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成本监审看高教强省建设

2019-01-27

浙江经济 2019年21期
关键词:高教异地一流

浙江大学高峰独耸、一枝独秀,异地办学、中外合作办学蔚然成风,财政投入不平衡、工资政策和财力决定教职工薪酬水平,高职高专“校中厂、厂中校”产学研融合遍地开花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经济强省,但是高等教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今年省发展改革委开展了新一轮高校成本调查,调查显示浙江高校发展存在六个显著特征:

高峰独耸、一枝独秀。浙江大学在浙江是航母级的存在,是浙江省仅有的一所“985”“211”大学,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校博士生。2018年浙江大学收入合计125.98亿元,超越北京大学,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衢州市2018年地方财政收入相当。

异地办学、中外合作办学蔚然成风。全省21所独立学院接近一半在异地办学。异地办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办学条件,但容易造成校园文化割裂、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同时,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经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个、项目22个(其中2个已停办)。由于缺乏科学完备的监管评估机制,中外合作办学存在外方合作院校和外方教师良莠不齐的问题,“外方投入三分之一的师资、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和三分之一的教案”落实难度大。

财政投入不平衡。财政拨款集中于部属高校,省属高校财政拨款收入低于杭州市属高校——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市属高校财政拨款力度不及深圳的大学。

国有资产经营参差不齐。学校一般通过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后勤集团,负责运营经营性资产,资产经营公司人员管理尚未完全脱离学校,部分员工保留事业编制。由于政府监管缺位,学校经营性资产经营效益低下,大量经营性用房租金标准远低于市场价格。

工资政策和财力决定教职工薪酬水平。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保障力度不同、核准的绩效工资水平不一,从而导致杭州市公办教职工薪酬总体高于省属公办高校行政人员。

高职高专“校中厂、厂中校”产学研融合遍地开花。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多采取“2+1”办学模式,一年时间为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部分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存在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理论课程,片面强化简单技能的重复顶岗训练而忽视学生高级技能培养的倾向,存在为特定企业培养“学徒”而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等问题。培养目标定位的下移可能导致高职院校与中职、技校甚至培训机构雷同,从而严重削弱高职学生的竞争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省委提出要“以超常规的思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2018年,《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发布,简称“高教强省37条”,吹响了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冲锋号。结合本轮高校成本调查,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十四五”规划当中,在继续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的基础上,谋划推动“大教育”建设,尤其是加强高教建设。

第二,做好空间布局。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举全省之力将嘉兴打造为继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外的另一个增长极。积极推动长三角教育资源一体化,吸引优质教育资源来浙办学,尽最大努力为浙江学子去上海、江苏名校创造机会。

第三,回归本科教育。哈佛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哈瑞·刘易斯说,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大学”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大学”是忘记了根本的一流。建议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在建立一流本科建设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集中财力引优扶强,以超常规的思维给高校“松绑”(人事权和财权)。在建立一流本科建设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试点放开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并同步加强监管,尤其是加强对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的监管,确保具有浙江特色的世界一流本科建设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高教异地一流
《吉林教育》(高教党建与思政版)约稿
高教明星“猎鹰”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高教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