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患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9-02-08嵇家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腺样体扁桃体丙泊酚

嵇家燕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为临床常见耳鼻喉科手术,其主要治疗扁桃体肥大、腺体样增生疾病等。相关临床资料表明,应用瑞芬太尼搭配丙泊酚麻醉,可以有助于增加麻醉效果,可以促进术后苏醒进程,麻醉效果良好[1-2]。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患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患儿纳入研究。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资料均齐全;(2)均接受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排除标准:(1)合并手术相关禁忌证;(2)语言表达障碍及智力障碍。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9岁,平均(5.70±1.55)岁;体质量18~36 kg,平均(23.80±6.55)kg。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9岁,平均(5.75±1.50)岁;体质量18~36 kg,平均(23.75±6.70)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实施咪达唑仑+丙泊酚麻醉诱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芬太尼,研究组联合瑞芬太尼。具体操作如下:手术前均给予肌内注射0.02 mg/kg阿托品,送入手术室前给予静脉穿刺。对照组给予2~3 mg/kg丙泊酚+2.5~5.0 μg/kg芬太尼静脉滴注诱导插管,术中给予1%~2.5%异氟醚持续吸入。研究组接受2~3 mg/kg丙泊酚+1 μg/kg瑞芬太尼进行静脉滴注诱导插管,术中给予0.1~0.2 μg/(kg·min)瑞芬太尼联合3~5 mg/(kg·h)丙泊酚以微量泵持续输注。两组机械通气参数调整为1/E为1∶2,VT 8~10 ml/kg,RR调整为14~18次/min;手术后彻底清理咽部分泌物、气管分泌物,给予0.2 mg/k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密切监测患者,待其自主呼吸,且恢复反射,便可拔出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各时间段HR、MAP、SpO2[3-5],围手术期各项时间指标(睫毛反射消失时长、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手术时间、睁眼时长、拔管时间)[6],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口腔分泌物增多、喉痉挛、皮肤瘙痒)发生情况[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各时间段HR指标比较

麻醉前两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拔管后5 min研究组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围手术期各时间段MAP指标比较

麻醉前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拔管后5 min研究组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围手术期各时间段SpO2指标比较

两组麻醉前、麻醉诱导时、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拔管后5 min 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围手术期各项时间指标比较

研究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1 两组围手术期各时间段HR指标比较 [次/min,(x-±s)]

表2 两组围手术期各时间段MAP指标比较 [mm Hg,(x-±s)]

表3 两组围手术期各时间段SpO2指标比较 [%,(x-±s)]

表4 两组围手术期各项时间指标比较 (x-±s)

表5 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瑞芬太尼为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人工合成,可以被机体血液中非特异性酯酶、机体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快速降解,且机体内代谢不会受到机体肝肾功能、机体血浆胆碱酯酶,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8-9]。丙泊酚为静脉麻醉药,该药物起效快速,半衰期较短,使用该药物实施持续给药或者反复间断给药,均可以实现快速麻醉诱导效果,可以有效抑制咽喉反射,从而有助于减轻喉部操作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创造更优良气管插管条件[10]。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避免发生深麻醉从而导致术后恢复慢,其镇痛、镇静作用均较好,术后可以快速苏醒[11-13]。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麻醉前两组HR、MAP及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及拔管后5 min研究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诱导时、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及拔管后5 min 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患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确切。临床结合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特点,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特点,予以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更有效保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以缩短苏醒速度,保证呼吸平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治疗安全性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腺样体扁桃体丙泊酚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