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图形语言建构

2019-02-11刘海飒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9期
关键词:可视化媒介建构

刘海飒

(广东财经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州 510320)

进入新世纪以来,视觉传达设计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无论是表现形态还是媒体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媒介融合、多屏互动、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专业;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兴,也更加释放出对视觉艺术设计的巨大需求。其中信息可视化设计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且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天,立足于科技创新和创意经济的发展,深入研究信息可视化设计中图形语言的建构、表叙方式和设计规律,顺应信息社会广泛而多元的需求,提高对图像和信息的认知理解,从图像用户的系统视角出发,研究图像语义信息可视化交互的基本理论,促进信息可视化设计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对图像信息资源管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可视化设计中图形语言的表叙方式

正如《思想的法则》中所述:“传播观念的惟一手段是‘像’。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信息可视化设计在对信息的处理上具有主客观相结合描述信息的特征。这个系统以图形、文本作为载体,依据人类在视觉生理与视觉心理上对视觉元素的感知差异,通过图形形态的变换和有序组合,探求信息内在的整体脉络和相互关联,优选相对应的数据,对信息进行编码寻求多层次的信息表达,将信息最大限度地逻辑化、图像化,构筑起受众的心理空间和想象空间,将设计本身由封闭的符号系统转化成开放的多级指示系统,在创意表达上与受众进行互动,达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信息的交流。将信息再建构,扩大了信息可视化设计形态的内涵。

在信息可视化设计过程中,图形以造型语言鲜明的指向性和视觉流程的空间设置,直接或间接对信息内涵进行多方面、多层次表述,使所选取的视觉元素与主题形成关联,成为发送者、接收者共通的意义空间,实现它的“所指”向受众精准传递语义信息。具体来说: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图形作为可以被感知的形态,通过分析、整合、归纳等逻辑推理方式,以凝练、清晰的视觉语言将抽象的数据和复杂的概念转变得形象、生动,最终以富有情感化的设计形态、视觉逻辑编排和空间构成消除文本符号中晦涩难解的成分,通过多种媒介表现方式拓宽文字传达的内容与理念。强化信息的认读秩序使信息更加易于受众的接收和解读。

二、图形语言的符号特性

信息可视化设计运用符号学原理和人类心理学原则,将繁杂、抽象的文本信息根据图形语言的符号特性重新建构和转化,再由信息接受者对传来的信息符号加以阐释和解读。整个过程中“图形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能否被受众准确、快速地接受与认知,需要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运用符号学原理在图形语汇的表述过程中,介入信息内容深处排除或优选相对应数据,整合多种视觉表现方式,以“意”生象,以象表“意”,直接或间接进行表征,将抽象的内容以具体可视的形态表达出来。

作为信息传播中的一种符号和媒介,图形从属于一套完整的语言体系。由于受本身所要表达内容的限制,其设计思维具有非逻辑性、非程序性的特点。以发散思维为核心,以联想思维为重点。依据符号学原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带有独立信息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组合,通过形态的疏密聚散、空间关系的虚实呼应、形态的重复透叠、造型的延续再生,寻找形式与意义的同构,使其组构和相互关系能够负载最丰富的信息,达成视觉元素与主题之间的可比性、同质性和关联性,最终通过视觉张力与视觉力场的内在平衡,从形式到内涵产生互通,引发观者的联想机制产生心理反应,精准传达信息。其中组构关系的秩序化、逻辑化成为理顺视觉元素之间关系的中心环节。清晰的视觉脉路以及合乎视觉审美规律的空间建构,达成设计师与受众之间对话的真正形成,从而实现视觉传达效能的最大化。

三、信息可视化设计中图形语言与媒介的融合

在新的文化转型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正出现一种交叉与融合的趋势。信息交流呈现出更多交互性的特征,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图形语言从设计理念到形式表达,借助数字媒介通过动态切换、混合,编排结构的非线性和不同空间观念的并存,赋予了视觉传达设计新的意义和内涵,让受众从文本、图形、视频中获取多重感官体验,改变了传统媒介下纯视觉识读对受众心理和行为的制约与影响,将信息设计空间从二维扩展到三维,甚至多维,让信息的表现形式与传统媒介相比更具动态性、亲和力和开放性,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多维度的表达复杂信息,缓解了信息接收给受众带来的解读压力,将信息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受众,通过向用户提供临界和多感受通道的真实体验,由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增强受众获取信息的机会,由受众的被动接收行为转为受众的主动选择甚至“寻找行为”,使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得到空前的释放。将设计的主客体相互连接,协助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和接受,提高抽象信息的传播和表达效果。同时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观看和审美经验,开拓出新的设计形态和媒介传播方式。

随着全球综合性的设计服务逐步取代单一的设计服务,媒介形态相互协作使信息由“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为人类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感知体验。当代设计从理念到形式表达不断从无序到有序,再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变过程中,如何以独特鲜明的图形语言传达丰富的信息,实现信息可视化的效用和价值,需要设计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猜你喜欢

可视化媒介建构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书,最优雅的媒介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