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开发取向

2019-02-11

时代农机 2019年5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创新型个体

谢 娜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市场中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创新作为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对人类文明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创新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更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关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竞争。而如何对科学技术进行有效运用及创新改革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创新能力的高低与否直接决定着国家及民族社会发展的方向及趋势,如果一个民族或国家失去了创新能力,那么其是无法适应国家发展的,会最终会被世界所淘汰。基于此,培养并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行业的主要目标任务,要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创造出相应的创新环境,对个体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逐渐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创新型人才的相关概述

1.1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及科学研究创造出杰出的发展成果,从而不断改变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1.2 创新型人才的特征

(1)创新型人才应当具备高度的敏感性。一方面,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创新型人才能够快速注意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看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对问题始终保持新鲜感。

(2)创新型人才具有灵活的思维。众所周知,创新型人才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发展变革,因此这类人才应当摆脱传统思想对其的束缚,打破固有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收集相关信息资源,并阐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态度。同时,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具体形式及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提出切实可行的,为大众所认可的观点或策略。

(3)创新型人才智商较高。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智力测试与创造力测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紧密,但通常而言,智商较低的人其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而创造力较高的人则具备一定的较高的智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智商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4)创新型人才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具体而言,通常其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面对事物能够独立思考,期待取得成功并将之付诸于行动,能够对工作全神贯注,面对失败及问题积极解决,勇敢面对,并且越挫越勇。

2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开发取向

2.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养需要以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如果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储备量越多,那么其思维就具有较强的发散性,能够快速反应,面对日常事务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其创造性思维,同时个体所掌握的相关知识理论应当是高质量的,能够对自身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换而言之,这类知识应当是根据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科学创新等等的现状,结合个体对于自身社会的实际追求所共同积累成的一个有效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重知识体系的宽度及科学性、合理性,以此进行统一的结合,这样才能引导个体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进行二次创新,不断整合转化,从而形成全新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型知识结构。

2.2 持续学习自觉地进行知识更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

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个体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当前社会中先进的知识信息及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构。众所周知,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不断进行长期持续的自觉学习,不仅仅能够满足个体对于信息的实际需求,也能潜移默化的对个体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改变。同时,改变不仅仅是量的改变,更体现在结构的变化上。基于此,在进行科技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个体要确保对知识结构的重构创新,应当考虑到原有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加强对新知识的吸收内化。

2.3 洞察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养中的重要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观察技术也得到了极快的创新,但同时这也对相关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高超的洞察力才能不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针对事物做出更为准确的观察结果,从而为科技创新提供可靠的支持。

3 团队合作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养主体

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着人们通过团队合作对社会中的相关资源进行高效的整合分析,提高研究水平,确保成果质量,将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到新的阶段和平台上。

4 塑造富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个性品格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养

在构建创新型人才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反映出优秀人才的个性品格。基于科技创新主体的兴趣爱好、动机、内在情感、价值观念等等,将创新型人才与非创新型人才进行有效的区别划分,同时这也是个体发挥出自身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开展创新型活动的过程中,虽然这方面因素不会直接参与到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过程中,但对于个体的正确认知,活动的践行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个性品格对于个体创新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个体产生的一种自觉性、能动性的个性心理。众所周知,个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主要来源于其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只有当个体对于周边的事物产生一定的求知欲望才会提出为什么,这就产生了问题意识,当问题意识产生之后,个体内在的能动性会促使对事物进行探究。这样的循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个体的价值观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不断提出为什么,产生问题意识,才能驱使个体发挥自身好奇心和能动性,正确认识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且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

5 直觉思维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养具有开启和先导作用

在创新活动中,个体会在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直觉思维,能够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具有战略意识的研究框架。个体通过自身的评估提出看法,大胆假设。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的方法对理论进行验证研究。同时,跳跃性的直觉思维能够帮助个体快速捕捉到创新的关键要义及主要环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直觉思维也具有一定的效率性。

此外,灵感思维、开放包容、洞察力、分析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实践操作能力不断得到锤炼与调用,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养的方向。

6 结 语

因而,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活动中:

(1)要挖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结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培养并提高其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探索精神是进行科技创新必须的个性品质。

(3)坚定意志,不忘初心,个体能够自觉对事物保持专注性,确保事物的连贯性,激发个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自信心是主体保持良好创新精神的重要内驱力。

综上,除开以上个体主体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性品格素质要素之外,还有部分品格素质要素也会影响主体的创新行为和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创新型个体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区块链和比特币相关主题的知识结构分析:共被引和耦合聚类分析视角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