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模拟教学在助产技术实训课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2019-02-08金子环孙玉倩丁淑萍赵艾君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助产情景实训

金子环,郎 倩,杨 芳,孙玉倩,田 园,丁淑萍,赵艾君

(1.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护理学系妇儿教研室,河北 唐山 063210; 2.曹妃甸区医院护理部,河北 唐山 063299)

助产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助产士有效完成助产任务的重要保障,其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1]。目前助产教育实训类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解”、“演示”、“模仿练习”,实验教学模式是单项的,其过程强调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领域的培养,课堂参与度不够,自主思考较少,学习效率不高,

没有主观能动性,无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为深化助产教育改革,项目组探讨了情景模拟实践教学,为完善实训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1 研究过程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分组

选择某大学护理学院2015级护理本科助产方向2个平行班58人为研究对象,两个班均在第六学期开设助产技术实训课,统计各班入学后至本次研究前所学过的与《助产技术实训》相关的《内科护理学实验》、《外科护理学实验》成绩并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机抽取2班30人为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1班28人为传统教学对照组,选取正常分娩平产接生做为教学内容,两组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均一致,由同一教师授课。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教学方法,即教师授课后到实验室进行操作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指导,单项操作考核的流程进行。

1.2.2 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1)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将正常分娩常用助产技术,如腹部四步触诊法,胎心听诊法,产程观察与判断、产程图绘制、外阴消毒、接产等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上传至教学网络平台,让学生课前通过线上反复观看微视频,完成课前学习任务。(2)模拟人系统设置:应用自带计算机的高级交互式模拟人(美国科玛S554.100),教师根据病例对模拟人进行系统设置,即将模拟产妇的生命体征参数、产程进展、胎心监护参数等编辑到电脑程序中,使模拟人呈现出类似于临床正常分娩发生发展过程。(3)学生角色分配及任务:5~6人为一小组进行实践学习,按临床一线工作任务分配人员,分别担任上台助产士、巡回护士、新生儿护士、记录员和观察员等不同的角色,小组成员自行收集整理资料并确定工作计划,组内成员相互协作交流共同完成各个项目任务的实训操作。(4)学习任务的流程嵌入,操作练习:教师启动模拟人电脑一体系统,模拟人开始表现出一系列预先设定的症状及体征,学生进入模拟助产场景,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在规范进行常规操作的基础上,以“产妇为中心”合理解决问题,满足“产妇”身心需求。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组织及引领作用。(5)课后反思:实训后进行组内互评及组间互评,观看课堂回放录像,教师总结点评,学生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

1.3 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比理论及操作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进行主观评价,问卷中对有助提高临床能力部分在相关调查基础上设计而成,然后请两位专家(一位从事护理教育工作30余年,教授;一位从事临床助产工作30余年,助产士,主任护师)从有助提高临床能力的角度对条目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请统计学专家审核。问卷中有助提高临床能力部分共13个条目,采用Likert3级评分:1=不利,2=一般,3=有利,总分为各条目均分,得分越高表示评价越高。问卷设计完成后经专家审核,并经过预调查进一步修订后使用。2组学生在完成研究内容的课程学习结束后下发调查问卷,要求独立填写,对于数据填写不完整的调查问卷当场予以补充完善。共发放学生问卷58份,均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完成教学内容后,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21.76高于对照组2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考试成绩试验组92.10高于对照组9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学生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分)

组别 人数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试验组 30 21.76±1.222 92.10±2.354对照组 28 21.25±1.481 90.75±0.254 t值 / 1.453 3.016 P值 / 0.152 0.004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得分比较

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分别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进行评价。试验组总分34.90高于对照组28.28,在激发学习兴趣及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利于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等综合能力方面的满意度,情景模拟教学要高于传统教学。但是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要比对照组传统教学的学生压力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教学模式满意度得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学生教学模式满意度得分比较(,分)

项目 试验组(n=30) 对照组(n=28) t值 P值教学满意度得分 34.90±4.229 28.28±4.404 -5.834 0.000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妇产科临床对助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应用型助产人才培养已成为医学院校的重点项目,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3],学生听课后进行实操训练,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明显不足,如对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明显优势,很难满足将来助产岗位的需求。将情景模拟引入助产实训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本研究中试验组学生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与传统教学组比较显著提高。覃晓楣等[4]比较翻转情景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方法效果,试验组学习成绩及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种差异进一步说明情景模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已经脱节,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5];情景模拟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有明显效果,大多数学生比较认可这种教学模式,认为提高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李秋玲等研究一致[6]。

翻转课堂形式是通过微视频在课前进行推送,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反复观看操作视频,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7-8]。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师将自带计算机的高级交互式模拟人应用于医学模拟教学过程中,以协助学生获得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方法[9]。在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行采集病史、收集完整的主客观资料,并分析相关数据,利用评判性思维及决策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即发的临床问题作出判断,并计划、实施合理的干预,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升[10];各项助产技术操作在模拟孕产妇身上反复演练,提升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在分享知识及信息的同时,学会了有效的沟通技巧[3];学生在进入临床前就能够在仿真的情境中学习对各类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获得的知识是具体的、动态的,而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下获得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知识[11]。其次,该教学法既确保了“孕产妇”的安全又维护了学生的利益。对学生而言,模拟环境下的实践允许犯错,这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12];同时,学生把模拟人视为“孕产妇”,实时沟通,了解各项心理需求,从而对“爱伤观”及人性化助产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在仿真的临床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是具体和深刻的,有利于在工作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类似的临床问题处理中,医学生临床能力提高了,才能才能保障母婴安全[13]。

综上所述,在助产技术实训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临床评估能力、技术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提高教学质量及课堂满意度,这种方法可被广泛运用到护理教学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助产情景实训
情景交际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