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常见误区及应对策略

2019-01-30江苏省宿豫中学丁先宝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复习内容练习题选题

江苏省宿豫中学 丁先宝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对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开展的专题性复习.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与结构,不断总结破解数学问题的规律性和技巧方法,以及全面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实际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思维误区,导致二轮复习的效果不佳,达不到预期目的,同时又浪费宝贵的时间.本文结合二轮复习中的一些常见误区加以阐述,剖析其严重后果,并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复习的主要任务不清晰,没有突出复习目标

二轮复习中最常见的误区就是搞不清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盲目地将二轮复习看作是一轮复习的简单重复和数学知识的浓缩,没有一定的条理性、系统性与渐进性,不善于合理舍弃一些一轮复习中涉及的零碎的基础知识,没有有效突出高考复习的重点与复习目标,导致没有真正达到二轮复习的目的.

重基础的复习教学原则是正确的,但高考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必须在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基本能力的前提下有一定的提高与升华,提高区分度与选拔性.因而,二轮复习可以借助以下两种具体形式来开展:一种是以数学知识模块为体系,对高中数学各章节主要内容或重点内容进行有效复习,走知识模块的路线;一种是以高中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为体系,对高中数学中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结合典型考题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复习,走思想方法模块的路线.通过以上相关模块的路线操作,可以更突出复习目标,进而使得学生在解题能力、解题技巧等方面有所提升,同时还可以对一轮复习进行必要的查漏补缺,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弥补一些不足之处.

二轮复习的体系化、脉络化、路线化、渐进化与全面化,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有效串联起一轮复习中相对独立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基本能力,形成知识的体系化,能力的系统化,提升思维能力,并最终有效运用于解题,真正抓住高考重点,突出复习目标.

二、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不把握,没有针对复习内容

二轮复习中,教师往往根据学校或地区备课组的统一的学案或者教辅资料进行系统的教学与复习,而往往忽视自己所教授的班级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只专注教师的“教”,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达不到有效的复习效果.其实,针对所教授班级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如班级学生是文科生或理科生,班级整体成绩是偏上、偏中还是偏下,班内学生的男女比例情况,以及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相关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侧重点教学的倾斜,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如果教师不管学生的基本情况,按照学案或者教辅资料从头推进复习进度,体系是比较完整合理,但不适合学生,一方面,复习内容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另一方面,会直接导致学生参与情况无法掌握,学生被动接受多,自己优化生成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没有得以充分调节,复习效率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充分了解所教授班级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果教授两个班级,要区分对待不同的学生),做到“心有学情,胸有成竹”,从而使得复习内容、复习要求与学生的基本情况之间尽可能达到和谐统一,形成有效“共振”,达到二轮复习内容既吻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带动学生进行“共舞”,在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全程的同时,又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而有效加强复习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尝试通过数据来进行追踪,建立学生的基本情况表格,根据每次练习与测验中,班级每个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形成大体的数据链,利用“大数据”有效指导教师的备课.刚开始时,教师的工作量会有很大的增加,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与汇总,但随着复习的深入,数据的汇集,又可以有效减少教师的备课与复习时间,信手拈来,形成有效复习.

三、内容的循环训练不注重,没有构建网络体系

二轮复习中,教师会根据不同复习课时、不同复习阶段的复习进度与内容,配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给学生,用以适时的训练与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的一个误区就是缺少复习进度与复习内容的循环、滚动训练,平时只针对现课时、现阶段等的复习进度与内容,容易导致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遗忘之前所复习的相关内容.这也是基本符合记忆中的遗忘规律.如果教师没有及时通过一定的手段帮助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回忆重复,必然会导致学生边复习边遗忘,从而导致整个二轮复习的效果欠佳.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注意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循环训练,有效构建起数学的知识网络体系,不断加固“地基”,又不断拔高“楼层”,做到整体化、体系化,这才是二轮复习的目的,才能产生巨大的复习效益.

因此,针对复习内容的循环训练,可以尝试通过定时的滚动训练来达到目的.每周抽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根据复习的进度,不断编排“滚动卷”进行定时训练.“滚动卷”编排的原则就是根据复习的进度与内容,把之前复习过的内容,按一定的比例出现在试卷中,慢慢通过“滚动”,不断靠近高考模拟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进,结合知识点的复习情况加以合理安排.“滚动卷”的编排可以直接借助一些教辅公司编写的,也可以组织同一备课组的教师或同一地区的高三教师来合力完成,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共同提高,达到复习的最大效益.

四、选题的质量要求不重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二轮复习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重视学生解题的量,课时练、课后练、单元练、章节练、专题练、滚动练、模拟练……练习众多,题量较大.当然,做题多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成绩有效,但总体的复习效果不尽理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对练习题的选题质量要求不够重视,从而导致题量大但成效不大.“题海战术”只是对初级层面的成绩提高有一定的效果,要想真正地全面提高高考成绩,练习题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典型的练习题,可以有效针对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可以有效巩固知识与提升能力;高质量的练习题,可以达到以一敌百,以点带面,在提升能力的同时,拓展思维,培养素养.

针对这个情况,要达到练习题的选题质量的高标准,就必须要求教师多加研究,对做什么样的题、做多少题、题目做成什么样符合要求等问题加以认真思考.同时,教师对所用的学案或者与教辅资料配套的练习题要有一个大体、全面的掌握,进行一些必要的取舍,合理的编排等操作,以更高的质量来抢占制高点.教师经常也可以在课堂中根据教学要求,直接编制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后练习,针对性强,质量高,效果好.

五、二轮的复习定位不平衡,盲目调整选题难度

二轮复习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误区就是复习定位不平衡,要么过高,要么过低,从而导致复习过程中的选题难度偏高或偏低.如果定位过高,此时选题过难,容易让学生抓不住高考复习重点,导致学生心态不稳,容易患得患失,此时也容易出现不重视基础题目的处理,容易使学生眼高手低,导致失分现象严重;而如果定位过低,此时选题较易,容易让学生停留在初级阶段,导致学生自满情绪,容易骄傲自大,此时也容易出现不重视提高题目的处理,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成绩很难提升.

因而,合理的二轮复习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学生在高一、高二及一轮复习中的情况反馈,教师要制订合理、切实可行的复习定位,在符合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有一定比例的定位提高,要让学生“跳起来才能够得着”.这样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不断引导学生“跳”起来,真正动起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二轮复习中,形成惯性,达到复习的最佳氛围,有效提升复习效果.同时,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还要根据反馈情况,适当调整复习定位,纠正偏差,这才是真正“因势利导”,辩证处理问题.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紧张有序,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的专题性、针对性、能力性、系统性的复习,侧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总结规律、提升能力.二轮复习的时间短暂,避免走弯路,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提升解题效益,真正形成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F

猜你喜欢

复习内容练习题选题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高考视野下数学复习策略探究
“立足前测、以学定教”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策略初探
初中数学复习内容要注重“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