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产技术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效果

2019-02-10郭柳容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产钳胎头娩出

郭柳容

(广州市南沙区榄核医院,广东 广州 511480)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了剖宫产的分娩方式,但是若产妇无剖宫产指征时,临床上不提倡实施剖宫产终止妊娠。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产妇可能存在会阴过紧或胎儿宫内窘迫等症状,此时便需要应用一定的助产技术促进分娩。近年来,广州市南沙区镇级医院在产妇分娩中实施助产技术,发现降低剖宫产率效果显著,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一般资料选择广州市南沙区6间镇级医院产科于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阴道分娩过程中有异常或需要缩短第二产程的产妇,采用简单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0例。实验组:年龄分布22~41岁,平均年龄为(35.8±2.5)岁,平均孕周为(39.1±0.5)周,其中32例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28例;对照组:年龄分布21~43岁,平均年龄为(35.4±2.3)岁,平均孕周为(39.3±0.4)周,其中34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26例。借助SPSS21.0对观察组和实验组产妇基本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根据患者情况行剖宫产或者继续阴道试产,实验组患者则是结合胎儿综合情况评估结果、胎儿体重、适应症等选择相应的分娩方式及助产技术。26例实施胎头吸引术,18例实施产钳助产术,16例实施臀牵引术,25例患者助产失败转为剖宫产。(1)胎头吸引术:系用一种特殊的吸引器置于胎头,形成负压后吸在胎头表面而协助娩出胎头的技术,首先将胎头吸引器的大端后缘朝下压入阴道后壁,再分别从产妇阴道的侧部和顶部把整个吸引器的大端完全滑到阴道内并与胎头顶部紧贴,然后采用40~~66.7 kPa负压,当产妇宫缩时让胎头沿着产轴方面娩出,在宫缩间期不能再牵引。当胎头娩出后,立即消除负压,取掉吸头器,将胎头娩出。(2)产钳助产术:待患者宫口全开后,转为枕前位,再上产钳,确定产钳与胎头之间无宫颈组织后再牵引,产妇阵发性宫缩时可以实施牵引,牵引的力度需要结合子宫收缩情况逐渐增强,然后减弱,在产妇阵发性收缩间期需松开产钳,减少胎头受压。在牵引时主要保护会阴,当胎头娩出后用产钳取出,先取下钳,再取上钳,最后直接用手帮助胎头顺利娩出。(3)臀牵引术:若胎儿双足或者单足脱露在外阴或者阴道中,徒手握住牵引即可;若胎儿双足滞留在宫腔中,需要徒手伸入宫腔内握住足牵引。若胎儿臀部先露,需要用双手勾住胎儿腹股沟,一边旋转一边用力向下牵引将胎臀娩出,再用按扶着法将胎足和躯干娩出。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剖宫产率。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文中,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 21.0,产妇的例数用n表示,剖宫产指征所占比率和剖宫产率用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实验组对象中,26例实施胎头吸引术,18例实施产钳助产术,16例实施臀牵引术,25例患者助产失败转为剖宫产,剖宫产率为41.67%;对照组对象中,阴道分娩13例(21.67%)、剖宫产47例(78.33%),由此可见实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且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国家进一步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和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率也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置疑,剖宫产不失为解决胎位不正、妊娠期合并并发症、阴道难产等有效方式,但是该手术存在严格的适应症,常见的如头盆不称、骨产道或软产道梗阻、胎位异常等无法正常通过阴道分娩。伴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提高,给社会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各种新问题,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成为各个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有研究发现,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合理地应用助产技术,能够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1]。

在本文中,对比了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助产技术和根据产妇情况实施剖宫产或者继续阴道试产,结果发现:实施助产技术产妇剖宫产率41.67%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78.33%,且P<0.05。归纳起来,将助产技术应用在产妇分娩中,在充分评估胎儿综合情况、胎儿体重、适应症相关情况后选择相应的助产技术,能促进产妇分娩,降低了剖宫产率[2]。

猜你喜欢

产钳胎头娩出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胎头俯屈过度阴道分娩的方法探讨
剖宫产术中使用产钳临床探讨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产钳助产和自然分娩经康复治疗后盆底肌恢复的效果观察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减少产妇会阴裂伤的临床观察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控制性脐带牵引法预防第三产程产后出血的有效性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