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2019-01-29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航空港实验区郑州

杨 楠

(中原工学院 系统与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7)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已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6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国际货运量位居全国第四,全货机航线数量位居内陆地区第一,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100多个城市。随着郑州南站枢纽工程和郑州机场三期工程的开工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覆盖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机公铁”全球物流枢纽的建设正在带动郑州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建设对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增长意义重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成为中国航空大都市建设的引领者,但在发展模式上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一、航空港区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

根据约翰·卡萨达的第五波理论,航空港区的发展应充分考虑空间元素和功能元素[1]。空间元素主要有产业中心和互补产业集群,功能元素主要有机场、交通设施和城市规划[2]。因此,构建航空港区发展模式时应主要考虑临空产业的成长潜力、交通通达性、产业定位以及资源配置能力等因素。

(一)临空产业成长潜力

在构建航空港区发展模式时,需要对航空港区相关产业的成长潜力进行分析,涉及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技术的升级以及产业组织模式[3],并要考虑当地高校资源以及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的匹配度,还要分析供应链及客户群的状况,以及与产业链条相配套的金融、法律、审计等商业服务机构的支撑作用。

(二)交通通达性

提高航空港区的交通通达性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实现产业要素的快速集聚,为港区入驻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选择航空港区发展模式时,要考察空陆交通是否具备优势,航线、铁路、公路是否能够实现无缝衔接,机场国际航线的密度、通航点的数量能否全面对接区域性交通体系,以及通行于机场与其他主要交通节点所需的时间与成本[4]。对于航空港区内具有快速加工和敏捷分配需求的强时效型企业,如需要快速的产品分发和及时交付的IT企业,上述因素将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

(三)产业定位

目前中国各大航空港区港际间都存在激烈竞争,航空港区的产业定位不清将导致资源浪费,易陷入重复投入的困境。在缺乏产业定位的情况下,临空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难以提高。因此,需要避免与其他航空港区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应明晰港区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区域功能和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5],打造富有特色的航空枢纽指向性产业。

(四)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是指整合全球战略资源以求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能力[6],是航空港区发展的核心能力。航空港区的资源配置能力越强,越能吸纳优质的资本、人才、信息以及创新资源[7],从而能够深度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网络,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强化航空港区国际航空枢纽和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功能。

二、国外航空港区的发展经验借鉴

(一) 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入驻企业淘汰机制

阿联酋迪拜航空港是世界第三大国际航空港,是中东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2015年至2019年,其国际客运吞吐量均在全球航空港中排名第一。阿联酋是新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迪拜航空港对当地经济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其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就业人数占国内就业人数的21%。然而阿联酋政府对航空港区的发展不提供任何财政资金支持。迪拜航空港之所以能在短短数年之内迅速崛起,首先是港区对临空产业完备的支持服务。迪拜航空港拥有高效的管理系统以及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且其交通运输便利,拥有强大的海陆空联运能力。其次,航空港区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入驻企业50年内免除公司所得税和进出口关税,区内贸易、制造企业均无任何税收。第三,港区还建立入驻企业淘汰机制,不能达到年货运量要求的企业将被淘汰,但尽管如此港区内企业仍超过了6 400家,仅全球500强企业就超过150家。

(二)产业结构的持续动态优化

爱尔兰香农航空港是欧洲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投资地,通过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香农从一个偏僻小镇成功转型为繁荣的航空都市。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香农航空港通过设立世界顶级技术园区实现了快速发展,其技术园区以利默里克大学等五所高校为核心积极打造知识密集型产业,将科研与实业相结合,将知识网络体系与高校创新资源紧密对接,推动包括香农知识网络体系、创新工场等多个园区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香农航空港开始大力发展国际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成功吸引了大批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入驻,实现了从高科技产业向服务外包产业的转型升级。21世纪以来,香农航空港的产业再次转型,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港航交通、旅游管理等产业集群,在航空、电子和工程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临空经济区。

(三) 市场驱动下的港产城联动发展

达拉斯—沃斯堡航空港是美国第二大航空枢纽,距离北美主要城市不到4小时航程。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其发展应主要归功于以市场驱动促进港产城有效联动。该航空港发展了多元化的高端产业集群,形成了纵向产业链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园区,不仅有航空制造、航空物流、酒店零售等传统产业,其他如医疗和休闲旅游产业以及总部办公、技术培训等部门也在此高度集聚,并有众多研发中心入驻,被誉为“德州硅谷”。达拉斯—沃斯堡航空港的产业布局可分为四个圈层,从内到外分别为航空物流、航空制造、金融服务以及商务和休闲旅游产业。值得注意的是,该航空港每年收入当中有70%来自非航空业务,仅酒店和休闲旅游业每年就能创造超过37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产值。达拉斯—沃斯堡航空港凭借自身的资源配置能力,以市场驱动的方法促进产业发展,而非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至今没有接受政府任何的补贴和投资。该航空港自负盈亏,把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交给专业的开发商进行运营,因为这样可以降低成本。达拉斯—沃斯堡航空港在发展过程中高效地整合全球资源,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达拉斯—沃思堡航空港在成为区域发展增长极的同时,各类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带动了大量人口进入航空港区,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其航空大都市的建设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模式的构建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航空港区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现状,可采用“一核三圈五区”的发展模式,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交通枢纽,完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临空经济产业体系。“一核”是以空港为发展极核,“三圈”是围绕空港发展极核布局航空物流圈、科技创新圈和服务保障圈,“五区”是指高端制造产业区、文化创意产业区、航空物流区、会展交易区和国际商务区。

(一)以空港发展为核心

所有的产业和功能都应围绕空港发展这一核心进行布局,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可依靠新郑机场和郑州南站的引领作用,打造空铁一体化枢纽,构建“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轻轨+公路”的多式联运模式,吸纳、配置和激活港区发展所需资源,实现产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的最优组合,带动整个航空港区的发展。

(二)布局航空物流圈、科技创新圈和服务保障圈

航空物流圈的发展需以航空快递物流、特色农产品物流为重点,提升航空物流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水平,打造信息资源交互化共享的航空物流链。完善冷链、快件分拣等设施建设, 结合冷链货物、鲜活水产品的运输特点,优化调整现有货运区布局,推行集中式货运区,优化货运流程。

科技创新圈的建设应以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重点,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院所和创投机构,并吸引知名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旨在为港区内企业提供全链条的创新服务,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创新资源和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提升航空产业的研发水平。

服务保障圈的功能主要是为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生产生活服务保障系统,既涉及飞机维修保养等航空产业的配套服务,还包括居住、购物、休闲娱乐以及高品质的教育和医疗机构等设施的建设。

(三)打造五大功能区

高端制造产业区应重点发展精密机械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终端制造等产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挤出效应”,应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带动效应,引领社会资本与优质项目对接,有效提高资本运作效益。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龙头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带动与之配套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形成以产兴港的发展格局。

文化创意产业区应重点发展影视文化创意、数字创意以及工艺时尚创意等新兴产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以炎黄文化和禅宗文化为核心,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创意与数字媒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彰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活力和文化魅力。

航空物流区主要为航空货物提供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重点发展特色产品物流。航空物流区需以建设智能物流信息系统为出发点,为打造智慧物流空港奠定基础。应以医药温控仓储、生鲜冷链、跨境电商仓储为主业态,建立跨境生鲜电商检验检疫平台,将航空物流区打造成为链接全球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生鲜果蔬等商品的国际物流配送基地。

会展交易区以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依托空铁枢纽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展会,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会展场馆体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应培育发展一批符合航空大都市定位的自主品牌展会,打造区域高端会展品牌。在会展交易区还可以吸引酒店、高端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人才交流机构入驻,打造集展馆、会议、酒店、教育培训等丰富业态于一体的会展综合体。

国际商务区旨在打造具有区域消费引领力、全球消费资源配置力的国际空港消费中心,形成集聚情景式购物中心和体验式商业街区的空港商圈,提供吃、住、游、购、娱一体化服务,彰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商业层次和都市品位。空港国际商务区在规划设计上,可以划分为国际社区和商务拓展区,国际社区以品质生活、旅游休闲为主,商务拓展区则以临空商务为主。国际商务区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消费引领力,打造临空商务聚集地。

四、政策建议

(一)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入大量资源,打造了八大产业集群,但仅有智能终端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其他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并不明显。首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应积极完善相关产业的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高标准制定项目遴选评价办法,淘汰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其次,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产业转移机遇,明晰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打造特色产业,并在核心产业园区周边建设配套集聚区,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

(二)构建战略联盟

作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主力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可联合中部六大省会机场,建立“中部地区航空市场战略联盟”,以实现旅客和航线等航空资源的共享,并打通“一带一路”和“空中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借助联盟平台,不仅可以增加联盟机场间互飞航线,实现联盟成员间的干支线航班无缝对接,还可打造中部各大航空枢纽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避免过度竞争。

(三)创新人才评价体系

引进和使用人才需要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在评价机制方面,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应引入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模式,构建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等新兴行业的人才评价体系,开设新兴产业高端科技人才评价“直通车”。进一步打破唯学历、唯论文、唯资历的人才评价模式,由领军企业或行业协会牵头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对顶尖人才评价以外部第三方国际同行评估为主,建立适应产业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航空港实验区郑州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梦启郑州
郑州航空港区庙后唐墓地部分墓葬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郑州航空物资流发展困境剖析及对策建议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以法治保障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