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小区海绵城市道路改造中的若干问题

2019-02-04李杨帅王清州

居业 2019年12期

李杨帅 王清州

[摘 要]本文以住宅小区节点绿化改造工程为例,针对通过透水性路面措施发现的问题,找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未来海绵城市建设的参考植物和生物设施能够大大地解决路面积水问题。

[关键词]海绵化改造;透水铺装;植草沟;生物滞留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12-0056-02

城市海绵工程是收集和利用部分地区的降雨和地表径流的水源,提高城市积水的吸收功能。通过渗水,滞流,蓄水,净利用,排水等工程措施,收集和利用一定区域的降水和地表径流,增强抗旱防涝功能。降雨径流在雨天按高峰雨水,雨水排放,地下水储存和水质进行管理。晴天也可综合利用降雨。海绵城市建设必须与“绿色”水源设施,“灰色”工艺设施和终端设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处理效益。“绿色”源设施是指与景观建设相结合的海绵城市管理设施,如周边地平线以下的下沉绿地,实用的屋顶绿化,重点区域的生态调节和蓄水池。而“灰色”工艺设施主要指雨水泵站,道路管网,蓄水池等市政管网设施。两者相辅相成,形成海绵城市雨水管理系统。

1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决定启动城市规划。海绵城市概念提出的时间相对较短,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距离其广泛实施还有一定距离。然而,在理论探索全面实施之前,很多城市都是盲目建设的。海绵城市已成为国家政策的配套发展项目,无法有效实施。对于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设,我国各地区城市管理单位都高度重视。水弹性城市的到来,为城市雨洪一体化管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这种形势,城市的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1.1 因地制宜

从认识地区差异入手,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措施,有着广阔的空间。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快速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区的温度和气候变化,包括形成模式,这些因素都给城市海绵改造带来的困难。如果一味地将国外经验转移到我国各地区实施,由于气候、环境等原因,可能会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既不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也会给城市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例如,2017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用地划分为16个海绵城市建设用地,涉及我国南北16个省市。但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并不理想。不合理,导致水污染问题和洪水频发。由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城市环境和总体规划的差异,有的城市资源丰富,有的城市受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因此同一海绵城市建设方法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必须从认识地区差异入手,采取因地制宜的建设战略。

1.2 技术规划

加强专业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不同建设者的专业知识覆盖面往往不同,通常体现在具体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上。因此,面对专业人员专业强度的差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效果往往较差。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即使项目规划周密,也不能科学合理地完成项目。因此,有必要提高每个进行海绵城市施工员工的专业技能,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专业施工保证质量确保城市建设,但是也使得海绵城市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整个工程包括各类绿色建筑和灰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河湖整治。因此,如何规划海绵城市项目的建设,如何有效地完成海绵城市项目是关键。

1.3 管理观念

从海绵城市改造的概念入手,深化对海绵城市内涵的认识。现代建筑技术的成熟大大降低了对城市的负面影响,但在实际建设中,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理论知识必须与工程规划相结合。海绵城市管理是一个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管理体系。随着新时期城市化的发展,海绵城市的概念已经从最初的城市排水管理理念转变为环境经济管理的形式,实现了城市区域的总体规划。只有改變传统的水资源管理观念,才能有效地控制水污染,防止内涝,城市才具有面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弹性功能”。同时,要由海绵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明确海绵城市的内涵,防止因缺乏海绵城市专业知识而造成建设项目范围和功能被夸大的后果。

2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策略探讨

虽然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在观念,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要加强政府领导,加强规划引导,使海绵城市建设有序进行,促进现代城市建设和海绵城市发展。在海绵改造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区域绿化效果,还要考虑市政道路和市政管网设备,并融入海绵系统。在商业区附近,还需要考虑对周边门店的影响,减少对周边商业活动的不利因素。

2.1 实现智慧城市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中,要注重现代化科技应用和技术,打造智慧型海绵城市。现代城市建设的智能海绵是大数据网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利用对应的配件和云计算将未来的海绵城市构建成科技化城市。通过智能城市技术构建一个海绵城市系统和一个主要的通用的管理监控系统。利用网络管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多平台网络和水资源监控系统的同时,海绵智能可以促进数字化管理的主要形式的建立。智能传感器网络,我们主动发现问题,实现检测,城市供水问题的实时响应。智慧海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信息监控、信息采集、信息传递、准确指挥、快速执行、反馈、结果修正"的信息循环模式。只有这样,海绵城市才能高效,安全,智能地运行。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多层次发展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系统。因此,在制定专项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运用BIM技术对各部门进行规划,正确处理自然与城市的关系,加深对海绵城市的认识。

2.2 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人们利用大自然为自己创造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近年来,在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等城市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中,海绵城市的概念正在许多城市实施。这意味着我们居住的城市具有海绵状吸附,雨季雨水吸收储存,旱季雨水释放利用等功能,解决了雨季内涝,旱季需水等现象,形成城市雨水利用的新发展思路。

2.3 生物滞留区

通过幼苗,土壤和微生物系统储存,渗透和净化径流雨水的海绵设施。本工程将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为生物滞留区,比路面低10cm~15cm。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雨水径流通过沿路边石开设雨水出口引入绿化带,并设置沉砂滤池,截留路面初期雨水的污染物。生物滞留带土壤更新深度为80cm。土壤介质的类型和深度既能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又能满足植物种植和园林绿化管理的技术要求。为防止水土流失,在底部设置10cm厚的碎石层,起到过滤排水的作用。底部埋设直径10cm~15cm的多孔排水管。为进一步提高生物滞留设施的储存功能,在多孔管底部设置20cm厚的砾石储存层。

2.4 透水路面施工

考虑到整个海湖新区需要改造的路面大部分为水泥路面,部分地区破损严重,考虑到海绵结构的完整性,广场采用600cm×300cm×10cm海绵砖铺砌。海绵砖下有20cm级配碎石垫层,15cm C20混凝土垫层,5cm 1 ∶3干硬性水泥砂浆层。绿道采用20cm级配碎石,18cm水泥稳定碎石(4%),18cm水泥稳定碎石(5%),6cm AC-20基层和4cm AC-13面层。

2.5 存储系统

目前,水资源的主要储存方式可分为自然储存和人工储存两种。自然蓄水是指通過过滤砾石和细砂收集的水,储存在绿地中,以减缓流失速度。人工蓄水池通过埋设地下径流管道组装成地下蓄水池,再次抽水灌溉绿地。渗水系统是收集雨水的主要手段。它是连接整个雨水循环利用的重要节点。只有通过渗滤取水,才能形成二次至N次的综合利用,从而缓解水资源流失等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增设溢洪道,对整个集蓄系统设置安全阈值,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结 语

海绵城市是进一步深化城市排水和雨水利用的城市规划,也是引导城市树立集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良好开端。当前,在我国新的城市化建设背景下,合理的城市建设理念和科学的规划是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目前,海绵城市产业培育和建设模式的实践路径有利于国家试点的要求。因此,对带动周边地区改善城市内涝示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清江,王悦.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区微观应用实践[J].山西建筑,2016,42(17):112-114.

[2]龚卓群.浅谈城市道路中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运用[J].城市建筑,2015,(14):259-260.

[3]杜晓丽,韩强,于振亚,等.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应用的若干问题分析[J].给水排水,2017,(01):54-58.

[4]夏军,石卫,王强,等.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水文学问题的研讨[J].水资源保护,2017,(01):5-12.

[5]姚建平.“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改造技术在大型住宅小区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8,327(7):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