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字时代我国有声阅读的勃兴*

2019-01-28周安平范雨竹

中国出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阅读者全民数字

□文│周安平 范雨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声阅读媒介技术越来越成熟,出现了有声阅读APP、有声阅读书籍及有声阅读网站,听觉阅读越来越受到关注。2019年4月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6%,有较快增长。数字时代背景下,有声阅读正在回归人们的视野,成为我国国民阅读的主要路径。

有声阅读按照听觉阅读、听觉和视觉阅读,以及多感官阅读三种路径,其发展形态可以分为一维直线有声阅读、二维平面有声阅读和三维立体有声阅读模式。[1]本文从科学技术、听觉文化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来探讨数字时代我国有声阅读勃兴的缘由,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有声阅读进行深入思考,为国家倡导的全民阅读推进和网络时代数字有声阅读书的出版提供发展建议。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有声阅读的兴盛

声音具有转瞬即逝性。自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台声音录制机器——留声机以来,人类就一直不断地探索声音录制、存储、传播技术。从1877年起至今,声音录制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有声阅读再次兴盛的基础。

1.声音录制技术和存储技术的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声音录制和存储技术转化为“数字化”形式,阅读者通过网站页面或MP3等数字设备进行收听。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声音存储技术也具有了移动性。有声阅读APP、有声阅读公众号等移动有声阅读形式,借助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向人们提供阅读服务,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声音的录制和存储技术智能化发展也成为趋势。当前,声音录制技术已经实现通过提取单个的音素来合成一个全新的声音,为阅读者提供更加悦耳的听觉享受。未来,声音的录制和存储也将借助更多的智能技术准确匹配阅读者的阅读喜好,构建真实的阅读内容,向阅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等。

2.数字时代有声阅读媒介的多样化、个性化

数字时代有声阅读的传播媒介有了质的飞跃。从留声机和唱片,到今天的智能手机、移动阅读器和有声阅读APP,阅读者能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有声阅读媒介。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有声阅读媒介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

数字时代有声阅读的媒介载体具有多样化特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有声阅读的媒介载体从“电气时代”的留声机、收音机、随身听发展为数字时代的移动阅读器、车载音频设备、有声阅读网站,以及有声阅读APP等,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阅读者根据不同的阅读环境、不同的使用需求,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媒介进行收听阅读。

3.数字时代有声阅读内容的“数字化生存”

大容量的知识存储是数字时代有声阅读内容“数字化生存”的体现之一。当前有声阅读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地体现互联网特性,借由其存储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有声阅读其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早期的广播剧节目,还涵盖经典文学作品、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娱乐休闲等多种主题,满足各类人群的阅读需求。

新的内容生产方式是数字时代有声阅读内容“数字化生存”的体现之二。不仅出版商可以发行出版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内容生产)模式的有声阅读内容,使用者也能自行录制并发布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模式的有声阅读内容。在数字时代,大容量的存储介质和大批量的内容生产者,为有声阅读内容的“数字化生存”提供了保障。

二、听觉文化的回归激发有声阅读的活力

人类早期的文化是口语文化,在文字发明之前,信息的传播大都依靠口耳相传来实现,是人类最早的听觉文化的体现。随着文字的发明、印刷工业的快速发展,视觉阅读逐渐取代听觉阅读,成为人们最主要的阅读路径。然而,数字时代,信息爆炸、碎片化时间的增多使人们无法专注视觉阅读,但人们的听觉信息接收通道还有所保留,对听觉文化的重视正重新回归人们视野。

1.听觉文化回归的必然性

纵观人类阅读史,人类最早的阅读方式是听觉阅读,在人类能够用文字来记录、传递知识和思想之前,听觉就在文化传承中一直担任着重要作用。早期的听觉阅读依靠人体自身传播,近两百年来,电子技术兴起,声音录制、存储技术得到发展,听觉阅读实现了机械复制,声音的传播突破了“空间偏向”的限制,成为听觉文化回归的基础。

现代传播媒介技术的诞生对听觉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听觉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途径,其与声音的录制、存储、传播媒介密切相关。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很早就意识到了听觉文化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与口头和听觉文化的高度敏锐的感知力比较,大多数文明人的感知力是粗糙而麻木的。其原因是,眼睛不具备耳朵那种灵敏度”。[2]因此,听觉文化的回归与发展是一种必然。

2.听觉审美的再度重塑

听觉审美是中国自古就具有的独特审美意识,当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用视觉去捕捉时,可以凭借声音的力量向外传达,为听觉所领受。[3]麦克卢汉称“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高雅,更富有敏锐的感知力”,其理由就在于中国人是“偏重耳朵的人”。[4]

数字时代的有声阅读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听觉阅读重塑人的听觉审美情感。有声阅读将文字声音化,使阅读负载思想感情,借助声音的“表情性”,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形象的声音符号。通过声音的高低起伏、起承转合,有声阅读将文字内容情景再现在听者面前,激发听者的情感共鸣,让阅读者在更好地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听觉审美情感的熏陶。

在听的过程中,阅读者鉴别筛选好听的易听的乐音,去除不好听的噪音,通过声音符号的刺激培养听觉审美情感,久而久之听觉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3.听觉空间的“重新部落化”

有声阅读让阅读者经历了从眼睛到耳朵的过渡,形成新的阅读体验和部落化社会。

麦克卢汉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将人类社会的演变划分为“部落时代”“脱部落时代”和“重新部落时代”三个时代,主要传播媒介方式依次为面对面的口语直接交流、间接的书面文字交流和虚拟现场交流的电子传播。他将三个时代中听觉空间和视觉空间的转型论述为:听觉空间向视觉空间的转换和听觉空间的回归。

数字时代之前,广播是现代社会“重新部落化”的重要听觉途径,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应用,有声阅读成为了呈现“重新部落”听觉空间的阅读样态。作为电子时代声音媒介技术的产物,有声阅读通过数字信号传播到阅读者耳中,唤醒了“脱部落时代”沉睡的耳朵,重塑了人类交往的“重新部落时代”。

三、社会时代的变化推动了有声阅读的发展

数字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在我国,碎片化阅读时间的激增、全民阅读活动的大力推广和有声阅读出版产业的增长,让我们看到了有声阅读庞大受众群和强大的市场潜力,为我国有声阅读的勃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1.碎片化阅读的时间链接

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将人类生活带进了数字时代,催生了很多“移动设备人”,阅读逐步走向了碎片化。碎片化时代,人们出门就有广告、电子屏幕的吸引;行走有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伴随;学校、家里有电脑、电视等内容的诱惑,这些媒体不经意间将人们的阅读时间变得碎片化。不论是在家中烹饪、做家务时,还是在路途上,堵车等待;不管是在学习娱乐,还是在运动休闲,人们越来越乐于在这些碎片化时间中进行阅读,消费时间。

在这些情况下,有声阅读带来的艺术感染力和强伴随性传播特征更能随时随地满足阅读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人们只要拥有移动终端就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有声阅读。利用零碎时间和移动智能设备获取信息的碎片化阅读行为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

2.全民阅读氛围的兴起

近年来,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等阅读活动在我国如火如荼。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一是2006年,中宣部等多部门首次共同倡导全民阅读活动;二是2012年11月“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被正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三是从2014年起,“倡导全民阅读”已连续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四是2017年4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征求意见稿,全民阅读开始受到国家立法的保障。[5]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重拾阅读精神”“重建阅读传统”的呼声不绝于耳。

受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影响,有声阅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听书也被人们看作是知识获取的方式之一。据懒人听书2018年11月发布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阅读市场中纸质书增长率为14.5%,数字阅读增长率为26.7%,其中有声阅读增长率为39.7%,有声阅读正在成为国民主流的阅读方式。

3.有声出版物的快速增长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19中国有声书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已达46.3亿元,预计2019年和2020年将分别增至63.6亿元和82.1亿元;国家2018年发布的《数字阅读白皮书》中也提到,2017年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则达到40.6亿元,较上年增长71.6%,可见有声阅读市场发展迅猛,数字出版与数字阅读产业快速增长。这一方面体现在出版社积极整合资源,购买版权或与有声平台合作,制作有声读物,加大在有声书领域的占有量;另一方面,以用户自己生产发布的有声阅读也成为有声读物市场的黑马。现在很多内容创业者及团队通过UGC方式,将有声阅读内容录制上传在有声读物平台上。

四、结语

声音不仅是物理的、技术的,也是艺术的、情感的。它为出版者、传播者、阅读者带来巨大的变化,促进认知、审美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数字时代的有声阅读,在科学技术强劲发展支撑下、在听觉文化快速回归的呼唤中、在社会时代的转型变化下,将会持续迅猛发展。文化兴则国运兴,我们的出版业应责无旁贷的开发有声阅读大市场,出版传播者也应肩负有声读物的文化发展使命,实现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三种形式综合开发,这对新时代文化强国的建设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阅读者全民数字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阅读者
答数字
可持续全民医保
数字看G20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