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健康宣教在上尿路结石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2-10梁伟霞苏丽凤农卫贇

微创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出院住院满意度

梁伟霞 苏丽凤 苏 蕾 农卫贇 苏 凤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一病区,南宁市 530021)

日间手术是患者入院当日手术、24 h内出院的一种新型手术管理模式[1],最长住院时间不超过48 h。开展日间手术有助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提高床位周转率、节约医疗成本[2-4]。2013年,原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成立“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发展日间手术,这既符合医疗机构自身成长的需要,又顺应了国家政策。我科于2017年开展泌尿系统的日间手术,开展的病种有输尿管结石和直径<2 cm的肾结石,手术方式包括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为了更好地开展日间手术,我科对上尿路结石日间手术患者应用系统化健康宣教,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我科并拟做日间手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纳入标准:(1)经B超或CT检查提示单纯性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直径<2 cm);(2)意识清楚,能进行正常沟通和书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而无法耐受手术;(2)有精神障碍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3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常规候床,入院后常规围术期护理,即传统的完善术前准备,术后进行常规护理等。

1.2.2 观察组 从患者候床开始至出院后1周内给予系统化健康宣教,分为院前教育、院内围术期健康宣教、出院后1周内延续护理。

1.2.2.1 院前教育 患者在门诊由医生初步筛选并开具住院证后到病房护士站进行登记候床。护士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精神障碍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筛选。然后运用电子设备给患者观看日间手术相关宣传资料,让患者了解日间手术;同时对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及营养指导,指导患者院前戒烟戒酒等。

1.2.2.2 院内围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责任护士协助患者办理好入院手续后立即联系主管医生查看患者,并开具术前各项检查;给日间手术患者开通检查绿色通道并协助患者尽快完善相关检查;完善术前准备;利用疼痛尺教会患者自我疼痛评估;提前告知术后禁饮禁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术后护理:①严密监测患者生命征;②观察患者的尿量及尿色;③做好患者术后疼痛护理;④指导饮食及活动;⑤观察有无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3)出院宣教:耐心并详细讲解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担忧。利用双J管实物展示向患者讲解留置双J管的护理,交代患者按时返院复查并拔除双J管。

1.2.2.3 院外延续护理 (1)患者出院第2天,由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进行第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并再次强调有利于疾病恢复的相关注意事项。(2)出院后1周进行第2次随访。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满意度。疼痛评分根据疼痛尺的数据评分法评价,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住院满意度由患者通过0~10分的选择来评价,10分代表满意,0分代表不满意,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x±s)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34)。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n(%)]

2.3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评分比较 (x±s,分)

3 讨 论

日间手术是患者入院、手术、出院在24 h内完成,对于病情需要延期者最长住院时间不能超过48 h的一种手术模式。日间手术并非新生事物,而是通过模式创新、流程改造,使得原本需要住院多日的手术在短时间内完成。虽然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但是患者仍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5]。Mitchell[6]对214例英国日间手术患者的调查显示,76.7%的患者存在术前焦虑情绪。所以在患者候床时提前让患者理解日间手术有助于缓解其住院后的紧张及担忧,避免患者出院时产生顾虑。

院前及院外系统性护理健康宣教可使患者在有限的住院时间内得到更加充分的护理干预。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对日间手术患者进行院前营养评估并进行恰当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同时术前戒烟戒酒有助于术后康复,指导患者候床期间戒烟戒酒,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进行术后康复预宣教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进行术后康复。术前患者精神状态的各方面都处于最佳状态,其对术后何时可以进食及下床活动等充满期待,责任护士在这个时候利用电子设备及宣传手册形象生动地进行术后预宣教,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术后康复指导,可以保证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回病房时,能快速理解并配合护士告知的术后注意事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术前教会患者疼痛评估有助于做好患者疼痛护理。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疼痛会限制活动、降低食欲、影响睡眠、消耗体能、产生抑郁及恐惧。术后疼痛会对外科手术患者的生理或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优质护理及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术后疼痛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更好地把握和评估患者疼痛的时间和频次,是有效管理患者术后疼痛、将患者的疼痛控制在理想水平的先决条件[7]。所以在术前对患者进行疼痛自我评估方法的教育,以便于术后患者疼痛时能准确地说出疼痛分值,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给予相应的止痛措施,从而更好地控制疼痛,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舒适感增强,提高住院满意度。

近年来泌尿外科日间手术在国内逐渐推广,实践证明日间手术能达到减少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达到医患双方双赢的目的。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基础,在发展阶段,找到更适合、更高效的护理方法尤为重要。而对于上尿路结石日间手术患者,系统化的院前、院内及院外延续护理健康宣教有助于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日间手术的开展。

猜你喜欢

出院住院满意度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