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2019-01-30淡丽丽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节奏感乐曲节奏

◆淡丽丽

(河南省汝州市教研室)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1.选择合适的音乐节奏教学内容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教学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节奏感,会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在音乐作品中,节奏是尤为重要的,是音乐的重要元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增强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对于初中生来说,节奏感的训练主要是在课堂上培养的,因此,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选择符合初中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水平的教材。以此为基础,选择一些适合初中生的音乐作品。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选择一些节奏感较强,有针对性的音乐作品。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也可以让学生的音乐节奏训练更为专业化。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音乐教材为依托,选择难度适当的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老师进行教学。

2.加强对学生节拍训练

要想更好地把握音乐节奏,就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节拍感,节奏和节拍两者相辅相成。倘若学生具有良好的节拍感,能够根据乐曲打出正确的拍子,学生的节奏感也会有所提升。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节奏。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放一些节拍感较强的乐曲。与此同时,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跟着音乐节奏打拍子。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通过身体的律动培养学生的节拍感,也能让学生对节奏感的把握更为平稳,从而能增强学生节拍感的稳定性。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老师要以学生为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在带领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要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我在平时训练教学过程中,经常将学生分为相应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一起进行音乐训练,这样就能更好地解决学生音乐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督促,保持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学习的高效性,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增强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4.结合循序渐进原则开展节奏训练

实质上,初中生在音乐节奏学习方面,相对来说具有非常大的难度,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必须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理解过程,才可以熟练掌握。初中生对自己使用过的乐器一般较为熟悉,然而对其他乐器则了解不够,甚至都没有听过。所以,初中生应首先了解每种乐器功能,并分辨出乐器的不同呈现效果,进而在音乐学习中,准确寻找音乐节奏。实际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节奏感相对较强的歌曲,要求学生辨别歌曲每个部分是运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但是这种辨别形式具有较大的难度。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哪些乐器适合演奏二分音符,而哪些乐器适合用来演奏八分音符,运用这种引导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音乐节奏。若直接让学生进行自己领会,则这种借助耳朵聆听出来的效果非常容易造成辨别错误,必须要在教师引导基础上开展节奏训练学习,增强初中音乐教学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1.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节奏训练

在初中阶段,音乐课是学生的必学科目之一,但是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只是单纯地教学生一些基本的演唱技巧,忽视了学生对节奏感的培养。这样一来,会导致学生节奏感较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也不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不仅如此,很多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没有围绕学生展开音乐节奏的教学,这样一来也会影响到训练效果。

2.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多中学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音乐训练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完成教学活动,没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这既不利于和谐课堂的营造,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中学音乐教学效果。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很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点,只是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乐曲视唱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把握存在许多问题。

三、结束语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乐曲节奏的把握是尤为重要,每一首乐曲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倘若学生对节奏把握不好。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演唱,还会影响到学生对乐曲感情的把握。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老师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采用合适的节奏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对节奏的把握,从而增进学生对每一首乐曲的理解。

猜你喜欢

节奏感乐曲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父与子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YOUNG·节奏
悲伤的乐曲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