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学圈圈教学法的整本书阅读设计
——以《边城》整本书阅读为

2019-01-31陈文武

中学语文 2019年25期
关键词:圈圈边城整本书

陈文武

整本书阅读是近年来的语文教学热点和趋势,但大多数的阅读策略多是自读为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参与并不是很多,为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参与度,就必须创新阅读设计。而美国的文学圈圈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法。

一、文学圈圈教学法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文学圈圈教学法(literature circle),是美国Harvey Daniels 领导的一项阅读教学活动,由北京语言大学沈红丹于2012 年介绍到中国,其核心思想就是以学生为讨论小组参与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去,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加深对文学作品审美意蕴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文学圈圈教学法的核心特征是以学生为主,具体而言,一是体现在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二是学生自主组成临时阅读讨论小组;三是各小组自行制订讨论计划,自主确定讨论的主题;四是开放式的讨论与交流;五是明确教师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六是构建多元评价系统;七是营造轻松、有趣、随意的课堂氛围。

二、文学圈圈教学法对整本书阅读的借鉴意义

文学圈圈教学法的实施是针对文学作品,至少是多部作品,这与整本书阅读的目的不谋而合,其具体是实施步骤有:选择书籍、分组、角色单、小组活动时间表、教师时间表、活动记录和反馈报告。

角色单是文学圈圈教学法对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借鉴意义最强的一项, 我们可以根据讨论主持人、综述人、联想人、文化解读人、图解人和词汇讲解人等不同的角色,将小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明确下来,这就使得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也必然要参与,而且这些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来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二来可以扬长避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自信。

这些步骤在整本书阅读中也是可以实施的,在整本书阅读设计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先选择他们各自喜欢的作品,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分组,在每组中设置不同角色,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小组讨论和交流,最终总结讨论的情况,形成反馈,之后再进行新一轮的小组交流。

三、文学圈圈教学法指导下的具体应用

以《边城》为例,学生与主人公翠翠年龄相仿,翠翠的爱情心理正暗合学生情窦初开的懵懂心理,这种天然的亲切感使得学生更愿意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笔者借鉴文学圈圈教学法的角色单对《边城》的阅读进行了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设计说明】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18 个任务群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界广泛关注和深入开展的重点研究领域,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创新方法,试图达到良好的阅读成效。笔者尝试以美国文学圈圈教学法来设计《边城》的教学活动,以期达到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

【课前准备】

1.学生在两周内对《边城》整本书进行批注式阅读,并提出自己的一些问题。

2.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好讨论主持人、综述人、联想人、文化解读人、图解人和词汇讲解人。

【教学目标】

1.通读《边城》全文,领略湘西独特的地域风情。

2.梳理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并探究其悲剧根源。

3.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小说对于当下时代的文化意义。

4.了解散文化小说和诗化乡土小说的审美特征及美学意义。

【教学重点】

领略《边城》的风俗美、人性美,并把握人物形象,探究其悲剧根源。

【教学难点】

1.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小说对于当下时代的文化意义。

2.了解散文化小说和诗化乡土小说的审美特征及美学意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猜你喜欢

圈圈边城整本书
《边城之材幽之地》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妖怪圈圈
推理:多彩的圈圈
象鼻套圈圈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