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之雅韵,福气备至
——漫谈“竹福壶”的美学特征与思想内涵

2019-02-12鲍俊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壶嘴竹节手工艺

鲍俊强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茗器中最受人喜爱,也是最具收藏价值的一种。自明朝正德年间诞生以来,在无数热爱紫砂壶艺术的手工艺人的悉心扶持下,紫砂壶艺术真正达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境界。通过造型、装饰的变化紫砂壶可以表现出浓厚的书卷气,也可以走向民间表达中国人的心理特质,由此才能组成紫砂壶广阔的艺术空间,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

此件“竹福壶”造型简约,立意明确,装饰细致清晰,有真实感。既体现出紫砂泥与竹的纯然清新,又体现出制壶手艺的精湛,将自然与人类创造完美结合,体现出和谐性,由此便自然而然地体现出“福”之思想内涵。

从壶的整体造型上看,此壶体格较为小巧,因此手工艺人选择了十分珍贵得红泥来烧制,红泥原矿不单独存在,需要从其他原料中分离出来,因铁含量多少不同烧制出的颜色也有区别。此件紫砂壶极为红润,砂质细腻,有着健康的光泽,可见含铁量十分丰富,这不仅对于人的健康大有裨益,且在茶水的长期泡养之中,壶也会泛起红光,十分动人。此外,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喜庆、吉祥、幸福等美好含义,这些都衍生自中国福文化,因此紫砂壶色彩的选择也可看作是一种向主题的靠拢。

壶身造型为传统圆器,类似于姿态优美的“西施乳壶”,可见紫砂壶造型之间的相互借鉴与沟通。壶身珠圆玉润,饱满丰润,线条柔软流畅,具有一种朦胧美,底部则形成“钉足”,这一设计来源于古典香炉鼎造型,由此为此壶增添了古典气质。综上,壶身造型具有鲜明的传统色彩和极强的包容性,更体现出中国人对于“天圆地方”这一思想的认同。

壶嘴、壶钮与壶把手不仅体现出实用性,同时彰显出艺术主题,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壶嘴为短小直嘴,与小巧的壶身相互适应,圆润的线条使壶嘴像是一小段新竹,生机勃勃。把手为传统耳状环形横把,手工艺人对角度进行了调整使人们在使用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平衡,其上同为竹节装饰。壶盖为圆球形,微微突出壶口更显结构感,壶盖中央是桥状壶钮,同为竹节装饰,独特之处在于靠近壶嘴一端较为粗大,而靠近壶把手一侧较为纤细,这是方便人们在拿取时可以为手指增加支撑,由此加强稳固性。这三部分都以竹节进行装饰,虽然仅是几条纹线,但手工艺人要运用捏塑、雕刻等多种技艺才可达到真实的境界。

此壶壶面处有一处明显的竹叶装饰,体现出捏塑技艺的魅力。手工艺人首先要捏制胎片,再用泥片与壶身连接,再在壶身上运用刻、雕等技艺润色出细节,因此我们所见的竹叶似是从壶嘴中生长而出,枝干有力,竹叶片片青翠,具有肌理质感,触之更有独特的感觉,可以看作是此壶工艺水准的一个重要表现。

“竹福”是一种竹文化于福文化的结合,可看作是一种独立的吉祥文化。谈到“竹”人们总会联想到它高雅的一面,认为它是“君子”的化身,但竹自古以来还包含着一种辟邪的功能,由此才能建立起竹与福文化之间的联系,这样就扩大了中国竹文化与福文化的思想内涵,并产生独特的“竹福”。

此件紫砂壶虽是以表现竹的福文化为主,但并没有生硬地将竹与紫砂壶结合起来,而是各部分结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主题来设计,从而达到一种浑融和谐之感。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件紫砂壶虽然身材小巧,却也包含诸多传统元素,这种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与深厚的文化相结合构成了此件紫砂壶独特的美学特征。

结 语

表现吉祥文化或是福文化的紫砂壶并不少见,那么如何能有艺术个性就成为手工艺人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此件竹福壶以极强的包容性和融合能力充实了自己,以精湛细致的工艺为依托,不仅准确传达出“竹福”这一艺术主题,更为紫砂壶艺术提供借鉴,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才能促进紫砂壶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壶嘴竹节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竹节人”中说“趣味”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