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学分制的实施

2019-01-25梁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学分制

梁琳

摘要:本文以河套学院设置和落实学分制为观察点,通过对转型发展中实施学分制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学分制的创新做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学分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248-02

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培养的人才专业技能较低、学术人才培养的倾向严重等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就是转型发展中的关键,学分制更能适应人才市场发展的灵活性,突破传统观念的制约,合理适应市场机制,改进学校人才培养机制。

一、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中的规定,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分为3类:学术研究型、知识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2014年我国提出要加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部在2014年度工作要点中指出,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

国务院2014年5月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職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目标任务: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创新型、高质量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就是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转型是其必然的要求,转型的重点是如何将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强调理论视野和研究能力,培养路径相对方向十分明确;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对更为复杂,应用型人才特别强调创新型,而技术创新发展是很复杂的。技术的创新发展要时刻把握市场动向,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提供创新动力,这就使得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要具备更为全面的能力素质,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人才培养也要随着市场需求不断转型发展。

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模式上,都带有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痕迹,即使教育部提出高校转型发展,短时间也无法改变学术型培养的模式。高校发展无法跟上经济转型的步伐,培养的学生不是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也不是传统的学术型人才,还不同于高职高专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这是转型发展中需要突破的难题。

另外,在传统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思维下,人才专业领域狭窄,而非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态势。如何在教育理念、政策引导、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做出改变和发展,是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学界重点在内部管理体制上,特别是“完全学分制”的探讨和研究上。

二、高校转型发展中学分制构建的难题和困境

高校转型发展中学分制的健全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学分制,特别是完全学分制和创新学分制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难题。学分制也是顺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的产物,用学分的比例和总数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是符合市场急需的应用人才的需求,同时满足社会对多样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目前我们高等学校普遍实施学分制,但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完全学分制和创新学分制还没有彻底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创新学分制的构建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机制,理论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高校转型发展中学分制的实施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学分制的实施强调面向市场经济的不同需要,模糊专业界限,拓宽课程的涉及面,学分设计上要立足也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质、道德法律素质、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等等,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学生自主设计创业方向,并根据方向选择授课教师、课程模块、学业年限等等,而这些都要求高校各种资源要极其丰富。如开课的规模、行业和学科覆盖面是否适当,开课教师的数量是否充足,行业需求调研是否充分,行业企业指导是否到位,教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突出等等,这些都是摆在高校转型面前的现实问题。

高校转型发展中学分制的发展如何顺应市场的变化调整人才培养,也是需要解决的困境。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和灵活性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随之调整。但是我国高等学校的学院划分多是以学科标准进行划分,跨学科交叉融合在资源分属于各个不同学院中,事实上存在着因学科划分的学院结构模式的阻碍。学科之间的交流在现实中是存在着障碍的,而市场的需求绝非是按学科划分。

学分制应根据学生的需求(主要是学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学习期的调整)自由选择选修课程,自主选择修业年限和毕业时间,这就需要有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支持,而现今与弹性学制相配合的学位颁发制度欠缺,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也没有与之配套的就业制度和保送升学、继续攻读学位的政策支撑。

三、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学分制发展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校转型发展是要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观:首先是教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注重应用能力的学分制的改革,宽口径的课程学习打破了原有的排课习惯,这就让协调二级学院教务工作的难度增加,排课则更加复杂。其次是高校教师要转变观念,接受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教师学科背景较为单一,学术研究的学科融合与交叉性弱,在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如何拥有跨学科研究能力,人才培养中如何将学生综合能力和适应经济社会的灵活性摆正重要的位置,仍是需要加强的环节。再次是学生观念的转变,在学校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的同时,学生要打破中小学按固定课表上课的思维惯式,要摆脱各门课及格就好的偷懒思维,明确的职业规划方向,按自身期待的发展方向自主的选择课程,将行业企业所需能力作为自主选课的优先思考方向,避免随意选课和从众选课的现象出现。

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学分制构建要紧跟市场的需求变化,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培养,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规律和变化趋势,调整选修课程的设置,及时指导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应用能力培养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敏感度上进行深入引导。让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跟社会需求,应用市场的规律及时调整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逐步调整高校的组织结构,打破以学科作为划分的二级学院,改变过去人才培养较为单一、学生就业面窄的现状。可以按学科划分系部,变成以一级学科为核心,将邻近学科归类,组成大学科的二级院系或者研究中心,逐步优化符合本校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改变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产学研发展。并多多开展联合培养,按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培养人才。特别是地方性大学,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培养急需的人才,提供优质科研服务。与地方经济企业合作,不断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等方面的长期合作与服务。

从微观上讲,创新应用型学分制机制和模式也十分重要。在高校转型中,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式也可进行创新型尝试,如鼓励学生积极发明创造、科技技术革新开发、专业技能竞赛、艺术创作、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合理整合课堂教学外的各类资源。合理利用校内优质资源,如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参与调研,撰写论文,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再如开展技能比赛、演讲、辩论、建模、设计大赛、艺术等各类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用学校政策引导学生参与发明创新和技术革新,在一次次的实践环境中提高应用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形成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意识。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学分制发展难以有统一的标准范式,需要根据各自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采取合理的学分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燕,陈舒怀.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学分制改革[J].江苏高教,2003,(5).

[2]田海林,李慶福.实施创新实践学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3]冯增俊.市场机制引入与教育管理体制创新[J].比较教育研究,2005,(3).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set up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in Hetao College as the observation point.Through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Key words: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credit system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学分制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