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痰湿质与饮食生活习惯的相关性

2019-02-12吴晴鸥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4期
关键词:湿质运化油腻

吴晴鸥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广东 汕头 515041)

痰湿体质是王琦教授提出的中医九种体质之一,体质的不同决定了人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性,还决定了个体容易罹患的疾病种类[1]。有学者认为,先天禀赋是痰湿体质形成的物质基础,饮食起居失常是痰湿体质形成的主要原因。另有研究提示,中医体质与生活方式、饮食喜好有相关性[2]。本研究针对痰湿体质的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查研究,可以为痰湿体质的调理、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的体检人群,采取知情自愿的方式发放中医体质调查问卷,根据体质调查结果,按调查顺序依次收集痰湿质90人,平和质90人,共180人。参考《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判断痰湿质和平和质,根据被调查者填写的条目,分别计算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初始分和转化分,当平和质转化分数≥60分且其他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数均<30分时,判定为平和质;痰湿体质转化分数≥40分,判定为痰湿体质[3]。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在调查开始前首先取得被调查者的同意,并详细介绍填写表格的注意事项,填写结束后立即收回调查问卷。根据体质调查结果,按调查的顺序收集痰湿质和平和质各90人,再进行饮食生活习惯调查表的填写。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1)痰湿质人群一般资料分析 90位痰湿质中,男51人,占比56.7%,女39 人,占比43.3%。以中年人居多,30~40 岁人群占27.7%,40~50 岁人群占36.7%。见表1。

表1 痰湿质人群一般资料分析

(2)痰湿质与平和质人群工作方式比较 痰湿质脑力劳动为主54 人(60.0%),体力劳动为主36 人(40.0%);平和质脑力劳动为主29人(32.2%),体力劳动为主61人(67.8%)。两种体质人群脑力劳动为主占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痰湿质与平和质人群生活习惯比较 痰湿质吸烟及缺乏锻炼人数多于平和质者(P<0.05),两种体质人群失眠例数相当(P>0.05)。见表2。

表2 痰湿质与平和质人群生活习惯比较(例)

(4)痰湿质与平和质饮食习惯比较 痰湿质喜饮酒、饮食偏油腻、喜荤食人数多于平和质者(P<0.05),两种体质人群喜炙烤、常喝饮料、饮食偏咸、常食甜人数相当(P>0.05)。见表3。

表3 痰湿质与平和质饮食习惯比较(例)

4 讨论

痰湿质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体质类型,痰与湿虽为不同的病理产物,常相伴出现,其形成与人体的水液代谢紊乱相关,与中医肺、脾、肾功能关系密切。脾胃具有运化水谷的功能,如果饮食超过了脾胃运化的负荷或食入较难运化的食物,水谷可形成痰湿。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痰湿质人群多饮酒、油腻饮食、喜荤食,按照中医理论,这些都是滋腻的、较难运化的食物,如多食过量,运化不及,易形成痰湿。本次研究结果亦提示痰湿质人群工作多以脑力劳动为主,缺乏锻炼。脾胃主四肢功能,四肢的活动可激发脾胃运化,促进消化吸收,所以运动、劳动的减少,会影响内在的脾胃功能而形成痰湿。因此,影响脾胃功能的饮食生活习惯容易导致痰湿质。

王琦等[4]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调查发现,痰湿体质影响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列分别为:生活规律、体型胖瘦、运动锻炼习惯、舒张压、抽烟、早睡晚起、饮食偏油腻、出生后喂养模式、睡眠不规律。痰湿质与吸烟相关,而与失眠关系不明显。因为肺为水之上源,吸烟可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影响水液代谢,停聚而生痰湿;另外,阳气是人体活动的基础,痰湿易困阻阳气,更容易出现疲倦乏力甚至嗜睡的情况。吴鑫鑫[5]通过整理中医古典医籍,发现古人很重视饮食与痰湿的关系,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痰湿质患者病情的反复,如膏粱厚味、嗜酒等;此外,饮食偏嗜也容易诱发痰湿质相关疾病的发生,如中风、喘证、消渴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种疾病的形成与痰湿关系密切,如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6]。这类人群多有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油腻等特征,这也正是痰湿体质人群的主要外在表现。此外,王琦教授通过痰湿调体方对痰湿体质人群进行调理,能改善其体质量指数、载脂蛋白A(ApoA)、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7]。

基于上述的认识及研究结果,可以通过对普通人群进行体质辨识,对痰湿质人群进行饮食生活习惯的护理调理,减少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易感性。首先,饮食方面应当戒酒,减少油腻、荤食的摄入,可以适当食用具有健脾祛湿、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薏苡仁、莲子、山药、陈皮、冬瓜、山楂等,也可以烹制一些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药膳。饮食需注意过犹不及,超过脾胃的运化功能,即能化生水湿,且会损坏脾胃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其次,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选择中小强度、较长时间的全身运动,如游泳、爬山、骑车、跑步等,做到循序渐进。脑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应当避免长时间久坐,可以选择时间短、活动量少的锻炼,如八段锦、太极等。最后,可以加强中医调理,按摩具有化痰祛湿作用的穴位,如丰隆、中脘、阴陵泉,每次10~15 min;饭后顺时针按揉腹部,每次3~5 min,促进脾胃运化。日常也可进行中药调理,选择具有健脾利湿的中药代茶饮,有研究显示,坚持服用含玉米须、百合、茯苓、伸筋草的中药代茶饮,可降低痰湿体质人群的血尿酸[8]。总之,痰湿体质人群也应遵循其有不同的体质状态,如男女、老幼、强弱等,选择合适的药、食及运动等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其目的在于调体而不伤正。

猜你喜欢

湿质运化油腻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瘦素/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痰湿质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研究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妈?
油腻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油腻痘大清扫就是要拥有100%滑蛋肌
脾主运化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