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角下校园新媒体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9-01-25许楠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播学新媒体校园

许楠

摘要:得益于网络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新媒体近年来发展迅猛。随着在校园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校园新媒体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借助传播学的视角,对校园新媒体进行全面的剖析,可以帮助校园新媒体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学;对策;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250-02

一、校园新媒体的含义

传统的媒体是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方式,而新媒体则是基于传统媒体的概念而提出来的。最早提出“新媒体”这一词汇的是美国电视网技术研究所的所长,其当时认为“电子录像”就是新媒体[1]。由此,新媒体的概念开始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并在这数十年间快速发展。直至今日,人们广泛认为,新媒体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和新兴的网络技术,在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渠道进行包括数字、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载体的传播的表达方式。校园新媒体指的就是在校园中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的传达和告知的传播形式。在当前的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的专业技术背景下,校园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了校园官方网站、校园电子图书馆以及校园官方的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校园新媒体与一般的新媒体不同,它是经由学校建设管理的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因为它的管理者是学校,也因此决定了其面向的主要人群就是学校里的学生,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校园新媒体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平台。

二、校园新媒体的现状

1.校园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紧跟时代潮流,给校园师生带来更快速、更优质的信息服务,许多学校在近些年来都在大力发展校园新媒体。而根据当今大部分校园的情况来看,校园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校园官方网站;二是校园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三是校园官方的微博;四是校园的专属贴吧。

自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普及以来,校园官方网站就成了校园媒体的主要媒介之一。校园官方网站一般含括了学校的基本信息,如学校历史、学生数量、师资力量。在校园官方网站上,我们还可见到学校最近发生的事件以及科研动态等信息。而微信公众号是微信为了方便个人、企业、政府发布信息而研发的信息传播手段。其即时通信、广泛告知的特点,也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校园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图文结合的推送信息,这便是公众号信息的主要表现方式。学校通过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发布,来将学校近期的新闻、活动、文章、文化等丰富的内容推送到师生的手机中,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很好地凝聚了校园的向心力。

微博是一种碎片化的、简短的表达工具,其发表一条内容的字数,限定在140字符以内。因此,校园官方微博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记录一些重要的、与众不同的时刻,并将之分享出去。偌大的一个学校,成千上万的学生,可以说新鲜有趣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而师生们可以通过校园官方微博的分享,可以即时掌握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并在微博上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与其他师生形成互动。校园的专属贴吧是一个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空间。

2.校园新媒体的使用情况。(1)校园新媒体的使用群体。校园新媒体作为近年来的时代宠儿,越来越多的校园师生纷纷加入了使用行列。就笔者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校园新媒体的使用者主要是学校的师生和部分管理者,学生的家长使用较少,外界企业关注的力度也不大,这与校园新媒体的自身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这些校园新媒体的使用者中,70%以上的用户其年龄集中在16-25岁左右,属于学生年龄段。而年纪较大的老师、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等,虽然也使用校园新媒体,但相对而言关注人数较少,使用次数也没有那么频繁。(2)校园新媒体的使用种类。就校园新媒体的使用种类上,微信公众号、微博、贴吧分别占据了年轻用户的主要使用渠道的前三名。而例如学校官方网站、学校电子图书馆、校园QQ群等,相对被使用的次数较少。许多学校在发布事项通知时,为了确保师生接受信息的全面性,通常会在微信公众号和QQ群以及校园官方网站上同时发布,但大部分时候,微信公众号的即时通信特性会掩盖了其他讯息发布渠道的光芒。而校园官方网站的使用,除了师生进行例行的信息登录查询修改等,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由校外人员进行登录访问。显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再加上信息传达渠道的多样化,校园师生早已习惯通过手机来对校园资讯进行了解,而以电脑端为主要载体的校园官方网站,自然会受到相应的冲击。(3)校园新媒体的信息内容。校园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内容,较传统校园媒体来说,也有了很多新鲜内容的加入。在校园官方网站中,主要刊登的是一些学校的官方资讯,如最近的新闻事件、学校的新动态、有关国家和教育的新政策等等,而这些资讯对校园师生来说,一直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在校园新媒体的平台上,还加入了校园趣事的内容分享。在校园的微信公众号上、官方微博上以及校园的主题贴吧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师生们把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身边的事情分享上去,促使更多的人知道,并形成新一轮的分享讨论。而在分享新鲜事的同时,师生们最喜欢看到的是图文并茂的内容呈现方式,这样的内容往往能具有吸引力。(4)校园新媒体的阅读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校园新媒体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手机和电脑。而手机、电脑阅读信息的一个特点,就是快速阅读。而校园新媒体呈现出来的阅读特点,就是碎片化阅读和娱乐性阅读。以手机、电脑等电子媒介进行的内容阅读,可以方便人们搜寻内容,同时也解放了人们传统的阅读的空间。在车上、宿舍里、操场上、办公室里……学校的师生们都可以进行校园新媒体的内容阅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校园的师生除了接受课堂中的知识,更要参与到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在面对一个每分每秒都有新事情发生的社會,校园的师生们也会去匹配大量的自己所需要的、喜欢的信息进行阅读和了解。

三、传播学视角下校园新媒体的发展对策

在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的传播学理论中,认为传播过程是分别由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这五大版块构成。[2]在网络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校园新媒体作为校园信息和社会信息传播的新载体,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借助传播学视角的分析,来帮助校园新媒体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可以有效应对校园新媒体现阶段遇到的问题,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校园新媒体之路。

1.加強校园新媒体的讯息及媒介整合。在现有的校园新媒体中,微信、微博、贴吧、校园官网是主要的媒介应用,而在这些媒介上展示的讯息,大多是凌乱的、相互间联系性不够强的讯息。在新生入学时,往往需要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校园格局分布、宿舍情况等校园基本信息进行了解,但这些讯息的展示媒介基本上都由校园官方网站承担,这对于学生来说,就需要到电脑端操作才能搜寻到相关信息,显然十分不方便。此外,还有许多校园讯息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的,单一的媒介展示无法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到相关信息,由此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应对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加强校园新媒体的讯息整合与媒介整合。将那些基础性的、公众性的讯息进行统一收集,并在各媒介间相互传递,确保基本讯息、重要讯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2.增强校园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在既有的校园新媒体传播手段中,文字和图片占据了大部分的传播内容,视频和音频的则相对较少。而为了更好地制造传播的效果,根据日本学者的传播学理论,可以找出师生们具有的特定的共同目标和荣誉感的相关事务、事件,以达到群体传播的效果。[3]

3.提高校园新媒体受传者的素养。校园新媒体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校园内的师生,而其主要的传播目的,一是信息的交流和提供,二是教育意义。在网络上流传着许多虚假的、消极的信息,这些信息也时常会侵入到校园新媒体的平台上。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相关的新媒体讲座、新媒体课堂等,增强师生对新媒体内容的鉴别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素养。

四、结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学校信息展示交流的新力量,校园新媒体受到了越爱越多的关注,未来也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校园新媒体的使用行列。在享受校园新媒体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反思和思考,为其以后的发展做出计划,以帮助其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2]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李彬.传播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43.

Abstract:Thank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new campus media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ampus,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on campus has also appeared new problems.With the help of the angle of communication,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ampus new media can help the campus new media explore the new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new media;Communication;countermeasures;campus

猜你喜欢

传播学新媒体校园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