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2019-02-08莫超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支原体标志物培养基

莫超云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由于肺部受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发热、厌食、咳嗽、畏寒、胸痛等,多发于春季和冬季。支原体在自然界中常见,可在人体口腔、呼吸道定植,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没有细胞壁[1-2]。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初期和感冒的症状比较相似,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为慢性细支气管炎,以及其他病症,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3-4]。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方法有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及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为探究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特选取笔者所在医院7 895例患儿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准。所有患儿家属明确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儿分别进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快速血清学检验。(1)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使用棉拭子,在患儿口腔、咽喉部位捻转,采集口腔、咽喉部位分泌物。培养基中放入棉拭子。使用培养箱,保持37 ℃,放入培养基,培养24 h。观察培养基颜色的变化情况。(2)快速血清学检验,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MP-IgM)。使用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

1.3 观察指标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的7 89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经过确诊,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患儿出现咽部疼痛、气喘、咳痰、高热等症状。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有意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临床资料不全患儿;伴有支气管哮喘、结核病等。7 895例患儿中,男4 513例,女3 382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4.3±1.7)岁,病程5 d~3个月,平均(30.5±10.7)d。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

观察比较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快速血清学检验,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准确性。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阳性判断为,在血清检测中,检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阴性判断为,在血清检测中,没有检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判断为,经过24 h恒温培养,培养基样本颜色从黄色变成红色。阴性判断为,经过24 h恒温培养,培养基样本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准确率为86.04%,明显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的63.9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验方法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 895例的准确性

3 讨论

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细胞微生物,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会感染人体呼吸道,从而导致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具有多形性,无细胞壁,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体内[5]。大多支原体并不致病,但肺炎支原体致病,会引起支原体肺炎,也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随着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6]。并且患儿的发病年龄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类似百日咳等小儿常见病,主要表现是咽痛、气喘、胸闷、咳痰、咳嗽、发热等,在临床诊断中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病情会发生进展,从而导致并发症,发生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等,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主要是感染性肺炎症状,会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毒性作用[7]。肺炎支原体进入呼吸道,结合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细胞膜的神经氨酸受体,使有害物质诱导释放,损害黏膜上皮和纤毛。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分子生物学、支原体分离培养、冷凝集试验等。支原体分离培养缺乏时效性,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冷凝集操作简单,但阳性检出率较低。分子生物学成本较高,虽然阳性检出率高,但很难普及。

临床常用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有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快速血清学检验。使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样本培养基中,肺炎支原体快速繁殖,会分解葡萄糖,从而有大量氢离子生成。由于氢离子浓度增加,使培养基的颜色发生变化。严密观察样本培养基的颜色,对是否有支原体肺炎进行判断[8]。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检测速度快,但容易受到其他微生物影响,导致假阳性。快速血清学检验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主要采用固相检验的方式,直接检测血清学标志物。快速血清学检验需要的样本量少,操作简单,并且无创,容易被患者接受[9]。本次研究显示,采用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准确率明显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P<0.05),反映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能够有效诊断疾病。有研究表明,对比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显示,血清学检验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10]。另有研究发现,对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快速血清学检验,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快速血清学检验的准确性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本文研究与此一致[11]。人体受到支原体感染后,免疫系统内的B细胞会对Ag特异性识别,增殖分化,浆细胞形成,合成分泌肺炎支原体抗体,结合对应的抗原,充分发挥免疫功能[12]。如果支原体抗体升高,表示受到支原体感染。通常在感染发生3~4周,支原体抗体达到最高,随后下降,直到消失。因此在应用血清学标志物检验时,时间上的差异可能会造成漏诊,由于支原体抗体含量少,呈现阴性,为提高诊断的精确度,需要再次复诊[13-14]。为保证患儿及时有效的治疗,需要及早诊断,减少误诊,改善患儿的预后。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能够有效诊断疾病,为患儿治疗提供参考,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支原体标志物培养基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探讨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双牌虎爪姜快速繁殖的培养基筛选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管理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