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的师生主体性认同及其构建策略

2019-02-10杨杰张玲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水平个体集体

杨杰 张玲

[摘           要]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师生的主体性认同及其构建至关重要。高校师生的主体性认同是指主体与特定场域环境的互动而体验到的对自我的认可和支持,包括个体、关系和集体三个层面,并具有助力个体成长和反哺高校促发展的双重价值表现。高校师生主体性认同的构建可从主体与组织两个视角着手,前者包括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创设自我价值的实践途径并付诸实践、用心打造与他者的关系等提升个体性或关系性的主体性认同措施,后者包括增加职工福利、关注师生个体发展、构建匹配意义系统、增强社会影响力等提升集体性主体性认同措施。

[关    键   词]  高水平大学建设;主体性认同;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318-02

2015年8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如何行之有效地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东南大学易红指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保障[1],华中师范大学曹青林剖析了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内在逻辑[2],云南大学的董云川等指出可基于社会资本生产的特点建构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框架[3],燕山大学刘宏民指出校训和学校精神是学校的文化内核与办学定位的高度概括,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指引着方向[4],北京大学的郭丛斌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中国高校还需建立更加完善的学术体制[5]。

细分以上学者的研究,可将其归纳为两类观点:一类认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是制度机制的创新,另一类则认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建设。也有学者对两类观点进行了融合,如易红指出高校间的竞争已不只是资金、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更是制度的竞争,虽重中之重是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但制度安排并不是简单化为规章制度,更需塑造“为广大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1]。由此,对高水平大学建设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知。

但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仅仅依托制度创新、共同价值观的打造并不完整,尚需得到“广大师生的共同认可”,这不仅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体因素,也是其核心对象。为此,需对高校师生的主体性认同及其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之间的关联及其构建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新思路。

一、高校师生主体性认同的内涵与特征

老师和学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主体。因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离不开高校每一位师生的认可与努力,尤其是基于主体性认同而成的积极作为。主体性认同是主体基于存在于一定组织系统、发展环境中的复杂体验而生成的自我认同,这意味着主体性的自我认同并非内在封闭的单维度自我体验。正如Brewer等学者将个体的自我概念分为个体自我概念、关系自我概念和集体自我概念[6],Sedikides和Brewer进一步明确的提出可将自我分为个体我、关系我和集体我[7]。主体性认同可以解构为在个体层面、关系层面、集体层面形成的自我认同。于高水平大学建设而言,师生的主体性则是教师与学生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所展现的主人翁意识和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以及师生在各自的教学科研生涯、学习研究生涯中,基于主体与特定场域环境的互动而体验到的对自我的认可和支持,亦具有个体、关系、集体等多维丰富内涵。

个体层面的主体性认同,是指个体对其所具有的独特心理、生理特质,诸如能力、性格、品质、知识等的认同。而个体作为高校师生的身份特征,致使其个体自我认同除了一般性特质以外,更具有其特定的教师与学生的身份的独特内容。如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能力与成就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自我认同,而学习研究方面的能力与表现则成为影响学生自我认同的核心因素。

关系层面的主体性认同,指个人与重要他人(比如亲人)的关系所形成的自我认同,而认同状态往往取决于关系的和谐亲密状态。具象到身处高校系统的师生,其所面对的重要关系包括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当高校师生在于与他人相处过程中,体会到同事间的合作与共赢、同学间的关爱与互助、师生间的引领与敬重,并在关系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以及他人对自身的认可。

集体层面的主体性认同,指个体在所属集体的自我归类中所表达的自我表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文化、重视集体文化,这种理念渗透在每一位中国民众的心中,于是国人便在不知不觉中追求着集体身份的确认,亦即集体层面的主体性认同在自我结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学校是师生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集体,高水平大学的制度、文化建设及其在社会上的角色和声望会在个体身上产生效应,产生诸如特定学校的身份象征、集体自豪感等認同性感受。

二、高校师生主体性认同的价值表现

从价值角度来看,主体性认同具有双重意义:其一将有效地引领个体,促进个人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客观事物的发展[8]。其二是对集体的促进。首先基于集体而成的具有社会性的认同和由此产生的社会身份,影响着一个群体的参照记忆成绩。而社会认同程度和社会身份越高,相应群体回忆率越高,该团体的凝聚力越高[9]。因此,高校师生的主体性认同亦具有双重价值:

其一,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个人成长。对自我的肯定和自信,是克服压力获得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日渐增大的竞争压力。前者更多来自高校考核体制的压力与自我对学术科研成就的期待,后者更多的压力来自自我要求、来自对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性的判断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需要以主体性认同的构建与提升来倒逼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其二,有助于师生群体对于其所在高校的反哺。这种反哺基于师生群体对集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而凝聚力和归属感的产生需要高校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师生主体放在中心位置,让师生感受到集体的人文关怀。反哺的具体表现可从师生主体参与高校发展的积极行动中得以观察得到,如以科研成果、大赛成绩来回报等。

以上足见高校师生主体性认同的价值,且其双重价值之间存在高度关联,即个体的成长与其对高校的反哺存在正相关:个体越获得高质量的成长,其越有能力对培养他的集体予以反哺,反之亦然。从中亦可得到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启示,即高水平大学建设需重新回归并切实关注高校师生主体,并从全面提升高校师生的主体性认同着手。

三、高校师生主体性认同的构建策略

高校师生的主体性认同并非天然生成的,因此,如何构建并提升高校师生的主体性认同便成为最终的重点。本文认为,主体性认同需要主体能动性激发以及相应的文化制度配套,其中师生是实际行动的第一责任主体,高校是制度构建的第一责任主体,并从主体(师生)视角和组织(高校)视角建议构建策略。

首先,从师生视角而言,应通过积极参与高校民主生活、积极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并为之努力、用心经营与他者的关系等以此来提升个体的自主性认同。其一,参与民主生活目的在于提升主人翁意识,每位师生都有责任为学校、学院的发展尽一份力,尤其是在增强学校社会影响力、助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实现等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位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表现或是每位老师在业内的影响力,都将影响到社会系统对整所高校的认同。其二,主动寻找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并令诸多积极作为产生正外部效应,从而进一步形成良性的自我存在体验。其三,在高校系统积极参与志趣相投的团队,包括研究性学习小组、科研创新团队、公益志愿者团队、社会实践团队等,为自身构建重要他者的同时,在与他者相处、服务社会等过程中进一步确认自身的社会价值。

其次,从高校角度而言,可通过增加职工福利、关注师生个体发展、构建匹配意义系统、增强社会影响力等策略来提高师生的主体性认同。在增加职工福利上,应积极探索劳资关系崭新机制,以求最大限度地为职工谋福利;在关注师生个体发展上,应意识到教学科研工作及其所产生的压力,不只是教师自身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高校应当重视并协助其共同克服的问题,应着重考核体系科学化、职业晋升体系的优化等制度设计和创新改革。应认知到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学业、就业、个人发展等压力更需要学校各系统的全方面照拂,不能停留在就业率数字的简单提升上,更需要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其整个求学生涯,并做好全方位规划;在构建匹配意义系统上,应将主流价值观与群体的感情共鳴相结合,以求在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促进师生的主体性认同;在增强社会影响力上,可从严抓教学质量、培育校园文化、改善校园环境、加大社会宣传、开展校际交流等方面逐渐增强社会影响力。

四、结语

为了行之有效地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从高校师生主体性认同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分析讨论了高校师生的主体性认同及其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之间的关联,并指出高校师生主体性认同的双重价值表现,最后从主体(师生)视角和组织(高校)视角提出了高校师生主体性认同的构建策略。

参考文献:

[1]易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J]. 中国高等教育,2009(5):33-35.

[2]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1):169-176.

[3]董云川,罗志敏.高水平大学建设:一种新框架和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5(6):49-55.

[4]刘宏民.秉承校训精神 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5(23):59-60.

[5]郭丛斌.中国高水平大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建设路径分析:从ESI、QS和US News排名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6(12):62-73.

[6]Brewer M B,Gardner W. Who is this“We”?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represent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6(1):83-93.

[7]Sedikides C,Brewer M B. Individual self,relational self,coll-ective self[M].Individual self,relational self,collective self /. Psy-chology Press,2001.

[8]谢欢.论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2).

[9]徐科朋,周爱保,夏瑞雪,等.社会身份重要性和社会认同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4(6):1438-1443.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高水平个体集体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我国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集体逃学
泛滥的集体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