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课堂的智慧生成研究

2019-01-28刘雪霏

学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习环境智慧课堂

摘 要: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学习趋势,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而产生的新式课堂,它代表了未来课堂教学发展和变革的新方向。智慧课堂是一种具有个性化、情景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式课堂学习环境。基于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在课前预设课堂情境,从情境中激发智慧;课中加强师生互动,从探究中生成智慧;课后注意反思总结,从反省中形成智慧。

关键词:智慧课堂;智慧生成;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9-018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168

在古代的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今天,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教授各种科目[1]。我们沉迷于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智慧的生成。知识是智慧生成的基础,智慧应是知识习得的最终目的。特别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知识的获得是如此轻而易举,而智慧却显得弥足珍贵。但并不是我们要忽视知识的学习,忽略知识体系的构建。智慧课堂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催生的产物,又是在知识泛滥下应運而生的教学形式,它也为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新思路。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关于智慧课堂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它的理念已经日趋成熟。本文采用唐烨伟等人关于智慧课堂的定义,他是基于智慧教育提出来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2]。

(一)智慧课堂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我国教育目的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更准确地说,是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是这形形色色的不同中,才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美好的体验。智慧课堂下的学习环境,是学生面对多元化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式的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二) 智慧课堂是一种情景化的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知识为主,学生需要学会对知识的再现、运用和加工,需要学生去感知和领会,让学生可以拥有高阶的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情景化的学习环境能够唤起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互动,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去分析和理解。

(三)智慧课堂是一种智能化的学习环境

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互联网技术的融入与支持下催生的产物。智慧课堂利用科学技术为教育领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和解锁了新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新技术,如智能移动终端,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进行学习分析。

二、促进智慧生成的策略

荀子曾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可见,人善于利用手段和工具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理念融入到各个领域,它也给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如海量信息的涌现、新生事物的增多、知识鱼目混珠、零散的知识碎片以及大量孤立的知识,这些都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的专注度和深度下降,会忽略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它更像一个知识汇总的目录表,彼此毫无关联。相对传统课堂而言,“互联网+教育”需要一种智慧课堂,需要一种促进智慧生成的策略。

(一) 课前预设课堂情境,从情境中激发智慧

教师应在课前预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中的过程中来,不是简单地复制知识。如果这样,程序教学法的程序性更加明显,行为主义的色彩更加浓厚,教学就变成了陈述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堆积。教师应超越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潜能。教师预设课堂情境时要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一致,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材料,学生不可能漫无边际地去思维,观念不会凭空产生,智慧也不会在真空中产生。“知识仅仅是已经获得并储存起来的学问;而智慧则是运用学问去指导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4]。知识的获得是显而易见的,智慧需要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才能形成。

(二) 课中加强师生互动,从探究中生成智慧

传统课堂以书本为主,而“互联网+”的时代,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涌现,学生应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给予学生充分探究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探究中生成智慧。知识是由直接经验的情境引起的,课中师生之间进行互动,教师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并去估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性的程度,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彼此的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内化和理解,通过交流获得情感的共鸣,从而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即智慧。

(三) 课后注意反思总结,从反省中形成智慧

教师在课后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和自身行为进行反思评价,总结概括其学习内容,寻找知识的相似性以及共同的形式要素,最后形成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推断现时尚不存在的事物,推论就是以他现已掌握的事实为基础,求得尚未存在的观念的过程。学生在课后回忆先前的知识,就是得到一些确定的和已知的事实。未理解的事物是模糊的整体,反思总结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加深理解,整个反省思维的过程,也是形成智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英)A.N.怀特海.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2]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4.

[3]安小兰.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美)约翰·杜威.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刘雪霏(1993— ),女,汉族,黑龙江七台河人,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学习环境智慧课堂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试论初中英语学习环境的创造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微课下初中数学智慧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