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路径分析与建议的研究

2019-01-30刘双双

智富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毕业生决策高校

刘双双

【摘 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个人利益,而且与高校教育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的实施息息相关。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决策研究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特征入手,分析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最后给出就业行为决策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高校

决策不仅广泛用于社会学,管理学和政治学,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离不开决策,比如购买东西时如何选择,当我们碰到困难和挫折时,该如何去面对和迎接。因此,决策午时不有,无处不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特征

就业行为决策是指高校毕业生有目的性地花费很多时间和耗费许多精力去收集相关工作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就业选择的行为过程。就业决策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就业行为决策具有积极主动性。就业行为决策是一个这样的过程:高校毕业生收集并筛选就业信息,并将其与自己的需求相结合,以找到最佳决策过程。因此,就业行为决策是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个过程。其次,就业行为决策有明确的目的性。在现实生活中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是有明确目标的,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参加应聘。例如找到工作并找要到适合自己的比较满意的工作。最后,就业行为决策具有适应性特征。能否成功地做出就业行为决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就业环境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而且这些因素仍在动态变化,因此,毕业生有必要在就业行为的决策中积极改变或调整其就业行为的决策,从而达到与环境变化一致。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

就业行为决策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影响毕业生就业决策的因素有好多,本文将用现象学的方法从以下两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各种因素对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机理,从而做出更好的就业决策。

(一)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

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无疑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但是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众多且难以穷尽。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个人的性别、年龄、学历以及家庭背景。

1)性别:性别歧视是就业行为中的重要问题。就业性别主要是指由性别引起的排斥,这歧视归结于中国的传统思想:女性要照顾家,照顾小孩。因而精力和时间都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和就业待遇不平等现象的发生。而性别歧视主要是指对女性的歧视,女性在应聘中受到用人单位和公司的歧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1]。就业性别歧视增加了女性的就业难度。

2)年龄:在就业行为的决策中,年龄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关于合法就业年龄,我国法定的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最高就业年龄为70周岁。第二,关于年龄歧视。在人才招聘中招“35周岁”现象越来越普遍:年龄超过了35周岁的就业者选择再换更好的工作单位的机遇比较少,另外用人单位引进新员工规定硕士研究生的年龄不超过30周岁,博士的年龄是40周岁以内。年龄歧视导致受歧视者的就业选择机会越来越少,从而大大提高了就业行为决策成本。

3)学历:现象学方法下的学历包括很多因素。本文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学历因素称为“直观学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行为决策中的深受直观学历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虽然求职者学历相同,但是由于受其他因素条件的限制也会导致求职者获得不同的工作机会和不同的福利待遇。尽管这些“直观因素(户籍、地域等因素)”并未在招聘中明显地体现出来,但它们一直存在并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决策。

4)家庭背景:代际影响因素来自家庭背景。家庭背景是指前代对下一代的影响。代际影响是现实社会中的客观现象,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因素。父母的收入和工作状况对他们的孩子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已逐渐演变成对毕业生家庭关系资源的竞争。因此,家庭背景严重影响就业行为的决定。

(二)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就业行为决策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本文主要从制度和体制两方面进行分析:

1)制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是为了约束和规范人们经济行为与日常生活而制定的供大家其同巧守的规则、法律法规。汪丁丁认为,在特定的社会制度内,有理性的人都能够参照制度所规定的行为模式评价个体的效率以及个体理性中的群体正义,结合就业行为决策[2]。本文主要分析经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职业,激发了他们主动做出就业行为决策的热情,也提高了就业行为决策的质量。最能影响就业行为决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失业保险。失业保险不仅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影响了就业积极性。因此,制度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劳动力的资源配置遵循市场规律运行,劳动力供求的实现通过市场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制度,决定了就业行为决策成为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3]。

三、就业行为决策的对策与建议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中,有许多影响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存在这互相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本研究把这些因素的整体叫做因素群。营造良好的因素群体环境,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效率和效果,从而提高人才和工作岗位匹配的效率。本文将从因素群入手制定和分析就业行为政策方案,并从政府、社会、学校这三方面提出具体的决策与建议。

1)政府层面:政府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 盡管政府不直接参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决策,但他可以创造一个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群环境。政府应成为就业市场的服务者、协调者与引导者,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鼓励他们尝试新的就业方式。其次政府应为高校毕业生健全完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政策、扩大就业。

2)社会与企业层面:当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时,他们将遇到各种困难,例如:关于就业的信息不完整,对就业的渴望缺乏面试技巧,缺乏合适的临时住房等。许多困难使他们需要多样化就业服务,单方面的服务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其就业压力。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组织,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多种服务。这种就业服务只能由社会企业提供。同时,社会企业的经济目标也将推动他们努力探索大学毕业生的各种需求,并探索各种服务提供方法。因此,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企业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多元化就业服务的最佳对象。

3)高校层面:高校是培养大学人才的主要场所,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相应岗位要求,适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专业教学体系,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不断加强实训环节的实施,以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4)个人层面: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决策最终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的,因此,大学毕业生的个人努力对于顺利就业至关重要。大学生要能做出正确的就业行为决策,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A.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成功实现最终取决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首先,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以增强他们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其次,大学生应积极寻找社会工作机会,培养实践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B.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改变就业观念主要是改变对因素群的理解,积极提高对因素群的适应能力,并制定适当的行为决策策略。

C.做好人生职业规划。为了能够在就业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大学毕业生应该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首先,大学毕业生应提高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其次,高校毕业生应明确职业规划目标,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做出努力。

四、结论

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决策特征。通过对决策现象的解释,探讨了影响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因素。结合我国就业市场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的成功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在新的维度和方法的基础上,尝试提高大学生就业决策效果,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彦,陈晓强劳动与就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08

[2]段敏,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与决策机制研究 [D]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文,2016:06-01

[3]王晓庄,白学军:判断与决策中的锚定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9(1)

[4] 方胜强. 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33(6): 162-165.

[5] 余启军. 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4(23): 120-122.

[6] 袁义. 2014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 以湖南工业大学计通学院毕业生为例[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教师版, 2014(26): 26.

作者簡介: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51518);江西省高校人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Y162020。

猜你喜欢

毕业生决策高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最“叛逆”的毕业生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