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方式及实践意义论述

2019-01-30尚君利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心理健康德育

尚君利

摘 要: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受到各初中学校的重点关注。初中生的人格塑造与品行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对他们的品德和心理素质进行适时的教育会影响他们的未来人生。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合二为一、相互融合,能够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为初中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初中阶段;整合方式

初中时期是学生三观的建立时期,正确的三观能够健全初中生的人格,培养其优秀的思想品德,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从懵懂的小学生进入到思维方式开始转变的初中阶段,初中生开始接触一个全新的世界。为了摆脱刚步入初中时仍带有小学气息,初中学校需在此阶段予以正确的引导方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由此产生,并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对于品德教育的作用有许多相似性,其中也存在一些异同点,正因为这些不同之处的存在使得两种教育内容相互融合后其教育价值被无限放大,二者的合并式教育对初中生的心理干预作用不容小觑,能够使初中生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如果教育方法得当,也会全面消除积压在学生心底的“心事”,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信念与理想,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有助于日后的高中生活、大学生活以及社会生活。

一、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在初中阶段,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存在许多相通点,这才是二者得以相互融合的原因。但两种教育方式因内容不同,教育形式也一定存在一些差别,二者的专业范围不尽相同,不可避免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会在教育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差异。鉴于此,初中学校及教师应充分了解上述两种教育方式所存在的关联性,剖析教育差异,并把两种特性进行有机整合,对于初中生的品德与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初中阶段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的关系

从教育目的性来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相似特征,二者都是为了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进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两种教育旨在对初中生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品德修养等进行强化与促进,提高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发展水平,使学生人格健全、三观端正。从专业性上来看,心理健康这一内容包含在德育培养范畴之内,是德育培养教育的延伸,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实际上,初中学校的心理健康学科教师大部分是由德育教师转变而来,这无疑使得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师素质也同时兼具了德育学科教学素质,对于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利于初中品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基于新课改大纲教育背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相互整合必定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从初中阶段开始,德育领域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已成为初中品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不难发现,初中学校在进行德育培养的同時,对于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愈加重视。

(二)两种教育方式所存在的差异性

从理论基础来看,两种教育方式存在很大区别,德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方向,以德育学、教育学原理作为理论基础,教育方式多以灌输、说服、示范、熏陶的方法为重点;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教育心理学尤其是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重点在于强调个性发展,把兴趣点、需求方向、自我价值实现、潜力发挥等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向,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以疏导、激励、咨询、心理状态测评、个别访谈、团体辅导、心理危机干预为主。

在实际教育中,两种教育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双方是平等关系,教师的权威性被弱化,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只有认真地倾听与辅助,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学科掌握能力;而对于德育而言,传统的教学地位仍有保留,教师处在主导位置,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挥。

二、促进两种教育方式整合的办法

(一)初中学校要正视两种教育方式整合之后所带来的负面因素

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付诸实施之前,应充分了解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因子,把握可预见性的问题程度,把准备工作扩大化。举例来讲,两种教育方式所涉及的主体因素不同,传统的德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而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到干预及辅助作用。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中“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一课为例,教师应重点考虑到学生当下的心理状态,有的学生学习情绪非常饱满,而有的学生其心理状态受青春期发育影响较大,教师应洞察明晰,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因素而把课程的讲解过程细致化。比如老师可以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从培养自己的小孩的角度出发,不要忽略他们的一举一动,多多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之外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不仅教学,还像父母一样给予他们亲切的关怀,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一个变化,从逆向而变得柔软,思维动向也就不再耿直,老师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理的这一微弱变化,适时给予鼓励性的语言鼓励,让学生勇往直前地向善成长。

(二)让家长参与到教育过程中

教师与家长的及时联络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为教学工作带来辅助。我们在这里主要探讨一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让家长参与常态化。所涉及的联络范围主要包括微信或QQ,在当前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之际,微信与QQ的利用程度巨大,老师可以定期给家长发送一些关于学生课堂情况的视频,而视频的录制要细致,停留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尽可能长一些,让家长从视频上直接观看到自己孩子的表情、动作等状态。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一旦学习过程中孩子的情况产生一些变化而不为老师所知时,家长便可以起到一定的告知作用,家长与教师的联动更有利于上述两种教育过程的整合与扩展。

初中阶段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整合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二者的合二为一既能弱化德育过程中模式化严重的问题,又能中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超强的专业性,使其易于理解。把这两种教育方式整合到一起,需要思想品德教师具备扩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应具有充分的洞察能力与引导手段,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沟通协调能力,能与学生家长建立长效的沟通联络方式,从而促进初中生的素质转化与思维方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建勇.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2018(9):15.

[2]刘丹兰.试论初中学生德育工作新思路[J].创新教育,2019(1):168.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