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在小儿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2019-02-08江玲玲黄建成朱婵虹郭建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脑膜炎细菌性

江玲玲 黄建成 朱婵虹 郭建峰

感染性疾病是小儿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类型,其通常是由于小儿受到支原体、病毒及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容易对小儿的机体造成严重损伤。近几年,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我国小儿群体发生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概率明显增高,给小儿群体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临床医学研究的关注[1]。当前临床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多采用白细胞检验,虽然有一定的检查效果,但是单一应用白细胞检验容易出现误诊及漏诊情况,因此诊断效果不够理想,降低了诊断准确率,耽误最佳治疗时机。为此,如何选择更加高效的一种检验手段,提升小儿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效果,成为临床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因此,本研究小组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获得了联合检测hs-CRP、PCT、白细胞检验手段诊断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282例展开进一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小儿细菌感染282例,所有患儿均经过尿液培养、脑脊液培养及痰液培养确诊,其中脑膜炎40例,泌尿系统感染113例,肺炎疾病129例。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均大于1岁,小于12岁;(2)均无其他传染疾病史;(3)家属均无精神疾病史;(4)家属均能够正常沟通与交流。排除标准:(1)资料不全;(2)合并恶性肿瘤疾病;(3)肝肾功能严重受损障碍;(4)心脏功能受损严重;(5)中途退出。通过不同检查手段,分为病例组(n=141)和对照组(n=141),其中对照组男69例,女72例,年龄2~11岁,平均(5.96±0.86)岁,脑膜炎20例,肺炎65例,泌尿系统疾病56例;病例组男72例,女69例,年龄3~10岁,平均(5.74±0.76)岁,脑膜炎20例,肺炎64例,泌尿系统疾病5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白细胞检查。选择清晨患者空腹状态下,对其进行静脉血(2 ml)采集,同时给予样本血液抗凝(EDTA-K2)处理,采用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XN-1000)进行白细胞检查[3]。

病例组采用hs-CRP、PCT、白细胞联合检查。其中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实施CRP检验,PCT通过胶体金比色法检验,白细胞通过稀乙酸溶液进行稀释,滴入细胞技术板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当单一检测时WBC计数增高不明显,若PCT≥2 μg/L、CPR≥10 mg/L也可诊断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病例组诊断准确率为95.74%,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例(%)

2.2 两组各疾病检出率比较

病例组脑膜炎疾病检出率为90.00%,肺炎疾病检出率为96.88%,泌尿系统疾病检出率为96.49%,对照组脑膜炎疾病检出率为75.00%,肺炎疾病检出率为84.62%,泌尿系统疾病检出率为83.93%,两组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疾病检出率比较 %

3 讨论

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通常包括肺炎、肠炎及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脑膜炎等,容易给患儿的生长发育带来负面作用。早发现、早确诊是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尽早接受对症治疗的重要途径,白细胞检验是临床中针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传统使用的一种检查措施,有着操作简便及经济费用较低等优势,是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普遍采用的一种检查手段[4]。但是白细胞检验措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误诊及漏诊情况,从而降低诊断结果准确性,影响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治疗方案的科学制定。血液中白细胞容易因患者进食、运动、体温,以及精神状态、受检时间等多因素影响,造成诊断结果有误差,因此检查效果不够理想[5]。

在此次研究实验中单一检测显示WBC计数增高不明显,不能准确判定患儿是否患有细菌性感染,因此实施联合检测PCT、CPR,若PCT≥2 μg/L、CPR≥10 mg/L即为阳性,确定患有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研究结果表示:研究病例组疾病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如下:白细胞计数是一种在血常规检验的主要项目之一,但是在细菌感染诊断过程中具有较低的诊断准确性,局部细菌感染时患者白细胞计数会有所升高,但是如果患者为重症细菌感染,白细胞会下降至正常范围内,因此并不能准确反应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在进食、运动、情绪波动和寒冷刺激的影响下,如果患者发生全身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既可以升高又可能降低,采血部位的不同和采血操作技术也会对患者血象产生一定的差异性[7]。而hs-CRP是超敏急性期反应蛋白,作为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检查手段,能够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进行判断,给患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8]。hs-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小儿群体体内发生组织损伤、感染等情况时,作为最为常用的炎症反应早期指标所存在,具有比较高的免疫调节功能,对激活巨噬细胞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促使其对细菌及异物吞噬和降解。hs-CRP水平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性别、年龄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生波动,因为可以作为炎症细胞因子对细菌感染进行辅助诊断[9-11]。PCT是降钙素的前体,主要是脾脏、肝脏及肺部中的单核细胞分泌,是一种严重细菌性炎症和真菌感染的特异度指标,在健康儿童中此指标水平比较低,当患者机体受到细菌及毒素的刺激作用时可能会升高。相关研究资料表示,关于PCT的升高机制,寄生虫、真菌、细菌都是诱导PCT进行释放的刺激因子,此指标不会受到机体免疫制剂状体的影响,但是进行其升高程度的研究表示与患者机体感染炎症程度为正相关关系。在病毒性感染中,血液PCT水平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会显著增加,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和细菌感染后产生的大量细胞因子、内毒素抑制PCT降解有密切联系。在一般情况下,WBC会受到年龄大小、药物作用及日间变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但是PCT、CPR作为比较敏感的指标,能够有效弥补WBC检验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检验准确性[12]。

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采用白细胞联合hs-CRP、PCT检验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降低了患者的误诊率及漏诊率,诊断准确率较高。同时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采用白细胞联合hs-CRP、PCT检验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脑膜炎疾病、肺炎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的检出率,也要优于单一白细胞检查对小儿细菌性感染脑膜炎疾病、肺炎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的检出率。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脑膜炎细菌性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Vaccination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