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团为载体的高校思政育人路径探究

2019-02-11赵锦魏鹤如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4期
关键词:高校社团路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

赵锦 魏鹤如

摘 要:本研究以社团为载体,结合全员育人的时代要求,对高校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力现状进行分析并着力对高校学生社团思政育人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对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出这样的指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高校的育人与改革指明了方向: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立德树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到高校教育和管理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1]。实现全员育人,除了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外,也要加强第二课堂的教育引导作用,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实现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共同推进。本研究将以社团为载体,以社团思政为导向,对高校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力现状进行分析并着力对高校学生社团思政育人路径进行探究,促使全员育人的有效实现。

一、高校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力现状分析

学生社团是由本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根据不同育人功能分为志愿公益型、体育活动型、文化活动型、学术科技型、国际交往型。学生社员根据自愿、自主、自发自律的原则,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服务学风建设,繁荣校园文化[2]。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虽然社团在思政育人方面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高校社团数量多、专业类别多但是专业指导教师却较少,导致社团活动缺乏长久的统筹规划和恰当安排。由于缺乏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社团活动往往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思政教育的融入度匮乏,在弘扬主旋律和发挥社团思政发面往往缺乏长效持久度。

因此,如何有效开展社团思政,使学生社团在全员育人背景下发挥思政引导作用是本研究探讨的重点。

二、高校学生社团思政育人路径分析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思想建团,为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构建有力精神支撑

用理想信念教育引领青年。坚持把政治性放在社团工作的第一位,不断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开展社团活动的同时加强信念教育与价值观引导,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刻印在头脑中、融注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广泛利用主题团日、座谈会、研讨会、宣讲会、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结合党团重要会议和历史纪念日,在青年学生中深入开展党史、团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将社团活动与之结合,激发青年与祖国同命运,与学校共奋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用主题教育启迪青年。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优势,在社团成员中大力开展“我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四信”“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等主题教育活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开展“与信仰对话”“与经典书籍对话”“与名人对话”等主题社团活动,引领青年师生共同感悟理论的魅力,凝聚前进的共识。

用互联网教育影响青年。坚持学生为本、内容为主、渠道为先,加强与青年师生的联系和服务引导,推动社团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强共青团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迎合“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积极进行网络信息化转型,将线上、线下工作有机结合,成立媒体中心,以社团微信平台为载体,结合时事热点开展工作。

(二)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文化兴团,加强专业型引导,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多元发展平台

文化引导,文化兴团。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开展多彩社团活动的同时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多元化育人平台,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每个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以专业视角指导社团工作,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挖掘提升社团文化品质,在社团活动中正确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政教育工作和学生社团工作的共赢。

跃动青春展年华,增强社团使命感。增强社团成员使命感与责任感,以“青春”“使命”“中国梦”“理想”“信念”等为主题开展活动,打造充满青春正能量的社团文化特质。对于社团根据文化特点分类,开展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别、不同性质和不同特点社团活动的开展进行统筹规划,恰如其分地将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到各个社团活动中,分阶段、分主题、分类型开展,做到主题分明、连接有序、形式多样、影响深远,使思政教育工作在社团活动中完美呈现,使之成为一种具有计划性和长期性的常态工作模式,让社团活动中的思想教育感染每个学生,外化为具体实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员育人背景下,以社团为载体,加强社团的思想引领与文化建设可以实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入,使得社团思政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 谭夏茹.论高等教育如何實现全方位育人[J].文学教育(下),2018(5).

[2] 刘晓亮.论加强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的路径选择[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8).

作者简介:赵锦(1989.05- ),女,满族,辽宁大连人,教育学硕士,大连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魏鹤如(1992.05- ),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大连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社团路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意义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