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舞在中国的社会接受与传播

2019-02-11宗明立田娜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4期
关键词:接受现代舞传播

宗明立 田娜

摘 要:现代舞是世界现代化运动的产物之一,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性。现代舞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审美的规范上习惯挑战陈旧的事物,要求给予人所处于的现在时间坐标下对生活的感悟,而这一切皆是时代与社会所赋予其的特殊性。中国的现代舞发展到今天,已经在探索上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路子,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依旧存在诸多现实性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对现代舞的起源,发生土壤与环境的分析,结合中国的社会现状,对现代舞在中国的社会传播与接受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剖析,总结出现代舞在中国可以良好传播的可行方案与建议,才能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现代舞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现代舞;传播;接受;发展

现代舞对中国舞蹈文化的影响与冲击是巨大的,为中国舞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和空间。但是现代舞在中国的传播依旧处在一个相对滞后的境况之中,很大一部分观众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接受现代舞。本文通过对现代舞的源起进行系统分析,将现代舞的特性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为现代舞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寻找可行的方式,将国际上现代舞的发展趋势结合实践,为中国现代舞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一、现代舞的源起社会本质

任何一门新兴艺术的诞生都是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的,而现代舞的诞生也正是如此,它和整个现代主义文艺一样,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正面刺激,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对西方文化的重创所出现的“文化荒原”和“文化裂缝”的负面影响。在人类创造力大爆发的年代,在人们抱着对新艺术的热烈追求,以及对人性自由解放的盼望之中应运而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风靡全球。解放思想、解放身体、主张以自然的节奏产生自然地动作,完全自由地表达思想与内心感受,强调以舞蹈艺术要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那些战火中被燃烧殆尽的,以“自由”、“平等”、“博爱”、“正义”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西方价值观与灵魂支柱都在在现代舞的属性中得以体现。这无疑将现代舞推到了艺术发展的风口浪尖上,成为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传达自己对世界的切身理解与感受,揭露社会精神文明危机,揭露社会真实,呈现人性压抑与异化的新的艺术形式。这使得现代舞在诞生之时就具有先锋性与前沿性。

对于中国来说,現代舞完全是由国外引进的,直到现在为止,对绝大多数的中国的观众来说,现代舞依旧是深邃难懂的代名词,更是抽象、前卫的表达,被大家看作是一种小众文化,认为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概念,不容易被群众认可和接受。而将现代舞引进中国的就是我国舞蹈界的泰斗级人物吴晓邦先生。1936年,吴晓邦先生将现代舞从日本引进了中国,并且在上海举办了他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示会。1976年,曹诚渊创立香港城市当代舞团,集中引进西方现代舞名家,系统规整了现代舞的训练体系,使中国的现代舞逐渐睁开了展望世界的眼睛。1987年广东省开办第一个现代舞实验班;1991年北京舞蹈学院正式开办现代舞教研室,玛莎的收缩放松技术的引进以及约瑟·林蒙、莫斯坎宁汉机遇编舞法等技术训练体系和编舞技法被逐渐引进并被慢慢吸收,为中国舞蹈界注入了新的血液,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二、现代舞在中国的社会传播问题

现代舞在中国走过了太多的风霜与坎坷,从最开始懵懂不知的模仿阶段,到对西方现代舞文化批发式的大量引进“照单全收”再到内容上不断求“新”求“异”,以另类为标榜,脱离社会的盲目现实表现阶段。现代舞在中国传播效果不佳的同时,却也在客观方面刺激了适应现代舞发展的中国土壤的产生,现代舞已经慢慢成为当前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但又相对模糊的艺术形式。因此,现代舞在中国的传播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规律与指导,引领我们中国的现代舞人更好的、更真实的、更理性的将现代舞的传播做好。

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中,有很大的成分是所谓的“中国式的现代舞”仅仅是将现代舞的名字挂在一个无形的作品之上,一个抽象的名字,一组随意、洒脱、扭曲的动作所拼凑起来的作品也不会是现代舞。中国的现代舞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思考,绝对不可以仅仅学其外形,仅仅以肤浅的以几个抽象动作,冠以一个无病呻吟的主题,这就完全扭曲了“先锋与前沿”的真正意义,更不会被国际现代舞界所承认,也必将模糊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中国现代舞存在着没有灵魂的问题,过于追求形式化,编导刻板与舞蹈动作的创作和研发,追求视觉动作技术上的突破,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内容。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是不同的,那么如果我们仅仅是模仿西方现代舞中看似无意识纯肢体的形式是万万不可的。对于西方的文化来说,他所孕育出的纯肢体的纯空间,纯意识的现代舞正是其文化的精髓,这一形式承载了西方社会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背景等特定的因素。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这样的现代舞终归只能说是一种借鉴的形式,发展的再如何成熟都不会真正融入到中国的现代舞,并且逐渐产生致命的弱点——灵魂空白、文化缺失。

对于中国的现代舞来说,在真正意义上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将理性的思考与个性的展现结合起来,使现代舞真正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相融合,才能为现代舞注入真正的中国的灵魂。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单一中国元素的现代化表现上,绝不仅仅是用太极拳的元素弄点动作,以武术的套路制造点新鲜,他需要真正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精髓。

大爱无垠,大象无形,当现代舞以真正的中国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能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厚重,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髓,看得到正在发生事情,接得住舞蹈传递给人的思想,达到与中国,与中国文化,与中国观众的良好往来和沟通,这样的现代舞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变成我们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才是真正属于中国的现代舞。

三、现代舞在中国

中国的现代舞发展到今天,已经在探索上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路子,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新生一代的现代舞者,现代舞编导的不懈努力积极创作,已经使现代舞在大众的接受层面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认可。各类舞蹈人才对现代舞艺术的关注与喜好,高等院校专业院校团体对现代舞技术课的重视,对现代舞编导课的注重,都使得不断涌来的新生代舞者和编导具有了极其开放的思想,灵活的头脑以及国际化的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所有的这些都使我国现代舞正在以开阔的步伐向前迈进。

展望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与国际相接轨的,具有开创性以及多样性和包容性。现代舞小剧场不断增多,DV舞蹈创作的日新月异,现代舞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性融合与借鉴,这些都无疑为现代舞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可能性。中国现代舞的发展正在慢慢趋于成熟,将从小众文化慢慢走向大众,也将更加具有每个人的个性化特征,更加强调自我,更加强调自由,更加真实,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 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欧建平.现代舞欣赏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3] 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陈文忠.文学理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5]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 (法)卡琳娜 伐纳著,郑慧慧译.舞蹈创编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8] (美)伊莎多拉 邓肯著,张本楠译.邓肯论舞蹈[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9]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10] 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宗明立(1989- ),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学院,研究方向:舞蹈理论与创作研究;田娜(1987- ),女,土家族,湖北宜昌人,硕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学院,研究方向:艺术管理与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接受现代舞传播
浅析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前景
JUST DANCE
论现代舞气息在现代舞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现代舞训练中呼吸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