WBC1(3.3±5.4)×109,轻症HFMD患儿外周血WBC(11.5±5.1)×109,χ2=34.544,t=3.184,P=0.002,该研究显示WBC>12×109可作为重症HFMD早期预警指标。

综上所述,重症 HFMD 的发生与年龄<3岁、感染EV71病毒、发热>39 ℃、血糖 >9 mmol/L及白细胞>12×109等因素有关,建议严格筛查上述各危险因素并提早对病情进行预判。

猜你喜欢

口病外周血重症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