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留学生教学存在问题与策略※

2019-01-29李晓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中医学留学生传统

赵 艺 李晓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辽宁 沈阳 110001)

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中医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近年来随着国际上“中医热”持续升温以及政府“一带一路”政策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地道中医,我们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任务也越来越艰巨,留学生对中医很感兴趣,但对其文化的理解障碍日益凸显,留学生及教师教学面临诸多问题。积极开展中医文化教学,培养留学生的中医思维,在留学生中医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到我们国家来的医学留学生重点都来自印度、尼泊尔,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及非洲国家,极少数来自欧美。面对目前教学及临床带教的问题,我们如何在短期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使中医中药发扬光大,本文从留学生及教师自身问题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浅析。

1 目前存在问题

1.1 留学生问题

1.1.1 学习缺乏主动性 散漫的课堂学习,东南亚留学生大多纪律涣散,上课经常迟到,课后学习缺乏主动性,将学习重心放在考点上。

1.1.2 低准入的语言标准 低准入的语言标准与高要求的专业学习,非洲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差,东南亚的汉语水平尚可。

1.1.3 中医文化欠缺 思维活跃,但具备的中医文化较为欠缺。通常情况下,这些留学生具有明显的思维活跃特征,动手能力比一般学生要强一些,具备相当的创造力,不过因为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之所以无法很深入地了解并掌握中医知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未对中医文化底蕴有深刻的认识。

1.2 教师的问题

1.2.1 英文水平不够熟练 教师英文水平不够熟练,不能将中医理论很好的表达出去。

1.2.2 临床医生工作多 临床医生工作多,有时不能将学生课上及课后提出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解答沟通。

1.3 传统带教模式弊端 传统的“一带多”教学模式,因为带教老师的临床业务都比较多,进行查房时,以及查完后,不能一一解答所有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因为留学生并不擅长中文,严重阻碍了与老师、患者的顺利交流,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听不懂在说什么,没有地方咨询,长期便不再愿意询问的一种恶性循环状态[1]。长期下去,老师会认为学生们没有上进心,没有纪律性,态度不积极等,这不但让留学生越来越失去兴趣,同时也造成老师无法更积极地引导与带领,如此一来,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严重阻碍带教工作的有序推进。

2 解决对策

2.1 留学生

2.1.1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课堂上,以设定考勤表的方式来界定学生上课是否积极,如果学生未严格按照出勤表时间出勤,且上课听课不认真,不能及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一定较差。而且要求学生中医课程必须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上课做好笔记,温故而知新。

2.1.2 语言达标 我们应用留学生成绩和语言水平两个方面去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入学的条件,语言水平方面有严格要求,即汉语水平一定要超过HSK 新版四级。

2.1.3 接触传统文化 促进理解中医学知识,现阶段,西方医学仍是世界医学的主力,留学生平素接触的也是西方教育及西方医学,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是阻碍师生交流的主要障碍,文化渗透,多接触传统文化是消除障碍,引起共鸣的主要方法。

2.2 教师

2.2.1 注重英语与汉语双向水平的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作为带教老师,不但要具备相当的中文专业知识,因部分留学生汉语较差,同时还要熟练精通外语及相关医学知识,这直接决定着中医学对外教育能否走向长远。大部分留学生出国留学只是进行简单的汉语学习,在与国内教师沟通过程中,受到语言不通的阻碍。因此,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学好临床医学,就要注重英语与汉语双向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教授临床医学知识。再解决完现有问题之后,我们更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模式上。

2.2.2 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医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相通的,它的理论系统的建立是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维为基础的,在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前提下,针对第一次学习中医学的学生来说,如果想更加通透地掌握中医学文化,首先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一直对阴阳学说重视程度较高,把阴阳作为界定万物性质的标准,在《黄帝内经》里,把阴阳学说纳入到中医学范畴,奠定了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从古代朴素哲学的观点了解到,它提出天地万物是由五行构成的,中医学也以此为基准,来区别脏腑之间的联系,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证与西医学有出入,这时候要提醒留学生上中医学课程,要有“中医思维”,不要与西医解剖一一对应。

中医学理论是完全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如果传统文化理解透彻,那么才会更加清楚为什么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证,如果想更加明白中药取名的渊源,掌握我国文化基础符号是关键所在,所有中医学知识都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要求留学生有基本的汉字基础,因此,作为教师,要把学习传统文字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更深地理解与学习针灸知识。

2.2.3 丰富临床实践教学活动 注重技能训练 临床实践是对留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更是对课堂知识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2],关注临床实践能力教学,让留学生增加动手能力,才是临床带教产生效果的检验标准。同时还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教授中医学的好处和好的病种,如我们科室是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风湿病科,有很多中医特色治疗,包括中药穴位帖敷及穴位透药等,这就要求留学生对针灸及中国节气有基本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让他们有主动去学习中医的欲望,从而更加主动地想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带教时,在语言方面会遇到一定问题,作为老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到了学生学习的时期,多使用床边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此以实践经验促进对医学理论的理解。和病人家属作有效沟通,为学生和病人接触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可以对疾病有更清晰的感知,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训练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平时带学生到中医教研室,认识常见的中草药,因为大多数非洲留学生都没有见过或是用过中药,认识《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中国古代医典,让他们深入了解了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并现场体验了针灸、推拿、火罐、刮痧、中药材鉴别、中医经络检测等中医药项目,对中医中药有种亲切感。同时,通过安排留学生跟随名门诊中医医生见习中医治疗面瘫,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病,效果明显,这样就更能拓展学生思路,丰富带教形式,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2.3 新的带教模式“1+1+1”留学生临床实习带教模式及PBL 教学模式的运用。临床带教老师为留学生教学的关键因素,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临床教学质量的好坏[3]。我们借鉴现有的“1+1+l”带教模式及PBL 教学模式。所谓“1+1+l”带教方式,也就是每个临床教师对应的是一个留学生,再加上5 年制本科医学实习生,整个教学团队的核心人物就是带教老师,我们大学规定我们带教必须严格执行带教任务,在人才的选拔上,我院有一套严谨的选拔制度,选聘的教师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精通英语,在英语上,达到公共英语一定级别。从主观方面,要求选聘教师要具有相当的责任感与教学激情,可以独立带学生进行病史采集等所有过程。东南亚医学留学生和我们国家医学本科从整体上要实现的教学目的是相同的。每个科室的轮转频率很相似。同时两国的学生在年龄上都差不多,这都保证了沟通顺畅。作为留学及本校学习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有着天然的优势。留学生和校内本科生一对一帮扶,不但克服了一些留学生进行实习时的沟通问题,还为老师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加强了专业知识间的交流与互通。而且在配对学生的选择上,大部都是专业知识好,沟通能力强,性格较为活泼的学生,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带教工作的有效开展。

PBL 教学尤其适用于留学生带教,PBL 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探索性、主动性,对于留学生而言,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 教学法为以问题为导向,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以思考问题的方式,去深入学习知识,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就会更好地掌握知识。利用这种模式不但解决了问题,还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牢靠地掌握医学知识[4]。

总而言之,基于优良传统文化的中医学以其独特的魅力,让西医院校的留学生向往,作为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地掌握留学生留学的目的,激发学习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研究知识空间去,并敢于探索新教学模式,把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科研有机融合,让学生学有所得,为中医学事业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中医学留学生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