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公共艺术的在地性探索
——以休宁县黄村为例

2019-02-11陈研然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9期
关键词:村民空间艺术

陈研然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009)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对中国乡村发展产生了空前的冲击:乡村青年人口的流失、基础设施的不足、村民公共意识的缺乏和政府对于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资金的匮乏等,导致了中国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如今在国内外,有很多利用公共艺术改造乡村的成功案例:用有限的资金,通过公共艺术空间的介入推动当地的建设,解决乡村相对封闭、人口不断流失的一系列问题。此次介入黄村公共空间是一个新的舞台,是一个让公共艺术落到实处的契机。

一、黄村公共艺术空间现状

(一)公共艺术空间的主体

黄村地处休宁县南15公里处,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原本的黄氏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村民更青睐搬到基础设施相对更好的县城居住。据黄村传村落一村一档表显示:全村210户,共820人。然而目前只有400个常住人口,并且老年人口占80%,儿童人口只占5%。黄村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有着进士故里的美誉,但曾经作为中国新式学堂典范的百年黄村小学也因为生源过少,建筑年久失修的问题而被迫停招。当下村中主要有三种群体:人口比例失调的村民,服务旅游业的外来商户,游山玩水的游客。人口构成的改变,使黄村的经济体系改变,同时人的需求也发生改变。不同的人群就有着不同需求,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也有差异。

(二)公共艺术空间的缺失

据调查游客活动时间主要集中于白天,活动范围多处于景点范围内;本地住户活动时长相对较长,活动时间主要集中于傍晚之后与周末,活动地点主要在家门口以及上黄村广场。黄村本身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首先是村内节点距离过远,村口、下黄村、上黄村这三点作为村中主要活动场所,无论是对于村民的日常生活还是游客旅游都存在休息座椅、指示牌等基础设施,以及提升村庄整体形象的公共艺术缺失的问题。其次是上下黄村建筑风格难以统一,下黄村为受到保护不能轻易改建的古村落,上黄村为供村民生活所建设的现代新徽派建筑,整体风格相差过大。再次是住区附近没有相应的活动、购物场所、健身设施与社区交流的平台。公共空间的缺失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上的不便,更重要的是村民之间缺少情感交流的场所,外来游客也缺失了解黄村的途径。

二、黄村公共艺术的地域性

1.从人与社会的角度,黄村公共艺术的介入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参与的,它可以是多元化的。不采用程式化和以目标为导向的设计手段来做设计,不以任务为导向,而是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时要尊重使用者的诉求,以不把所谓的风貌或个人情结植入“乡建”中,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公共艺术介入可能得不到所有村民的理解,在不少艺术乡建项目中,艺术家主导设计的公共设施由于没有村民参与建造、缺少本地认同而遭废弃。“艺术乡建”是文化形态、空间形态、社会形态等共同构成的。

2.从自然的角度,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成果是“人地共生”。黄村坐落在山、水、林、田之中。理应顺应自然的限定,其主要影响要素为:地域气候、环境资源、地形地貌。体现地域资源,利用当地的建造技艺,以当地资源作为设计材料,这是对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资源状况的积极回应。最终是想让人们反思在这么一个后工业时代,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变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为了发展可以践踏原来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要唤起人性中对自然最原始、最纯真的感情,唤起人们原本对自然环境有所依赖的生活方式。

3.从时间的角度,未完成等于可持续,使得作品持续地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正是这种未完成的不确定性才带来了乡村地域特征的鲜明性,这是建立在动态中的完善,而非一味追求的完成度。设计的落地只是这件作品生命的开始,并不是他的终结,因此在乡村的公共作品中,要考虑到作品的生长性以及可改变性。公共艺术作品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在艺术乡建中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公共艺术作品在项目结束后会成为一堆废墟,这实际上没有考虑到它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要关注公共艺术作品在乡村的实用性,今天,我们需要的是绿色材料与专业设计的紧密连接,并且更系统的关注地方传统技术和工艺的研究与发展。

三、公共艺术作品在黄村的在地性表达

(一)文化方面的探索

乡村如何打造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公共艺术,首先要了解当地乡村的文化,例如安徽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徽商文化、皖西茶文化、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淮河文化等等。这些表现形式及内涵可以结合当地文化中的设计元素,并将这些元素符号展现给群体。近年来,在地性在公共艺术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体现在国际性的双年展上,在多年前的国际艺术展例如圣保罗双年展上就已经开始关注如何把本土文化注入到公共艺术的设计中,对在地性的关注是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接轨。

每个乡村都有其固定的文化背景,这是几百年或者上千年的历史不断积淀下来的。同样,黄村也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背景,黄村是一个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文风昌盛,素有“进士村”之美誉。徽州古村落选址建村遵循风水定律,讲究依山傍水,黄村自然也不例外。俯瞰黄村,整个村子分上门、下门两部分,相距里许,一山之隔不相见,一水之脉紧相连,犹如处在一个大大“S”形两个凹处,上门朝东南,下门朝西北,阴阳相对,天人合一,完美无缺。把这些特有的文化融入到设计中,体现公共艺术的在地性,设计出属于村子的特有的公共艺术。

(二)材料上的探索

在乡村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尤其要注意从生态自然环境出发,简单来说就是就地取材。首先不要破坏自然环境,特别是传统村落有着属于自己的建筑语言或者道路纹理;其次要遵循色彩朴素、颜色饱和度低的原则,粉墙黛瓦的徽州建筑有着千百年前就已经形成的色彩体系,作品的颜色要融入乡村整体环境,才显得不突兀;再次作品的造型语言要柔和质朴,具有亲和力,切忌生硬。在视觉上做到“可观”,体验上做到“可游”,参与度上做到“可玩”。这样,在艺术资源并不怎么丰富的乡村,公共艺术的存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找到感情寄托,从而激发人们对当地文化情感的认同,使村民具有主人翁意识,提高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度。

四、黄村公共艺术设计构想

以黄村为例进行乡村公共艺术设计时,要考虑到进士第、中宪第文化底蕴,可以以百年黄村小学作为基础,亲子互动作为连接,用装置艺术和公共设施引发共鸣。位置上:村庄内公共艺术空间设计要形成小型单元网络,其核心特点在于放弃普遍采用的大型标志性公共艺术装置,更倾向于形成一种鼓励参观者进行探索的方式。这种小尺度公共空间节点设置让人感觉每个角落都是与众不同的,给村庄带来了多样性,形成了不可思议的连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材料上:可以选择黄村当地的毛竹,具有徽州建筑象征的小青瓦,和减少距离感的石材,通过旧物再生的手段,连接“人与地”“人与人”,达到改变村民价值观、提高村民审美水平、唤醒村民改变现状的自我意识的目的。

以竹为媒介、以村落为空间的公共艺术群组,需要融入村落的文脉,成为村庄肌理的一部分。在地性的公共艺术从本质上探索了“艺术乡建”的另一种可能性,即以在地的方式,研究当地的生活、文化、习俗,就地研发自然材质的可适性与新用途,并实践“以竹代木”的无限可能性,让村民重新认识身边美好的事物,如:竹、夯土、垒石等。通过公共艺术介入黄村,开始向世人充分地展示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在黄村中放置公共艺术作品和公共娱乐设施,不单是把作品放在这个村子里,而是要把艺术作品和公共设施结合起来,让当地村民和游客可以体验到这些设施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结

对于黄村在地性公共艺术空间的探索是从当下的中国艺术乡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深入黄村进行多次调研,分析公共艺术在黄村公共空间中的介入方式、材料元素以及具体公共艺术空间节点的植入,最终来实现公共艺术介入黄村公共空间的可能。无论是在传统古村落、贫困山村还是拆迁区,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公共艺术的介入都让他们打开了封闭已久的状态,而且展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让“公共艺术”和“空间”这样的场所概念,通过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来呈现艺术的存在价值。这个价值不仅是精神上的,同时它也可以吸引游客的关注从而带来经济上的效益。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不同于千篇一律的城市规划。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地域性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艺术空间和作品为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了一个在功能上的休息场所,在文化上的交流平台。■

猜你喜欢

村民空间艺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空间是什么?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创享空间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