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服务聚人心 志愿精神促和谐

2019-01-26上海徐汇区凌云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尚艳华

中国民政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主妇志愿公益

上海徐汇区凌云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 尚艳华

梅陇三村是1990年代初建成的老公房小区,有居民2364户,常住人口6500人。十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垃圾三村”,环境脏乱差,人员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样。志愿团队以绿色环保和志愿服务为切入点,从成立“环保自治行动小组”,到发起“绿主妇议事会”,再到培育成立“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志愿者从十年前的7、8名,发展到现在1700余名,家庭覆盖率近75%,形成十大公益品牌项目,志愿者团队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运作。

一、志愿服务凝聚公益力量,助力社区治理创新发展

十年前,就抓住党员这个关键少数,在社区开始“变废为宝”行动。从收集利乐包开始,不到一个月,就动员300多户的家庭主妇加入“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志愿服务团队。这是“绿主妇”的1.0版本。

接着,从发动一名主妇,带动一个家庭,进而辐射到楼组,形成由点到面的大联动入手,“绿主妇”们回收塑料废品从不足百斤到现在每月600多斤,参与垃圾减量的居民达到85%,还带动周边20个居民区成立“绿主妇联盟”。这是“绿主妇”的2.0版本。

近年来,中心借鉴、升级“北京地球村”等社会组织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将志愿服务具象化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酵素工坊”等品牌项目,于2012年7月发起成立了上海徐汇区凌云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在民政局正式登记。通过承接项目获得资金发展机构,助推“绿主妇”向“运行规范化、活动制度化、成员专业化”提升。几年下来,承接了从上海到福建厦门,江苏南京、河南郑州等近300个社区项目,落地近500万元,带动培育了一批志愿服务组织。这是“绿主妇”的3.0版本。

“绿主妇”紧紧抓住志愿服务这一主线,坚持“工作活动化、活动项目化”,实现了从1.0版到3.0版的迭代升级,形成了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梅陇范式”。

二、志愿服务推动社区和谐,打造有温度的社区

“绿主妇”不仅把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居民奉献爱心的平台,更注重让居民从志愿服务中收获快乐、增进和谐。比如,“绿主妇爱心编织社”有40余名成员,十年间,累计织了近两万件爱心毛衣,全部赠送给了五个省市十多所希望小学。爱心编织活动也成为上海市委组织部第一批向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出的“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的推荐项目,已有数千人次参与认领。

通过鼓励居民参与公益活动,居民不仅能感受到“志愿服务彰显理想信念、体现责任担当”的精神情怀和“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精神,也能体会到公益带来的强大力量,进而积极转变生活态度,有效促进家庭和谐、社区稳定。

三、志愿服务引领社区时尚,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2014年7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来到梅陇三村调研,看到现场有那么多“绿主妇”“绿主男”服务在社区时表示,“绿主妇”倡导的“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切入点非常好,不同领域和阶层的人群都非常喜欢,因此“绿主妇”的活动能吸引居民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自治。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今年7月1日开始,上海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绿主妇”充分发挥十年深耕环保志愿服务的品牌效应,探索形成了“厨余变宝、循环利用”的生态循环链工作法,在上海率先实现城市社区湿垃圾生态利用。目前参与该项目的小区生活垃圾减量已超三百吨,参与种植活动的居民超过2万户。“绿主妇”也因此荣获今年生态环境部主办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国十佳案例。

“绿主妇”还在去年成为上海第95号“公益基地”,为营造“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的服务体系、形成“人人公益、处处公益、随手公益、快乐公益”的良好氛围贡献力量。同时,“公益基地”也成为寻找公益资源的平台。

下一步,将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对志愿服务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利用好“公益上海”志愿服务平台,发挥好“绿主妇”品牌效应,让“公益活动很时髦、志愿服务很时尚”在梅陇三村蔚然成风。

猜你喜欢

主妇志愿公益
以志愿,致青春
不做闲置主妇
公益
公益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公益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俏主妇的笃定 把生活过成诗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