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谈二则

2019-01-28美国二湘

名作欣赏 2019年22期
关键词:洛丽塔本源难民营

美国 二湘

从历史的缝隙里挖掘创伤的本源——关于《罂粟,加州罂粟》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听我的一个越南同事说起他偷渡和在难民营惨绝人寰的故事时,我不停地问,这是真的吗?他们一共偷渡了二十次,历尽艰险。他那时候只有十二岁,孤身一人上了偷渡到马来西亚的船只,在比东难民营受尽磨难,然后去了美国。他的父亲和孪生弟弟随后,最后是他的母亲。我那时候还没有开始写小说,但是那个故事却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后来我偶然走上了文学之路,那个故事便不断浮出水面,今年三月我看到一个新闻报道后,这个故事便愈加轮廓完整,清晰可辨。我查阅了许多关于那段历史的资料,自1975年到1995年,大约有两百万越南难民逃离南越,投奔怒海,只有约八十万生还,抵达美国、欧洲等地,活下来的许多人留下终身的心理疾病。

同事提供了很多细节,我都不需要做任何文学上的夸张,事实上,他述说的情形比我小说里写的更惨烈。

不过,小说如果只停留在对历史的记录,便只是一个非虚构产品、一个故事而已。更多的时候,人们想追问的是为什么,人们会溯源而上,寻找苦难的真谛和神灵的启迪,以期抵达创伤的本源。三月的那个新闻报道像是给这次抵达之谜找到了答案。我从这两个真实的故事中找到同一根时间轴线——虽然隔了山岳。我便把它们糅合在一起,成了一个有机的、逻辑关联的故事。我试图从历史的缝隙中挖掘创伤的本源,这中间的摸索和找寻是有些崎岖的,当我终于看到两个人物两个故事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舒了口气,像是终于抵达了这场文字游戏的终结。我想,不仅仅是完成,也不仅仅是过程——很多的时候,创作一个小说的思索和文字排列组合的过程让我感到快乐——来自文字本身的愉悦。而这一次,更多的是一个交代,对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的交代。

我曾问过周围不少朋友,尤其是国内的朋友,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我知道有一些英文作品写到这段历史,比如2016年获普利策文学奖的《The Sympathizer》就是一个越南移民写的有关越南船民的故事。我也查到一些香港的电影作品是和这段历史有关的,比如许鞍华导演的《投奔怒海》,但是似乎还没有一个内地文学作品是和这段历史挂钩的。历史是时光长河里的一团橡皮泥,被慢慢揉捏成各种不同的版本,只留下少许或冷或痛的痕迹。但是如果不写,就连这浅淡的印痕都无处可寻。我于是就写了,我希望小说依凭历史的骨架而更具力量,而写作也因为历史的书写而更有意旨。

一个来自时光深处的故事——关于《心的形状》

很多的时候,一个故事的内核会埋藏在心底很多年,在时光的潜流里沉睡,然后,倏尔某日,就被某一道光亮击中,从时间之水的深处,从人的心底喷涌而出。

这个故事也是如此。

好多年前的事了。我那时在一个海外华人网站潜水,看各位高手们或指点江山,或家长里短。有一天一个著名的ID说起在新闻上看到她的一个大学同学被抓的消息,太不可思议了,他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她不停地惋惜,多么有才华的一个同学。就是这样,这个有些凄苦的故事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底。

后来,当我走上文学之路,开始大量阅读西方经典小说的时候,《洛丽塔》这部小说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视野。“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多么诡丽的文字,多么让人着迷的一个主题,那个华人大叔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冒了出来。是的,我想写一个华人版的《洛丽塔》故事。然而如果只是单纯地仿写这个故事,必然会失去新意和创意。我于是准备调整小说的主题,只是把洛丽塔作为这个小说的一个药引,更多的是想探索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成长之路。我发现自己其实更想写的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一个多余的人,一个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人。这也是小说男主人公取名施一白的含义。施一白,失败。而这个人,或许也就是我们自己,虽然他有着貌似光鲜的一面,但是他懦弱、无力,在凡俗的生活里慢慢地失去了自我。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了那光,那穿透庸常生活的光亮,而他居然有了勇气去追逐那光亮。

得说说小说的题目《心的形状》,其实是电影《那个杀手不太冷》里的一个插曲,当我看到两个老男人坐在床沿,弹起吉他,唱起这首歌时,眼泪默然而下。我于是知道,这便就是这个小说的基调,苍凉、忧伤,满怀着对生活的善意和光明的向往。

猜你喜欢

洛丽塔本源难民营
洛丽塔裙
怠速开空调车内噪声的优化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论《洛丽塔》中的极权主义思想
何以为家
难民营
简析庄子思想中的“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