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医疗档案的创新管理

2019-01-30王彦

智慧健康 2019年1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

王彦

(沈阳市法库县卫生健康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办公室,辽宁 沈阳 110400)

0 引言

医疗档案记录着医疗卫生机构各种信息,包含各阶段医疗卫生机构政策体制的变化、领导决策、各医疗设备的引进等等,这些都是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记录、归档的重要信息,其档案管理质量关系着医疗卫生机构能否持续健康发展[1-2]。随着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医疗档案信息数量不断增多,管理难度逐渐加大,因此,创新医疗档案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1 “互联网+”视域下医疗档案管理特点

医疗档案信息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存储量大,互联网的出现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扩宽了档案来源,提高医疗治疗效率;优化档案资源,更新参考依据;整合各类档案信息,创新服务手段,能够快速地查找档案信息,提高了档案的利用价值[3-4]。

1.1 扩宽了档案来源,提高医学治疗效率

在“互联网”时代下,医疗档案管理结构的设置、操作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收集患者体检、诊断等相关信息,扩宽了档案信息的来源。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手段,系统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诊断结果、治疗效果等各方面信息,积累经验和教训,将成功的临床治疗结果运用于同类型医疗诊断中,以此提高诊断质量和效率。

1.2 优化档案资源,更新参考依据

在“互联网+”时代下,医疗档案信息涉及医疗诊断资料各个阶段的信息,对患者的体检报告、医疗设备等各项信息资源全面整合。此外,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调取医院各项活动中相应的数据信息,并自动归档和储存这些信息,优化档案资源,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1.3 整合各类档案信息,创新服务手段

在“互联网+”时代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各机构的构建,各资源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交互式”档案信息服务。收集基因数据、病例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后,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以医疗数据参数为参考依据,以此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4 能够快速地查找档案信息

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过去零散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整合,以文件的形式储存在电脑中,涉及到医务、护理等各内容,而储存形式也非常多,可以是图片、视频资料、报表等各种形式。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各部门、科室能够共享资源信息,可以在网络平台,对所需的相关档案信息进行查找,如:医生看诊时对科室的查找,了解患者的病历或者是就诊治疗信息,便于更好地进行临床诊疗,简化了传统患者就诊复杂、繁琐的程序,提高了诊断质量和效率。基于“互联网+”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为医护人员/患者查找各类档案信息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

2 “互联网+”视域下医疗档案管理面临的困难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像一把双刃剑,给各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又带来了各种难题。同样,“互联网+”视域下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相关人员必须要引起重视[5-7]。

2.1 档案管理思想滞后

虽然,我国信息化水平发展十分迅猛,各项新技术广泛运用于各领域,但是有些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管理并未及时更新,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实行,就需要有与之对应的管理思想观念。传统的档案管理都是以纸质档案的方式进行,现如今被信息技术所取代。从档案信息的收集、存储等各个环节都在改变,因而,档案管理思想、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从现在的情况看,部分管理人员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滞后,缺乏创新。

2.2 网络设备有待进一步提高

要有效使用各种电子化产品,必然离不开各类网络设备资源,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现如今,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认为只要医疗服务水平好,能够治病就行,对自身管理服务模式十分满意,进而没有积极引进各类网络设备,无法满足医疗档案管理要求,从而增加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工作质量、效率不高[8-9]。

2.3 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从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情况看,学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高学历管理专业人才缺乏,且知识理论结构不合理。虽然,有些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而“互联网+”时代下,医疗档案管理对管理人员将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有的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3 “互联网+”给医疗档案的创新管理策略

档案管理质量关系着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医疗事业,推动医院的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方法。

3.1 更新档案管理思想观念

医疗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医疗卫生机构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员—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到日常管理日程中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一旦检查中发现问题,必须要及时进行调整。与此同时,还要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适时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知识,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明确自身责任和义务,以此提高档案管理水平[10]。

3.2 提高医疗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者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要收集、整理各类信息资源,还要对档案信息进行及时更新。要全面落实档案管理工作,就要提高医疗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首先,要及时更新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使他们对新形势下计算机操作方式、技术、理论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中,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持续发展提供完整、准确地信息。其次,医疗卫生机构还要定期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档案管理水平。最后,医疗卫生机构还要构建专业素质水平高、能力突出的复合型管理队伍,这些人既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经验,还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实践操作能力,这样,能够优化档案信息的收集、存储、统计等各项工作,提高档案管理质量[11]。

3.3 将“互联网+”新成果融于档案管理工作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数字化档案管理,使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构建全方位的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完成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利用信息技术,给每个患者设置对应的“身份证”,将他们的就诊信息、诊断信息等进行记录,分析、整合后运用到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中,即只需要进入档案管理平台,就能够立刻了解患者诊断等各方面情况。

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医疗档案管理中,可以从结构设置、操作角度等实施档案管理。从结构设置的角度看,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档案,是以患者就医诊断档案为基础,对医疗卫生机构各科室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如患者体检、病历、药品管理等各板块;从操作角度看,每个患者都有健康卡,医生有“绩效卡”,对医患各项信息有效整合,记录与医疗档案系统。此外,在“互联网+”时代,重在对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这也是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核心要素,医疗卫生机构要落实档案管理工作,就应该创新并应用各种新技术,以此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3.4 走资源为本,高效利用,依法管理档案之路

在“互联网+”时代下,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坚持“走资源为本、高效利用,依法管理档案之路”。医疗档案管理记录着医院发展历史,医疗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向广大患者、医护人员提供准确地档案参考信息,只有落实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发挥医疗档案的价值[12]。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应紧紧围绕医疗服务及社会发展的有关要求,加强对医疗档案人员的引导,积极探索数字化管理之路,强化医疗档案管理者的法律意识,适时组织他们开展档案有关法规知识的培训,为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构建良好的法治氛围,使医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划法、法制化。同时,医疗档案中各类档案信息,也为“互联网+”时代下医疗档案管理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借助互联网档案管理平台,能够为患者提供远程信息服务,患者自己可以在相应的平台查询各项医疗档案服务信息。“互联网+”医疗档案平台的构建,为广大患者、医生查询各类档案信息带来了方便,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4 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下,医疗卫生机构应该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将互联网技术有效运用到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中,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优势,走资源为本,高效利用,依法管理档案之路,不断地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使医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化,从而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内蒙古:建立首个省级“医疗卫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