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交接模式在危重患者长途转运中的应用价值

2019-02-11顾丹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危重评判压疮

顾丹婷,沈 群*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SBAR模式是一种标准沟通模式,为现状、背景、评估、建议的英文首字母的组合,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临床使用的沟通工具。用此方法进行交接,护士掌握较快,对当前发生的情况能进行有效表达,且内容清晰、简单扼要,能较好的防止重要信息的遗漏。有学者称[1],在危重患者的交接中采用SBAR交接模式能提高交接的有效性,本文中,我院危重患者转运中应用SBAR交接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验证了以上的观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11月开始至2018年12月截止的时间段内,在我院出诊从外院转运至我院的危重患者中选取120例纳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

观察组中男性3 6例,女性2 0例,年龄波动在19~82(53.02±9.31)岁。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波动在18~80(53.64±9.67)岁。

入选标准:(1)均为危重症患者;(2)临床资料完整;(3)均为院级长途转运;(4)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5)转运时间超过2h者。

排除标准:(1)未得到控制的精神病患者;(2)已有压疮者;(3)不适宜长途转运者。

2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对比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转运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SBAR交接模式下的转运:(1)在国内外SBAR交接模式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院存在的转运问题,制定实用性的危重患者长途转运SBAR交接单。对出诊的护士进行培训,熟练掌握SBAR交接单的使用方法。(2)准确、合理应用SBAR交接单,项目尽量设计为选项式,方便紧急情况下护士勾选,需要书写的内容则尽量精简书写方式。在填写完成无异议后,双方人员签字,交接工作完成。交接单存档于患者的病例内,便于医生查看。护士长定期进行检查、核实。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患者转运途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管道脱落、输液渗漏、压疮或坠床及转诊资料不全。利用满意度调查表对SBAR交接模式研究的各19名护士进行交接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高低与满意程度呈正比;应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2]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得分范围为70至420分,分数越高,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2.0软件,(%)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达,t检验。检验结果为P<0.05时表示正在比较的项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转运途中发生1例管道脱落,1例输液渗漏,总发生率为3.57%(2/56);对照组发生道脱落4例,输液渗漏3例,压疮或坠床2例,转诊资料不全或丢失1例,总发生率为15.63%(10/64)。观察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2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对交接工作的满意度

观察组护士对交接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6.37±2.03)分,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为(346.94±23.37)分;对照组护士对交接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89.68±2.43)分,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为(298.97±20.18)分。观察组护士交接满意度评分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危重患者因病情特点,在长途转运途中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加之监护仪器的使用、静脉管道的建立、路途中的路况等影响,对患者的安全形成威胁。

常规转运护理中措施的实施集中对象为患者病情,护士的护理落实主要依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对可能引起相关不良事件的因素不能进行预见性的预防及干预。SBAR交接模式中交接单的使用使护士将应当执行的各项护理明朗化,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利于建立紧迫的思想意识,提高护士对患者的关注度,进而对管道在位情况实时关注。信息有效交接是患者安全度过转运期后接受良好后续治疗的前提因素,SBAR交接单避免了危重患者交接内容繁杂的短板,完全避免了交接习惯引起的沟通困难,增加了交接的有效性。结构化、标准化交接模式保证了信息交流的准确性;同时有助于培养护士的总结能力,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结果”中的数据表明,在危重患者的长途转运中应用SBAR交接模式能降低患者在转运途中的风险,保持各类管道在位通畅,维持静脉输液管道的通畅性及有效性。在转运时,对可能引起管道脱落、输液渗漏及压疮、坠床的危险因素进行规避,降低其发生风险,保护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对转诊资料的重视度,有效的信息沟通、突出重点的病情介绍、标准化的交接模式等,利于护士对患者基本病情进行整体、有效的交接,保证患者信息的完全传达;同时提高了护士对交接程序及患者疾病情况的判断能力,进而提高了对SBAR交接模式的满意度及准确思维的建立。因此,SBAR交接模式对于患者及护士而言,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SBAR交接模式对于危重患者长途转运有积极作用,保证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提高信息交接的完整性。

猜你喜欢

危重评判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