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公文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9-01-27王卓勃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0期
关键词:行文事项办公

王卓勃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内蒙古 准格尔010300)

1 引言

企业常用公文主要是用于办公管理工作,服务生产经营等各环节,保障生产经营秩序畅通、提高办公效率和企业执行力。常见的种类有请示、报告、决定、批复、通知、通报、函、会议纪要等。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等。

2 企业公文流转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2.1 公文起草不规范

公文起草一般均由业务部门起草后提交,但由于业务部门一般没有专业的文书,对公文管理方面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简单把事情说清楚、提交后就是文件结束了,后续工作都是办公室的责任的思想,导致内容没有逻辑性、前言不搭后语、语句不通、错字频出等现象,公文的提交质量太差,需要和提交部门不断进行核实沟通,严重影响公文的流转效率。

2.1.1 文种使用不当

例如,“请示”“报告”不分而乱用;“通报”“通知”不分随意分类;“意见”“批复”“决定”不分而错用。

2.1.2 主题内容不明确

所谓主题内容不明确是指公文主题意思不明确,尤其是请示类文件,没有按照一事一请进行提交,或者按照一事一请原则进行,内容逻辑混乱,没有明确的意见或上级答复的具体内容,导致请示类文件没有具体的请示事项,无法进行批复。

2.2 依据不规范

①依据文件规范性。如“根据公司关于……的通知”,甚至出现依据《公司关于……的通知》,但查找后无此文件,依据文件可能真实存在,但是全凭起草人员记忆引用,依据文件与实际文件名称不一致。②依据内容不规范。如向上一级部门(公司)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请示有关主管答复事项时,提前不进行政策方面的解读和征求上级部门的意见,请示内容与当前政策不符,最终导致请示频繁被驳回或无法批复,影响公文的流转效率和办公效率。

2.3 内容描述不清楚

①单位名称不规范。公司已经明确了各单位的全程和简称,但是仍有部门或单位乱用名称,如:单位名称是神华……股份有限公司,但是在文件中出现好几个名称,提交人自己清楚是在说同一个单位,但是从公文严谨性和规范性来说,存在歧义,甚至有可能表述成另一家单位。②滥用简称。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在内容中由于项目名称或依据内容语句较长,在撰稿时随意进行简化,通篇出现相关规定、根据通知、某某项目等词组,让人不知道这些内容从哪得来,是否属实。③用词不严谨。流水账式撰写会议记录,内容不明了或存在歧义,不进行分类整理,甚至通篇存在错别字,影响公文的效率和执行效力。

2.4 发文用印不规范

①印章和单位名称不统一。落款和印章不一致,党章和行政章错用,或者本来属于行政类文件却来个联合发文,本来属于党的文件但是发成了行政文。②越权行文。所谓越权行文是指公文内容超越本单位的职能范围,或本来不属于自己单位管辖的范围,但是自行“揽活干”,与相关兄弟单位有业务来往的事项,经自行沟通后直接走自己单位的请示。或者属于兄弟单位(部门)联合办理的事项,不经过沟通或会签自行发文,导致发文后才出现交叉问题,责任分不清。③多事一请。所谓多事一请是指一个请示中有多个请示内容。例如,报送的请示件中涉及多个事项,虽然属于上级一个部门管辖的范围,但是请示事项没有联系,上级难以在公文中进行批复。

2.5 公文处理不及时

公文处理人员不及时处理“我的待办”中的公文,没有按照时限要求及时办理文件(部门办理简单事项一般为3 个工作日,复杂事项为5 个工作日),超时文件频繁被录入超时统计系统。对于没有及时处理公文的人员,各办公室文书应做好文件督办,及时反馈办理结果,提高办文效率、保证办文质量。

3 加强公文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公文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各类型问题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和公文办理人员对公文管理不够重视,存在公文管理中的一切事项都是办公室主任和文书的事情,都属于领导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的思想,部门对公文工作疏于管理,文件只在领导、办公室人员内流转,相关人员公文系统内文件长期积压、处于待办、待阅状态,所以必须让全员正确认识公文管理的重要性。

3.2 完善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3.2.1 要明确公文管理的组织与职责

公文送负责人签发前,应当由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本办法的规定等[1]。公文送负责人签发前,应当由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本办法的规定等。

公文正式印制前,公文管理部门应当进行再审核,重点审核文件格式是否准确、发文程序是否规范、是否签发人签字,附件材料是否对应准确,格式是否统一、规范等。

3.2.2 拟制公文应当进行事先沟通协商

对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部门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请上级机关协调或裁定。

3.2.3 规范公文处理流程

对公文处理流程做详细规定,明确公文种类及格式、行文规则、执行程序,简化操作流程与操作方法,保障制度的规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使公文管理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

3.2.4 做好公文管理归档工作

公文处理人员“我的待办”中作废文件要及时联系办公室文书作删除处理。对于闲置文件超时限不处理,办公室将适时予以通报。做好文件发放、保管工作,严防出现丢失、泄密事件。各单位要建立文件发放登记、文件销毁机制,对于生产经营涉及的文件与核心材料等杜绝随意发放、外传、丢弃。

3.3 加强审核,保持公文安全高效流转

①严把行文关。不越级发文、一事一请、党政分开、请示与报告分开、不随意定密级和扩大发布范围等原则。②严把文字质量关。核稿人员要认真进行文件审核,对文件内容进行逐项核实,确保表述准确、结构严谨、逻辑清楚、语句通顺、主题明确。③严把公文格式关。办公室是公文主责部门,检查公文格式是否符合公文管理的有关规定,检查格式是否准确,使用文种、语气是否恰当,保证公文的规范性[2]。

3.4 加强督办管理

①提高公文管理认识。各单位(部门)办公室主任、文书作为公文管理第一负责人,要把握“准确、及时、安全”的公文处理原则。熟悉公文管理相关规范,提高公文审核能力。不定时关注公文流转情况,杜绝公文“漫游”。②推广应用电子公文处理平台。目前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OA 办公系统,基本实现公文的电子化流转, 办文效率极大提升;企业内部要做好内部OA 系统公文处理工作,保障文件流转效率,明确公文处理各环节办理时限,加强公文督办力度,提高文件流转过程管理,高效办文办事。

4 结语

公文管理对规范企业管理、提高办公效率、提高企业执行力、节约办公成本意义重大。企业必须提高认识,不断完善公文管理制度、加大办公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认识,运用好电子信息化OA 办公系统,使企业生产经营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提高办公效率和企业的执行力。

猜你喜欢

行文事项办公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U-CUBE共享办公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