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增内容的贯彻执行情况分析

2019-01-26郭向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堂

郭向荣

摘要: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新内容进行了具体、详细地分析研究并切实融入教学中,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为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为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增内容的贯彻执行情况,研究者面向江西省五所高校的学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的教师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贯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084-03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受到广大师生的质疑,这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战略地位。现在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一、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课题的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设计了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领导和教师专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的贯彻执行情况调查问卷”和在校大学生专用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的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发放纸制调查问卷和网上调查问卷854份,回收836份,有效问卷788份,有效率为92.3%。调查对象中领导和教师有254人,学生534人;“211”高校师生128人,地方本科院校520人,高职高专140人。

2.研究内容。在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一些高校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增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做法、问题、经验、发展与改革方向作出了综合分析,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研究方法。以江西省部分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领导、教师及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计算机自动统计和人工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和交互分析,以期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增内容的践行状况

调查之后的结果显示,各高校对新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学生的接受和认同度是一致的,总体情况是积极向上的,但在执行过程中以及效果方面,依然存在着的一些问题。

1.内容能做到与时俱进,但还存在很多不一致性。根据“2016和2017年度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主要有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上,98.6%的高校能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面从严治党、国防与军队改革、中国国际战略和大国关系等主题宣传教育,能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要点来开展教学活动,讲授的专题能做到与时俱进。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课程中,有30.2%的师生认为内容的更新不够,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学校。在“贵校具体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三进工作的部门”的调查中,95.6%的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有个别选择了其他,但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执行部门有20.3%的高校是学工处和宣传部。总之,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三进”工作都很重视,内容也能做到与时俱进,但在各门课程的新增内容、执行部门和力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一致性。

2.师生层次的不同,导致认知层面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问卷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新增内容‘三进工作的态度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99%以上的教师选择了“非常关注”或“比较关心”,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教书育人。而问卷中“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的态度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1.6%的学生选择了“不太关心”或“不关心”或“说不清楚”。问卷中“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是否了解”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0.3%的学生选择了“听说过,但不清楚”或“不清楚”。问卷中“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的目的是什么(排序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两位的是“完成必修课的学分”和“未来进入社会和参加工作的需要”,关注的是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工作需要。问卷中“您认为影响您学习与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的主要因素有什么(可多选)”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主要选择的是“学校大环境,如领导的重视支持、渠道畅通、信息对称、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不能满足教学内容的特殊需要、学生自身的政治觉悟、兴趣高低、学习风气以及氛围”,而学生主要选择的是“教学内容不够生动、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的学习风气不端正、氛围不浓厚、自己的主观需求不强烈”。

3.教学方法的差异,导致学生接受程度的不同步性。在“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的学习和接受更主要的是通过哪些方式(限选2项)”的问卷中,教师主要选择“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和同学相互交流和讨论”,而学生主要选择“通过各种途径自学和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或其他德育活动”。在“贵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进课堂的途径有(多选)哪些”的问卷中,本科高校主要选择“专题研讨、专题宣讲、教学资源建设”,而高职高专主要选择“专题宣讲、融入教案和其他”。在“贵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哪些”的问卷中,本科高校主要选择“讲授、问题讨论、网络教学”,而高职高专主要选择“讲授、播放视频资料”。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导致学生接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存在着不完全同步性。

4.师资队伍建设的差距导致教学效果出现很大的差异性。不同层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老牌本科院校的师资相对比较雄厚,表现为师资的总量、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都比较充足和合理,而新建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导致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贵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进课堂的效果(多选)”的问卷中,老牌本科院校85.8%选择的是“激发师生的兴趣和吸引力,坚定了师生的‘四个自信”,新建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77.5%选择的是“拓展了师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师生的兴趣和吸引力及其他”;在“您认为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对自己积极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意义如何”的问卷中,74.6%的本科学生选择了“至关重要和比较重要”,47.3%的高職高专学生选择了“一般和说不清楚”;在“您认为教师的讲授对学习和接受新增内容有无作用”的问卷中,老牌本科院校只有11.5%的学生选择了“基本没有作用和完全没有作用”,新建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有27.3%的学生选择了“基本没有作用和完全没有作用”;在“您认为影响您学习与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增内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可多选)”的问卷中,老牌本科院校的学生主要选择了“社会现实太让人失望、缺乏说服力,专业压力难以深入学习、自己的主观需求不强烈,同学、朋友等人的消极引导或误导”,很少涉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新建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学生主要选择了“教学内容不够生动、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的学习风气不端正、氛围不浓厚”,把主要问题归结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风。

三、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执行新增内容现状调查的反思

了解现状,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更好地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根据前面对调查情况的分析研究,结合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际,为了更好地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到教书育人和终生受益的目的,我们进行了以下反思。

1.构建鲜活的教学内容是王道。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网络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加上网络等新媒体、新技术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拘泥于教材内容,就会滞后于变化的社会现实,远离了时代的变化,也严重脱离了大学生实际的思想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就会变得乏味、枯燥,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体现生命力,关键是要做到“内容为王”,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就必须体现时代性、赋予创造性,把国家最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贴近青年大学生思想与生活实际的话题,以及学生热切关心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积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去,真正为学生释疑解惑,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内容一定会深受学生的欢迎,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能让学生入脑、入心,并使其终生受益。

2.营造学习的“命运共同体”是手段。好的内容需要有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灌输,轻启发,学生参与度低,无法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影响和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我们提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构建学习的“命运共同体”的课堂教学。宏观方面的共同就是学生间的共同、师生间的共同、教师间的共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共同,使各类人员之间、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微观的课堂教学层面的共同,最主要的就是要突出学生间的共同和师生间的共同。学生虽然是“大班”上课,但可小组讨论;教师职责是教学,但他的角色主要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和主导。这就迫切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其中新媒体、新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方面做出深入探讨。

3.搭建教学改革的新型平台是载体。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宣传主阵地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搭建新型的教学改革平台是主要途径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求广大教师树立互联网思维,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互联网新平台,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创建和运用大学生喜欢的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另外,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实现课堂教育教学的升华,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了解国情民情,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4.建设一支强劲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在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教学方式方法能否与时俱进,教学效果和质量如何,等等问题中,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就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而言,除了老牌的本科院校之外,由于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在数量、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要学会“几条腿”走路,如:数量上能尽量多引进一些;质量和结构的改善可以通过内部挖潜的方式,即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制定鼓励攻读博士学位政策;还可以校际之间创建合作联盟和协调创新的方式,帮助和带动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提升师资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沈震.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互动教学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

[3]李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的历史与逻辑[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8,(2).

Abstract:Due to the lagging nature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pecific,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new content and practical integration into the teaching,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three causes" at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December 2016.The idea of "three causes" wa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ontent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researchers face the students and Mark in f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Jiangxi Province.The teacher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analyzed the results,and found out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classroom;implement

猜你喜欢

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