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比较法”在人物形象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2019-01-30◆王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文本教师

◆王 兴

(青岛第四十三中学)

“人物形象”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主要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内在品质和性格特征,而“人物形象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把握人物深层次的精神特质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分析人物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人物精神世界的复杂和细腻,还能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打通文字和生活之间的隔阂,感悟经典形象的独特魅力,掌握形象塑造的具体方法。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具体的文本解读方法的指导,拘泥于传统的教参解读和教学模式,无法将自己解读文本的思维路径和教学实践相融合,由此导致了人物形象教学“读”与“教”的脱节。其恶果必然殃及学生,长期以来的“教不得法”使得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停留于字面的具体表现,却无法透过表象挖掘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灵魂,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则呈现概念化、肤浅化、碎片化的倾向,缺乏对人物形象整体的认识和感悟。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出发,借鉴有效的文本解读理论,钻研文本分析的方法,并将其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自觉地进行人物形象的赏析。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笔者在诸多文本解读理论中发现孙绍振教授的“还原比较法”乃是目前极为有效的一种文本解读的方法,其中的“还原”和“比较”都是立足形象间的“差异”来打开分析的路径,只不过“还原”着眼于文本之内的人物与现实的原生形象之间的区别,“为了把原生形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打破形象天衣无缝的统一,进入形象深层的、内在的矛盾中”而“比较”旨在通过文本之间人物的对比来呈现人物各自的独特之处,实现文本之间的“对话”和“融通”。此外,笔者还借鉴了孙教授的“意脉”说,即“隐性情感的动态起伏”,作者笔下的人物如同作者内心世界的“代理人”,其情感的起伏和变化亦是作者展现其内在品质的重要手段,所以文本内部人物情感前后的“差异”也是人物形象教学应当关注的焦点,即使教学中没有额外可以进行“比较”的资料,文本的内部依然可以有“比较”的资源。

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孙教授的“还原比较法”来指导人物形象教学?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关注意脉,整体感悟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各种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既能用简短的篇幅叙写人物多姿的一生,又能详尽地去表现那些相互勾联,牵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事迹。可是在整部作品中,如果我们对每个情节都加以分析,那么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只能变成零敲碎打式的无效演进,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所以人物形象教学首先要寻找到适合于学生学习和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造成人物情感变化的“情节点”,比较人物在情节前后内心世界的变化,以此来设计整堂课的导语和主问题,这样才能避免教学的零碎化和片面化,提高教学的整体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此外,以往的人物形象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本来对文句的研读无可厚非,可是过分的纠缠,反倒使得课堂走入了“死胡同”,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也因此以偏概全,缺乏对人物整体性的理解,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品出人物心理和情感的整体变化,将隐形的意脉呈现出来,在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性格,所以教师进行人物形象比较的时候,不能仅仅是描写的比较,而要透过外在的描写和记叙将人物进行系统的比较和研读,抓住其中人物心理的内核,提炼人物性格的精华处。

二、立足差异,探究内在

不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的差异,对于同一形象的认识也会产生差距,而教师既要关注到全班的教学进度,同时也要考虑个别学生的帮扶,以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将现有的问题与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进行同化和调节,引导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解开难题的金钥匙。而在人物形象教学中,有的学生在对文本的细节之处进行研读时很难从文字当中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为此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发挥想象将作品中的人物和现实生活进行比较,然后再来看作者描绘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人的矛盾之处,从而去体会人物心理和性格与我们自己的共通点和差异,如此这般,自然降低了学生分析人物的难度,而且拉近了人物形象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读不懂经典,进入不了文本隐性的深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习惯于孤立地读经典,不能在历史语境中,对众多的经典文本加以比较。”不同的作品中的人物有可能存在某些共性,教师可以大胆的将它们进行组合学习,使学生在比较当中体会不同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异同,由于文本之间形式和风格存在差异,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要求学生做到面面俱到,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能够自选角度,言之有物,合作探究,在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分享中,各取所长,完善自我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三、情境再现,弦外之音

许多作品都不会直接的去呈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但是常会通过人物外在行为的冲突以及周边环境的渲染来呈现人物内在的变化,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去揣摩这些外显的表现,期望从中能够把握人物思想情感的精髓,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初中生受现阶段理解能力和个人阅历的限制,我们不能确定每个学生都能将文本人物和生活中的人物相联结,但是我们可以依靠学生的朗诵和表演等课堂活动再现人物的言行,将文字转化为可见可闻的外显行为,正如同演员的排练,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不仅要熟悉字词章句,更要在这个过程中赋予作品更多的可感知的行为表现,如为人物添一个小动作、加一个微表情,引导学生逐渐将人物请出课本。新批评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施特劳斯曾经提出“要在字里行间阅读。”“字里行间”指的便不仅仅是文字表面的含义,更是潜藏在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人物无法在表面上说与人知的潜台词。这些秘密的内心独白有时会通过隐晦含蓄的话语表现出来,有时则会和人物表面的言语相背离,教师正可以利用这点矛盾,在情境再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身上的“伪装”,直指人物本真的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文本教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最美教师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教师如何说课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