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9-01-30张宇

智慧健康 2019年1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产科孕产妇

张宇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0 引言

产前检查已在我国得到广泛普及,对于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但是很多孕产妇及其家属对于孕期、分娩以及产后等各方面的有关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加强对产妇的孕期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对照研究,对在产科门诊护理中实施孕期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效果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研究对象为在本院产科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产妇共计100例,全部入选研究对象均为初产妇、单胎。采取随机方式分为如下两组:(1)观察组50例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26.4±2.1)岁;入组时孕周为6-11周,平均(8.3±1.1)周;体重49-78kg,平均(62.7±6.2)kg。(2)对照组50例产妇,年龄20-36岁,平均(25.9±2.5)岁;入组时孕周为7-10周,平均(8.6±1.3)周;体重50-77kg,平均(63.1±5.9)kg。两组各项一般资料差异均不显著,符合进行对照研究的标准。

1.2 方法

两组产妇在产科门诊均接受常规性护理,内容有产前检查、常规产科教育、健康饮食指导和生活指导等[1]。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产妇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内容如下:通过进行现场讲解、发放相关知识宣传手册、播放健康宣传片等,向产妇进行产前保健知识以及分娩知识等的宣传教育,如分娩过程、产程中疼痛原因以及持续时间、疼痛规律、缓解疼痛方法等;结合产前检查结果,指导产妇饮食应当营养均衡,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同时避免营养过剩,以防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等情况的发生概率[2,3];请成功分娩的产妇讲述经历与感受,使产妇对分娩的紧张感、恐惧感得以缓解,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分娩,增强顺利分娩的信心;对孕期常见疾病以及危害、预防方法、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进行详细讲解,使产妇和家属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配合检查以及治疗[4-6];多向产妇及家属讲解自然分娩的优点,纠正他们对分娩方式的错误认识,对于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产妇,鼓励其尽量自然分娩,并教会其调节紧张、恐惧情绪、缓解疼痛的方法;加强对分娩后产妇的健康教育,指导产后母婴早接触,鼓励产妇对婴儿实施母乳喂养,另外应当做好饮食指导、产后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心理调节方法指导等,并教会产妇及家属护理新生儿的方法[7]。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分娩结局、母乳喂养率,并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将P<0.05作为检验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自然分娩率比较

观察组有40例产妇为自然分娩,占比为80.0%,对照组有27例产妇为自然分娩,占比为54.0%,P<0.05,两组差异显著。

2.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中没有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有1例(2.0%)低出生体重儿,有2例(4.0%)巨大儿,对照组中发生产后大出血2例(4.0%),低出生体重儿5例(10.0%),巨大儿9例(18.0%),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

2.3 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

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为96.0%(48/50),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为82.0%(41/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孩子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我国正在实施二胎政策,同时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产前检查得到了普及[8]。产前检查不但能够更好地了解孕妇以及胎儿的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孕期保健指导以及相应的治疗,另外通过做好孕期健康教育,还可以使孕产妇以及家属对孕期以及分娩的错误认识得到纠正,使孕产妇能够养成更为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正确应对妊娠期并发症,同时缓解孕产妇对于分娩的紧张感、恐惧感等,从而提升围生期保健质量[9,1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产科门诊产妇实施孕期健康教育之后,使得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提升,同时发生产后出血、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显著下降,并且母乳喂养率也较高。由此可见,在产科门诊护理中加强孕期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产科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湖北省孕产妇产前检查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