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房屋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的分析探究

2019-01-27龚文术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0期
关键词:房屋结构抗震墙体

龚文术

(山东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南宁530000)

1 引言

地震活动对于建筑安全的威胁是巨大的,所以在建筑设计时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建筑的抗震性。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地震在我国具有高发性特征,尤其在西南地区地震的发生频率较高,破坏性比较大,所以对建筑的抗震性要求也比较高。基于这种情况,要真正地实现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升,必须要在建筑设计时运用抗震技术[1]。因此,在设计房屋结构的过程中,基于抗震技术的设计分析工作十分必要,简言之,对房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技术应用展开讨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2 房屋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原因分析

从我国目前的房屋结构抗震设计情况来看,当前国内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两方面:①城市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考虑比较多,农村比较少。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城市建筑的设计通常是由专业的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专业性较强,考虑全面,但是农村的建筑设计多为自主设计,考虑的内容比较少,尤其是对抗震的考虑严重不足;其二是城市房屋建筑和农村房屋建筑的标准不同,监管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所以这种情况比较普遍。②地震多发区的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考虑比较多,其他地区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考虑相对较少。我国西南地区的地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对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新要求,所以西南地区的房屋抗震设计为最高级别。相比于西南地区,对东部一些地区的建筑抗震等级要求比较低。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地质环境不同,所以相应的抗震要求和目标便有了显著的差异[2]。

3 房屋结构设计的相关原则

从目前的房屋结构设计来看,要实现建筑的抗震效果提升,在设计中需要强调几方面的原则,以下是具体的介绍。

第一,房屋的高度要适中。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当建筑达到一定高度时,地震发生后会出现下部承重失衡的情况,这种情况会造成建筑的倒塌。因此,在房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出于抗震的考虑,需要科学计算房屋的高度,确保其高度适度。如果房屋的高度比较高,需要对地基承重以及下部的荷载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实现对上部结构的有效支撑[3]。

第二,房屋的结构设计必须要符合房屋设计的一般规则。房屋设计有固有的规律,所以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一般的规律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使得房屋设计的完整性得到保证,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失误或者是内容遗漏问题会得到解决。简言之,在房屋设计的过程中,基于一般的规律进行结构的设计、优化,最终结构设计的目标就会实现。

第三,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对防震缝的处理。防震缝的利用主要是为了实现建筑结构抗震效果的提高,但是如果防震缝的布置不合理,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就会下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基于结构稳定性进行防震缝的布置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基于防震缝的利用效果对其大小、位置进行计算优化,从而显著提高建筑结构的合理性[4]。

第四,在房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房屋之间增加间隔墙体。间隔墙体的增加,主要的目的是减少承重墙体之间的碰撞,而且间隔墙体还能起到承重的效果,这对于结构稳定来讲具有重要的价值。简言之,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增加间隔墙体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房屋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实践中,为了使房屋具备更高的抗震性能,需要积极地利用抗震技术,以下是在具体性能提升过程中的抗震技术利用分析。

4.1 房屋内部结构抗震效果增强中的技术利用

为了有效地规避地震对房屋造成的巨大损害,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时,需要从内部结构抗震力提升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规划与分析,然而此项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从现阶段的实践情况来看,要求房屋内部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性,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做好如下工作:

①需要对地基设计进行规划与加强。地基是房屋建设的基础,是房屋结构的基本支撑,其稳定性和抗震性对房屋整体的影响显著,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基于区域环境特点和地质现状,设计有效对抗地震的地基结构,从而为房屋结构的稳定提供了基础保障。

②需要基于房屋整体强度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在地震中,房屋整体的抗震强度越高,房屋倒塌的可能性会越小,所以出于增强结构强度的考虑,对结构设计进行整体性优化十分必要。在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各项细节问题,进而提高结构优化的效果[5]。

4.2 防止房屋间出现碰撞

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在地震中,如果房屋之间出现了碰撞,那么地震带来的破坏效果会更加显著,所以为了规避房屋间的碰撞,在房屋结构设计时,需要对房屋的结构进行优化,以此来规避可能存在的碰撞情况。就房屋碰撞的具体规避方法而言,需要强调两方面的具体工作:①需要对房屋各个墙体的结构,如墙体厚度、宽度、高度等进行分析与计算,从而保证各墙体在相互支持的基础上不发生挤压、碰撞。②在房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反摆法”。“反摆法”在减少房屋碰撞概率方面有突出的效果,所以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强调此种方法的利用非常重要。

4.3 提升房屋的坚硬度

房屋的坚硬度对于房屋的抗震效果提升也有显著的作用,所以在房屋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强化房屋的坚硬度,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①提升结构材料的坚硬度。在房屋建设时,建设材料的性能对于房屋自身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出于性能考虑,在设计中需要基于抗震最高等级对房屋的材料性能提出要求,基于材料要求选择材料,保证材料本身的坚硬度,或者是利用特殊的方法处理材料,材料的坚硬度可以达到抗震的要求。②基于坚硬度提高的目的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实现结构的坚硬化处理。总之,强调结构的坚硬程度,并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使其坚硬度满足要求,进而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会得到非常显著的提升[6]。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是否科学对其抗震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基于区域抗震目标和要求结构的相关参数等进行分析。从目前的资料研究来看,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与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显著的关系,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实践中,首先应明确抗震的要求,然后基于要求布置设计工作,如此可以实现抗震设计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房屋结构抗震墙体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农村保温墙体的热湿性能分析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垃圾在节能复合墙体中的应用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房屋结构鉴定中墙体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房屋结构安全检测鉴定技术要点研究
抗震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