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检查在不孕患者的应用

2019-02-11黄丽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不孕症宫腔宫腔镜

黄丽丽

(漳州市第909医院妇产科,福建 漳州 363000)

不孕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是指一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性生活正常下未能妊娠成功[1]。不孕分为继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主要由排卵异常、输卵管异常等因素导致。近几年不孕症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备受临床的关注。早期予以诊断,并积极的治疗至关重要。宫腔镜是临床不孕症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探究在不孕患者中宫腔镜诊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对48例不孕症患者资料分析,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对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不孕症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年龄范围24~46岁,平均年龄(34.6±2.2)岁,不孕时间(2~14)年,平均时间(6.8±1.6)年,其中原发性不孕患者30例,继发性不孕患者18例,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配合研究开展。

1.2 方法

患者月经结束后3~7d对患者采取宫腔镜检查,并常规分析患者的血常规、白带常规、心电图等,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2~3d告知患者不可有性生活。指导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应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并对外阴、阴道进行常规消毒,将宫颈完全暴露后,用宫颈钳对宫颈进行扩张,将宫腔镜置入宫腔,待完全充盈后,转动镜体。观察患者的宫底部、宫腔壁,观察其宫腔形态,并判断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对于子宫内膜出现增殖的患者或者存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以进行诊断性刮宫(或应用定位活检),观察患者子宫角、输卵管开口情况,并应用宫腔镜对膜性粘连患者进行分离,最后对宫颈管、宫颈内口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宫腔病变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探究宫腔镜检查在不孕患者的应用效果。患者的宫腔病变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纪要》中的具体标准进行判断。

2 结 果

48例患者经过宫腔镜检查,有33例发生宫腔镜病变,占比例为68.75%,其中宫腔粘连患者19例,占比例为57.58%,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例,占比例为24.24%,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6例,占比例为18.18%。

3 讨 论

生率越来越高,如何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医学界备受关注的话题。诱发不孕症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内外生殖器官病变、内分泌疾病等,其中内外生殖器管病变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诊断不孕症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等,其中B超凭借无创性、检出率高等特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B超诊断不能完全对宫腔环境予以了解,临床误诊率高,容易造成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随着光学、电子技术的发展,宫腔镜作为重要的诊断方式,是目前唯一可以直视状态下对子宫内膜病理改变进行检查的手段,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取得显著的诊断效果,具有直观性、检出率高的优势,已经成为宫内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对于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观的观察宫颈口、宫腔形态、输卵管开口等情况,能及时发现对生殖有影响的宫腔因素,进一部明确宫腔内的病变性质、部位等。应用宫腔镜检查,其优越性体现在:第一,具有安全性好、直观的特点;第二,患者接受程度高;第三,能明确引起宫腔不孕的具体原因,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宫腔镜检查的局限性在于:首先,仅仅能对子宫腔内的表面进行观察,不能对宫腔壁、盆腔予以掌握与了解;其次,宫腔镜检查需要与病理检查结合,再能保证诊断更完善;最后,宫颈镜检查对操作者要求高,如果操作这不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则容易诱发子宫穿孔、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患者的安全性。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48例患者经过宫腔镜检查,宫腔镜病变占比例为68.75%,以子宫腔粘连为主要,占比为57.58%,其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占比为24.24%,子宫黏膜下肌瘤最低,占比为18.18%,由此可见,子宫粘连是导致不孕发生的重要因素,需要予以额外的关注,此外,针对膜性年龄患者,可以应用宫腔镜进行粘连分离手术,诊治融入一体,操作简单,效果突出,患者接受程度高。

综上所述,在不孕这患者中应用宫腔镜检查,诊断效果好,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不孕症宫腔宫腔镜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假排卵与不孕症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