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资源在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中的运用

2019-01-30王纪平姜良席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华图书馆语文

王纪平 姜良席

现今,信息化革命已席卷全球,既缩短了全球时空距离,也加强了国际频繁交流,地球已经形成了一个“地球村落”。面对如此时代背景,应继续加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但是,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受到了巨大冲击,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也遭遇了重大挑战。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立根之本,生生不息的源泉,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必须在小学教育中引入中华经典诵读,引领学生重视中华经典诵读,弘扬国学传统文化精髓。因而,借助校园图书馆资源带动我校语文中华经典诵读。

一、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起了教育改革。中华经典诵读是“提升民族素质、学生文明素养”的必经之路,很多国家把经典阅读纳入本国课程标准中。在现代多元化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也开启了基础课程改革,中华经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蕴含的智慧、启示具有无法替代的时代意义。在新编语文教材中,中华经典诵读篇目已增加至30%。在小学校园引进中华经典诵读,可陶冶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操,提高其文化修养,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责任。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现状

1.缺乏完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在传统语文诵读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单调。语文教学和诵读教材之间关系密切,教师应从多角度选取诵读教材,避免教材文本过于单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语文诵读教学得以逐步改进,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能力。单一的教学内容易导致诵读教学不够自由开放,限制学生的开放式思维。例如,部分学校仍将经典诵读内容限定于《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忽视了《论语》《孟子》《朱子家训》《孝经》等内容的补充。

多数教师仅要求小学生诵读,并不注重学生是否理解其内涵,导致中华经典诵读仍停留在“不求甚解”层面上,很难维持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兴趣;此外,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开放性较低,在传统诵读教学中,教师仍沿用教案教学模式,致使经典诵读教学仍在“封闭环境”下进行,限制了学生的悟性、理解力,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兴趣激发。

2.经典诵读的教学环境单薄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的教学环境为学校和家庭,但是,学校课堂的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均会影响学校教学环境;此外,部分家长不够重视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学习,导致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下降。

例如,多数教师仅在课堂引导学生诵读中华经典教材,并未充分运用学校图书馆的纸质图书资源和电子图书资源来规避课堂时间限制;部分教师仅将学生安排在教室开展经典诵读,未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图书馆环境来拓宽学校教学空间。另外,部分家长平时忙于工作,也未能充分运用经典诵读教材或者电子设备引导学生诵读。

三、图书馆资源在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中的运用策略

现代教育与中华经典文化的辩证关系是一个时代话题,中华经典文化教育活动应与时俱进。将现代教育方式和中华经典内容相结合,通过开展“读书会”“诵读心得”“经典诵读故事会”等活动,定期引导学生展示经典诵读成果,提升小学生的荣誉感和合作意识,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成果展示,学生们在中华经典诵读的引领下,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都在发生改变,今后将继续把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渗入学生动手实践中,并把中华经典文化内容融化到学生的血脉中。

1.营造学生诵读经典的氛围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中心,既能历练学生心灵,又能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集体环境。班级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促使学生积极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应充分运用班级的每面墙壁。

例如,在笔者所在学校班主任配合下,以班级为单位,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阅读查找《论语》语录、《弟子规》和《悯农》等素材,并在墙面制作如下板报:中华经典绘画、经典语录和经典中华故事等,把各种中华经典文化引入班级,使学生目视处均是“经典”,让教室每面墙都成为宣扬“中华经典文化”的载体,真正做到“读书可怡情、长才”。

2.借助经典诵读 洗涤学生心灵

袁行霈教师曾说道:“国学经典可增强民族凝聚力,丰富国民精神世界。”这体现了国学无用处之大用,也可看出,中华经典对人心灵的震撼作用。随着中华经典逐渐走入校园,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将中华经典内化于心。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中华经典教育的现实效果,把中华经典的精髓充实到教材中,这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等。

例如,在学生诵读《三字经》《百家姓》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推荐图书馆现有的《中国成语故事》《朱子治家格言》等书目,指导学生积极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并定期组织诵读报告会,通过沟通激发其诵读中华经典的热情,促进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3.开展“好书推荐 读书活动”

学校层面积极推广“好书推荐”活动,主要涉及“图书室推荐、班主任推荐和学生自荐”三种形式,以丰富课外阅读内容;学生提供的“书友会”平台可激发学生诵读热情,促使师生共同感受国学经典文化魅力,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各不相同,可以推荐图书馆藏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书籍,诵读后,学生间交流诵读感想。通过广泛开展国学活动,可有效拓宽学生视野,督促学生主动接受相关知识。

4.借助电子资源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信息技术影响下,各类电子资源也不断崛起,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电子读物这种新鲜事物,所以,教师应重视电子图书资源所拥有的显著优势,将电子阅读运用到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中。课中,学生可运用计算机诵读学校图书馆存储的中华经典书目;课后,学生在家可用手机、平板或者计算机登录学校所分配的电子图书馆账号进行诵读。

例如,在诵读元曲《天净沙·秋思》中,学生借助电子图书馆,查询“秋郊夕阳下,天涯游子骑着一匹瘦马的凄凉场景”,通过绘制“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图,感受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凄苦愁楚之情。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搜索、查阅、绘画,展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实现“学以致用”这一教学目标。

四、结语

中华经典文化沁人心脾,学生口诵心惟、耳濡目染,可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践行于日常,通过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将继续综合运用校园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资源和电子图书馆资源,加强家校合作,着力引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文化,突破传统课堂经典诵读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于无声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营造浓厚的校园中华经典诵读氛围,打造“书香校园”。

猜你喜欢

中华图书馆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图书馆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去图书馆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