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2019-01-31王宽垒魏晓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年12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内容分析

王宽垒,魏晓峰

(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a.图书馆,b.信息管理系)

1 引言

信息资源管理是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长期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过程中,信息资源管理学不断构建与丰富自身的理论框架与学科体系,逐渐发展为一门相对成熟的独立学科。目前,国内一些学者运用文献计量、实际调查等方式,分析了不同时期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状况,如,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研究主题等,但是较少深入探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热点与前沿等问题。[1]鉴于此,本文以2000年以来国内信息资源管理方面期刊论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以供相关业界人士参考借鉴。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样本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根据研究主题设置以下检索式:(题名=“信息资源管理”OR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AND出版日期=“2000-2016”AND来源期刊=“全部期刊”AND学科领域=“全部学科”。经过人工处理数据,排除书评、通讯、纪要等文献类型以及主题内容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得到1,999条数据,数据检索与统计处理日期为2017年7月20-22日。本文主要利用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当前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

3 论文数据计量分析

3.1 研究态势分析

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总体上看,发文量呈现出曲线型变化态势。最初阶段基本保持缓慢增长态势,至2004年达到年均水平(年均发文量约为118篇),在经过短时期的较小幅度波动后,2007年达到峰值水平(最大发文量为155篇),此后基本呈现出时增时减的不稳定变化状况,特别是近两年衰减趋势比较明显。统计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背景下,随着信息资源管理思想与理论的逐渐引进与借鉴,信息资源管理理念与模式在国内各界不断得到应用推广,高等院校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不断推进,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相关研究逐步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传统知识领域逐渐分化,新兴知识领域不断拓展,知识交流日趋增强,学术成果相继涌现。当前,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正处于日趋成熟与纵深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待于不断实现重大理论突破与创新成果转化。

图1 国内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研究论文数的年代分布

3.2 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词频统计排序的CNKI论文高频关键词(词频≥18)分布情况,选取词频排在前100位的关键词构建共词矩阵,利用Ucinet软件绘制共词聚类网络图谱(见图2)。图中共有100个节点、2,738个连接、28个聚类。通过共词聚类和论文主题分析,总结出以下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热点。

图2 国内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共词聚类网络图谱

(1)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国内学者注重通过经济、人文、管理等层面,积极开展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研究,不断完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基于宏观层面探讨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作用、类型、对象、特点、层次、模式以及产生背景、发展进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趋势、建议对策等;②结合知识管理、战略管理、信息门户、信息伦理、版权保护、资源共享、Web 2.0等视角,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的本质、意义、目标、任务、流程、内容、原则等;③采用定性分析或文献计量等方式,探讨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思想流派、学科定位、体系结构以及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热点、趋势等;④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的相互关系与异同点等;⑤探讨一些基础理论(系统论、控制论、知识管理学、三维结构论、信息不对称等)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⑥分析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体制建设、制度改革、政策法规的现状、问题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与标准化建设等。

近年来,不少学者密切结合社会热点或实践动态进行理论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探讨管理理念、信息社会、网络环境、数字传媒、三网融合等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或发展路径等;②针对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共享管理、分布式管理、动态化管理等具体领域,探讨其意义价值、实施条件、模式设计、绩效评估、存在问题等;③结合虚拟社区、智慧城市、信息碎片化、区域一体化等发展背景或者全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环境,探索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意义、发展现状、方式变革、体系构建、创新策略等。如,李月等提出了动态环境下的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并且结合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的典型应用探讨了相关改进策略。[2]

(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是国内学者广泛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主要内容包括:①基于宏观层面探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意义、价值、特点、目标、模式、体制等;②通过实证调查或文献计量等方式,分析国内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影响因素、发展现状、发展动向以及研究领域、体系、现状、热点等;③分析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理念、政策法律、标准体系、经验成果等;④分析政府首席信息官(CIO)的概念、角色定位、主要职责、核心能力以及制度发展状况及其相关启示与完善策略等;⑤探讨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或电子文件安全管理的产生背景、政策法规、模式构建以及发展现状、对策等;⑥分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型结构与功能、系统构建与标准、绩效评估或效益审计的体系构建及其发展或研究现状等。

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相关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①关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结构、模式、机制以及发展现状、趋势等;②基于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公众参与、Web 2.0等视角,探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方法以及体系构建、创新策略等;③针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危机管理、共享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等具体领域,分析其意义、内容、目标以及体系设计、模型构建、发展现状等;④结合阳光政府、智慧城市、数据门户等建设背景或者元数据、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环境,探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价值、框架、模式、机制、对策等。如,李月等提出了基于功能分类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策略与实施路径,并且通过商务部网站管理实践探讨了相关改进建议。[3]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国内学者持续关注的重点研究主题之一。主要内容包括:①基于宏观角度探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目的、特点、内容、方式以及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趋向等;②分析企业信息主管(CIO)的产生、内涵、角色定位、培养途径以及制度发展状况及其相关建设对策等;③针对企业成本、财务、客户等信息资源管理要素,探讨管理的意义、对象、内容、对策以及管理评价的原则、流程、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等;④通过文献计量或定性研究等方式,分析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问题、方向、建议等;⑤关注网络环境下不同类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以及模式优化或改进策略等;⑥针对某地区或某行业(金融、科技、医药、电商等)探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需求、现状、对策以及机制建设、制度改革等。

近年来,不少学者结合实际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①基于知识经济、社会转型、信息化建设等背景或者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情报、流程再造等视角,分析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内容及战略措施、体系构建等;②针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集成管理、生态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等具体领域,探讨其理念、价值、问题、建议以及发展方向、模型设计、体系建设、具体应用等;③结合Web 2.0、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环境,分析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状况与问题以及提出改革或创新策略等。如,林昌年分析了云计算环境下电力企业信息资源创新管理的可行性,并且提出了创新管理的对策建议与相关问题。[4]

(4)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随着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和网络资源的不断激增,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一直是国内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主要内容包括:①基于宏观层面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意义、特点、对象、内容、目标等;②采用信息计量或调查研究等方式,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起源、进展状况、研究内容等;③对比分析网络与传统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性与异同点,探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组织管理或优化管理方式与措施等;④结合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发展背景,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模式、现状、思路等;⑤分析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状况、特点、趋势及其国内启示与相关对策,探讨网络或数字信息资源的基础管理性元数据问题以及管理标准化方法与建设等;⑥基于信息管理学、工程系统论等视角,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体系构建等。

近年来,不少学者紧跟信息网络发展动态不断探究新课题。主要内容包括:①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版权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集成管理、智能化管理等具体领域,探讨其意义、内容、现状及机制构建、模式创新等;②基于Web 3.0、新媒体、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环境,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价值、变化、现状、问题等;③从知识产权、知识审计、隐私保护等视角或者运用自组织、信息熵、信息生命周期等理论,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念、特点、要素、方法、模型等;④关注智能手机、数字图像、大众传媒、网络社区、开放存取等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存在问题及对策等。如,王娜等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国内外泛在网络中信息资源管理模型、技术、机制等研究状况,总结了未来研究趋势并提出相关的建议。[5]

(5)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多年来国内相关研究不断推进。主要内容包括:①基于宏观层面探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目标、内容、标准、现状、方法、模式等;②分析国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沿革、现状、体制、模式及其国内启示与改进思路等;③探讨网络或数字环境下电子文件或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状况、问题、模式、应用等;④针对档案馆、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等机构或者科技、教学、人事等领域,分析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价值、问题以及发展策略、模式设计、系统构建、评价指标等;⑤探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元数据存储、管理、交换、标准等问题与对策以及档案信息资源标准化或规范化管理问题与方案等;⑥分析某地区或某行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状况与问题以及思路或方案等。

近年来,部分学者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①基于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视角或者信息共享、泛在知识、泛化媒体等环境,探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价值、作用、模式、应用等;②针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共享管理、网络化管理、数字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等具体领域,分析其意义、现状及模式创新、机制建设、发展方向等;③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背景,探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价值、趋势、措施等。如,莫家莉等针对当前档案工作基础与需求,探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集成管理原则与策略。[6]

(6)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机构之一,多年来国内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广泛开展。主要内容包括:①基于宏观角度探讨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特点、目标、内容、现状、措施等;②结合工作实际分析高校或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或者具体类型文献信息资源(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地方文献等)管理的意义、内容、流程、模式、趋势、及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等;③针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内涵管理、集成管理、共享管理、安全管理、网络化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等具体领域,探讨其内涵、目标、体系、问题、机制等;④关注Web 3.0、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价值、内容、问题以及优化方法、创新对策等;⑤结合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等建设情况,分析信息资源管理原则、模式、方法等。如,郑红京探讨了区域文化发展背景下图书馆地方文献中旅游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管理方法与策略。[7]

(7)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新发展,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进展较快。主要内容包括:①探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内涵、特征、内容、体制以及产生背景、研究内容、发展趋势、体系构建等;②分析国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状况(管理方式、成功经验、政策法规等)及其国内启示与相关对策等;③基于知识产权、电子政务、网络监督、信息服务等视角,探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价值、职责、挑战、策略等;④分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培养目标与模式,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教育状况与途径以及学科、课程、教材等体系建设、原则、方案等;⑤探讨公共图书馆、政府机构等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或作用意义以及管理措施、原则、要求等;⑥关注公共卫生、公共危机、公共安全等领域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方法、模式、问题、对策等。如,冯丹娃等基于网络监督的作用与特点而探讨了基于网络监督的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职责与策略。[8]

(8)信息资源管理方法技术。多年来,国内相关业界比较重视信息资源管理方法技术研究,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主要内容包括:①基于技术理论层面探讨信息资源管理方法(书目控制、信息构建、数据仓储等)或工具(管理信息系统、全文检索系统等)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操作方法、实际应用等;②分析元数据、自组织、本体论等理论或者搜索引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网络安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系统平台开发建设的意义、原则、模式等;③结合企业、高校、政府、医院、图书馆等机构工作需求,探讨信息资源管理软件或系统的目标、结构、功能、模型以及工作流程、设计方案、开发策略、具体应用等;④针对档案、光盘、视频、音频、图像、地理空间等资源类型或者教育、出版、旅游、医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行业领域,开展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开发或系统建设及其应用实现等。如,刘江林针对当前新闻网站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而探讨了新闻网站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意义、思路、方法。[9]

(9)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随着国内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不断推进,业务培训与专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广泛开展。主要内容包括:①基于宏观角度探讨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能力特征、结构状况以及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对策等;②结合某地区或某高校的实际调查或案例研究,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模式、规划或者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现状、问题等;③对比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与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联系与差异,探讨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内涵、特色、方向及发展机遇、前景等;④结合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转型背景,分析馆员的角色定位、信息素养、管理意识及其继续教育现状、措施等;⑤针对工作实际探讨高校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人才支撑体系现状与要求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现状、策略等。

近年来,不少学者积极探究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改革问题。主要内容包括:①探讨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内容体系、优化设置、管理评估以及课程建设、资源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策等;②通过实际调查或案例研究等方式,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过程、问题或者探讨教学方法、内容、模式改革,如,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参与教学、翻转课堂等;③探讨信息资源管理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的建设过程、教学模式、应用情况以及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平台设计、改革措施等。如,党跃武结合四川大学的典型实践,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实施体系、教育保障服务等方面探讨了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改革思路。[10]

3.3 研究前沿分析

突变词(Burst term)是指出现频次变化率较高的主题词。考察突变词词频的时间分布与变动趋势,有助于监测某主题领域的研究前沿或发展趋势。据统计,近三年新出现的重要突变词及其频次包括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管理、开放存取、知识资源、泛在知识环境、物联网技术、信息碎片化、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生态管理、泛在网络、网络信息空间、个人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体系、信息资产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生命周期、整合与共享、政府数字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虚拟化管理、整合管理、智慧城市等。

统计结果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环境的日益复杂,在当前新媒体、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环境下,跨部门、跨系统、全媒体、数字化、虚拟化等信息资源管理以及科学数据、知识资源、数字档案、文化遗产、数字媒体、信息空间等类型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成为目前国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课题。此外,在网络经济与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整合共享、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生态管理、一体化管理、虚拟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传媒、智慧城市等领域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面向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或教学改革,以及个人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与开发、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开发与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与机制等主题有待于深入探究。总体上,未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逐渐趋向于数字化、网络化、集约化、共享化、普适化、智能化、生态化等。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管理内容分析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探析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美军信息资源管理战略概况研究与启示
浅谈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H公司电工产品战略上的应用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数据挖掘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探讨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