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izarov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

2019-02-08马晓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优良率钢板支架

马晓东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多由高处跌落,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Sanders骨折分型基于跟骨冠状面扫描,在冠状面上选择跟骨后距关节面最宽处,从外向内分为A、B、C三条骨折线,存在四部分骨折块、三部分关节面骨折块及两部分载距突骨折块,分为Ⅰ、Ⅱ、Ⅲ和Ⅳ型[1-2]。跟骨骨折临床表现为足跟部剧烈疼痛、肿胀和瘀斑,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跟骨压痛,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足畸形等不良后果[3]。目前,临床普遍选用切开内复位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但极易对手术局部组织造成损伤,引发多种不良症状[4]。Ilizarov支架固定是一种新型外固定系统,对跟骨骨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5]。国内对于Ilizarov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跟骨骨折的效果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对Ilizarov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无深层软组织挫伤;(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足踝关节炎、陈旧性足踝损伤或肢体功能障碍;(2)严重精神障碍;(3)心肺功能缺陷;(4)依从性差,不能耐受手术。按随机表达法分为两组,研究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21~51岁,平均(35.26±7.21)岁;Sanders分型:Ⅱ型16例,Ⅲ型13例,Ⅳ型10例。对照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20~52岁,平均(37.74±13.97)岁;Sanders分型:Ⅱ型15例,Ⅲ型13例,Ⅳ型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选取2018年1-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CT或MRI检查确诊[6];(2)Sanders分型为Ⅱ~Ⅳ型;(3)闭合性跟骨骨折;

研究组采取Ilizarov支架固定法: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硬膜外麻醉后对跟骨进行牵引,恢复正常长度。对跟骨侧方及双侧进行挤压,复原宽度。在C臂机透视下采用骨圆针对骨块进行固定,安装好Ilizarov足环,固定好骨折块后对骨折移位处进行反牵拉,纠正内外侧移位骨折块,牵拉Ilizarov足环,在胫骨下段安装Ilizarov支架全环,经铰链关节连接足环。若关节面破坏严重,应在手术中对距骨进行穿针,调整支架,牵拉跟距关节使踝关节位于中立。术后定期对针道周围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注意维持支架稳定。

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取侧卧位,行硬膜外麻醉后于跟骨外侧作“L”形切口,将皮瓣全层分离,充分暴露跟骨及距下关节,复位关节面。对骨缺损区域进行植骨充填,对外侧骨块进行复位,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块,采用弹力绷带包扎切口部位,采用短腿支具进行外固定。对伤口按时清洁换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手术相关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记录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2)采用AOFAS评分标准对两组治疗后6个月足踝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AOFAS评分从疼痛情况、功能情况、地面步行状况、前足活动、后足活动及踝-足稳定性等9个方面对足踝功能进行评价,总分100分,<60分为差,60~79分尚可,80~89分为良好,90~100分为优秀[7]。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均长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AOFAS评分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AOFAS评分优良率(89.74%)略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x-±s)

表2 两组AOFAS评分优良率比较 例(%)

3 讨论

跟骨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创伤性骨折,主要是在高能量的作用下所导致,多为粉碎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极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后足畸形等不良后果[8]。据统计研究显示,跟骨骨折治疗后的致残率高达30%,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交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探寻合适的治疗方式成为临床医师的研究热点[9]。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跟骨骨折。Ilizarov支架固定逐渐成为临床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热门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Ilizarov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但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切开皮肤,会造成足跟部的软组织大量受损,术后易导致切口坏死、感染等不良反应,不利于跟骨骨折愈合及足踝运动功能恢复[10]。Ilizarov支架固定采用灵活的连接方式,恢复骨宽度,纠正跟骨内翻,临床效果显著[11]。同时,在手术中无须剥离骨折处的皮瓣,降低创伤操作,减少术后皮肤坏死及感染,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及足部运动功能恢复[12]。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均长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P<0.05);两组AOFA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AOFAS评分优良率略高于对照组,说明Ilizarov支架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提升足部运动功能,充分体现了Ilizarov支架固定的治疗优势。

综上所述,Ilizarov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相似,但采用Ilizarov支架固定可缩短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促进骨折部位快速愈合及足部运动功能恢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猜你喜欢

优良率钢板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
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架倾倒的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