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旴江医家养生思想及方法探析※

2019-01-29涂国卿邹来勇周一未邓棋卫李铭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寡欲医家脾胃

涂国卿 邹来勇 周一未 黄 玲 马 岱 邓棋卫 李铭东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针灸科,江西 抚州 344000)

旴江流域(现今江西抚州抚河)中医药名家众多,医著宏富,医学繁盛,形成了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医学流派,称为“旴江医学流派”。古往今来,在养生方面旴江医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从生命的诞生开始,历经生长、发育、繁衍、衰老的整个过程进行维护,预防疾病,养性延年,为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课题组对旴江医家世代相传所积累的有效养生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对当代旴江流域名老中医及中医世家传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搜集其个人养生经验,进行挖掘、整理,传承旴江医家的养生思想及特色方法,现报告如下。

1 养生思想

1.1 养心安神为本 旴江医家们的养生思想中首重“养心神”,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1]指出:“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都契也。”提倡“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否则“皆损性伤神”。明·李梃《医学入门》[2]中设“保养”篇,认为诸多养生法都可归于养心,而养心之要“莫善于寡欲”,应当“爱惜自已精神”“倘精神昏耗,察识必不能精,方药必不能尝”,可归于调养心神“要之血由气生,气由神全,神乎心乎”。

明·万全《养生四要》将“寡欲”作为养生的第一要务,提出养生之法有“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四要,寡欲谓坚忍其性,慎动谓保定其气,法时谓和于阴阳,却疾谓慎于医药,对古代长寿医学理论有独到见解。明·龚廷贤《寿世保元》[3]中摄养篇“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明·朱权《活人心法》[4]全书皆以养心调神为论,更是以精神调摄为基础开设处方“保和汤”,专治医所不疗一切之疾,内容包括“思无邪,行好事,莫欺心,行方便,守本分,莫嫉妒,除狡诈,务诚实,顺天道,知命限,清心,寡欲,忍耐,柔顺,谦和,知足,廉谨,存仁,节俭,处中,戒杀,戒怒,戒暴,戒贪,慎笃,知机,保爱,活退,守静,阴鹭。”等几个方面进行心神调摄。由此可见养心调神为旴江医家养生之根本。

1.2 护元调气为础 养生的重要一点,就是要除去致病原因。龚廷贤认为:“人之一身,有元神,有元气。神官于内,气充乎体,少有不保而百病生矣”“正欲保其元神,常为一身之主,保其元气,常为一身之辅,而后神固气完,百邪不能奸,百病无由作矣”“夫人之正气不足,日虚,复纵嗜,日损。致病之因有六焉,即气,血,精,神,胃气,七情忧郁……夫气乃肺之主,血乃肝脏之主,精乃肾之主,神乃心之主,饮食乃脾胃之主,七情则七神主之。凡事太烦则伤神,喋谈朗诵,饥而言多则伤气,纵欲想思则伤精,久视郁怒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肉,此五劳七伤之属也。”

李梃《医学入门》认为养生要舞蹈以养血脉。龚居中《福寿丹书》记载多种练功、调气等养生方法。龚廷贤《寿世保元》认为呼吸静功脉有妙处,并记有“太上玉轴六字气诀”。龚氏养生座右铭:“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欲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龚氏“延年良箴”:“四时顺摄,晨昏护持。三光知敬,雷雨知畏。孝友无间,礼义自闲。谦和辞让,损己利人。物来顺应,事过心宁。人我两忘,勿竞炎热。口勿妄言,意勿妄想。勿为无益,当慎有损。行住量力,勿为劳形。坐卧顺时,勿令身怠。悲哀喜乐,勿令过情。爱憎得失,揆之以义。寒温适体,勿侈华艳。动止有常,言谈有节。呼吸清和,安神闺房。静习莲宗,礼敬身顺。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儿孙孝养,僮仆顺承。身心安逸,四大闲散。积有喜功,常存阴德。救苦度厄,济困扶危。”

1.3 脾胃肝肾为重 强调节制饮食、顾护脾胃是旴江各医家养生保健的共识。《医学入门》说:“保全脾胃可长生。”龚信《古今医鉴》说:“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龚廷贤《寿世保元》提出老年养生秘诀:“凡年老之人当以养元气健脾胃为主。”龚氏将养护脾胃和饮食调养作为预防衰老的重要方法,创制了许多保健方剂,如阳春白雪糕、八仙长寿丸、神仙粥等。旴江医家非常重视小儿脾胃的调护,如万全《幼科发挥》说:“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龚廷贤在《小儿推拿秘旨诸疮论》指出:“舐犊之爱,患食肥甘,瓜果生冷”会导致疮积之疾病。

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衰老论”中提出生命与肾的重要关系:“两肾之间,白膜之内,一点动气,大如筋头,鼓舞变化,开阖周身。”肾脏衰退导致全身开始衰老。总结的“延年良箴”,要求存精、惜精,做到心宽、安行、寡欲、避寒暑、节饮食、慎起居等六方面。陈自明倡导晚婚,提出:“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龚廷贤认为过早婚嫁则男子伤精气,女子损血脉;但男不婚,女不嫁,导致“欲心炽而不遂”,久之则成劳病。

2 特色养生

2.1 导引养生 导引可以调和气血,通百脉,预防疾病。李梃认为“认真只是舞蹈以养血脉意,其法虽粗,有益闭关守病之士”,不必羡慕彭祖、乔松,亦可养性延年。并在《医学入门》中记载了数种导引方法如起脾法:“先静坐存中气,后挺身以两手相叉,极力扒左、扒右各七次。扒左则头向右,扒右则头向左,如此者三五次。静坐良久,善和脾胃,进饮食。”龚居中《红炉点雪》[5]提出静坐“惟秋及冬至以后,行之尤妙”,运睛除眼害法,“盘膝静坐,微息直身。双目运睛十二下,运完闭目,然后睁大眼睛,驱逐邪气。每夜行三十五下,则目翳渐消,光明倍常”。龚居中《福寿丹书》“安养篇保形”中记述的发汗愈病气功导引法共列举了5 种:低头拈拳法、舒筋安骨法、转头顾尾法、闭气猿爬法、闭气鸟飞法。

2.2 药膳养生 中医药膳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临床和营养食疗知识,按照烹饪制作技术制成的具有色、香、味、形、效的食品[6]。旴江医家擅于制作药膳,调理身体,养性延年。其中尤以龚廷贤为著。其《寿世保元》《万病回春》中记载了诸多药膳如:其中以阳春白雪糕最为有名“白茯苓(去皮)、怀山药、芡实仁、莲肉(去心皮,各四两,共为末)、陈仓米(半升)、糯米(半升)、白砂糖(一斤半)上先将药米二味,用麻布袋盛放甑内蒸极熟,取出放簸箕内,却入白砂糖同搅极匀,揉作一块,用小木印印作饼子,晒干收贮”,一日三餐均可食用。枸杞膏单用枸杞一味中药经过煮制熬膏“甘枸杞子一斤,放砂锅内,入水熬十余沸,用细绢罗滤过,将渣挤出汁净,如前再入水熬,滤取汁,三次,去渣不用,将汁再滤人砂锅,再慢火再热成青。入磁器内,不可泄气,不论男妇,早晚用酒调服,能生精补元气,益荣卫,生血,悦颜色,大补诸虚百损,延年益寿。”此膏还可以制成敷贴治疗多种疾病“老人贴之,夜无小便,大人精不泄,补益虚损,延年益寿,至珍至宝”。

药膳养生辅以乌发。《万病回春》[7]方:乌须酒方——黄米三斗,淮神曲十块,麦冬去心八两,天门冬去心二两,人参去芦一两,生地黄四两,熟地黄二两,枸杞子二两,何首乌四两,牛膝去芦一两,当归二两。以上药物制成粉末,加曲糜放在缸内密封。酒熟后过滤出药酒。每日早上饮3 小杯。勿同时服用白酒、萝卜、葱、蒜等。组方中黄酒具有升发之性,输送何首乌、熟地黄、枸杞的药性;当归补血行血,避免气血瘀滞的情况;牛膝引药下行。

2.3 灸法养生 旴江医家擅用灸法治疗疾病,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涉及中医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各科疾病,诸多疾病后附有灸法治疗。龚贤廷《寿世保元》中最后一章单论灸法,李梃《医学入门》指出:“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针刺虽有补泻之法,予恐但有泻无补焉”,可见旴江医家对于灸法尤为推崇。

李氏主张灸法补泻,火艾灭至肉为补,火艾灭不至肉为泻,其在调养法中指出:“及灸,选其要穴,不可太多,恐气血难当。”平素火盛之人,虽只灸气海,但也必须灸足三里泻火,灸后火热未发,不宜温热之药,若已发,不宜用寒凉之药,常须调护脾胃。灸后须“撙节饮食,戒生冷、油腻、鱼虾、笄蕨,量食牛肉、小鸡。长肉时方可量用鳅鳝、水鸡、猪肚、老鸭之类,谨避四气七情六欲,持以岁月必复”。龚氏《寿世保元》上记载了“益府秘传太乙真人熏脐法”能补诸虚百病,益寿延年,灸时慎风寒,戒油腻生冷酒色。

3 养生建议

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形成了璀璨的中医药文化,同样也孕育出了各种宝贵有效的养生方法。传统养生方法,较早见于《黄帝内经》之中,随着后人的继承与发扬,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上留下大量的思想及方法,特别是根据地域、气候环境、饮食条件的不同,每个不同的区域都诞生了不同的养生理论与方法。旴江医学为独特的地方医学流派,其养生方面的资源非常丰富。根据其养生思想及特色,建议:

3.1 调神养心安神 减少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保养心神,专心致志,志向专一,排除杂念,驱逐烦恼。《世医得效方》记载:多思则神殆,多念则神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莲子粥——白莲子、冰糖、粳米。莲子先浸泡发胀煮烂熟备用,粳米煮成薄粥,粥熟后掺入莲子,熟后加冰糖再稍炖既可食用。

3.2 运动导引健身 运动是健身的基础。龚居中《福寿丹书》介绍时行感冒的导引法:采取站式,两腿伸直放松,百会上领,下领回收,两脚先后放置。两手握拳,四指包住大拇指,大拇指抵住中指指根部。右脚在前时,两手围绕肚脐逆时针旋转,深吸气,同时意守丹田之气。尔后呼气,同时提住会阴而用意念将气导引至右肺;同法用意念将气导引至左肺。手在外面走,意念在体内跟着走,一呼一吸左右肺部导引各24 次。

3.3 饮食规律有度 饮食清淡;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饮食,如动物脑髓、蛋黄、鸡肝、黄油等;限制糖类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低盐饮食,宜用植物油。勿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戒烟限酒,适量饮茶。《世医得效方》记载: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饱则伤肺,饥则伤气,咸则伤筋,酸则伤骨。故后学淡食,但当熟嚼,使米脂入腹,勿令酒脂入肠。如资溪白茶,满叶披毫,如银似雪而得名。具有滋味鲜爽,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回味甘甜等特点。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总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各地兴建了大量的中医养生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保健养生的需求,但很多养生馆缺少系统的养生理论及指导方法,养生所产生社会效果及经济收益不够理想。因此对于挖掘和整理地方特色养生理论和方法迫在眉睫,而将这些特色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有效传承、发展及应用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寡欲医家脾胃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期待美好
期待美好
简单悟语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