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

2019-01-25鄢雪鹏万雪唐文静邓盛木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医学生

鄢雪鹏 万雪 唐文静 邓盛木

摘要: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结合临床调查,为求进一步探究一种系统的、客观的能够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067-03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患关系也由以医生为中心逐渐演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日渐复杂且紧张。医患关系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备技能之一,医学生作为医疗行业的储备力量,必须做到专业知识与沟通能力并重,能有效解决临床上的突发问题。就现状而言,医学生在临床上的医患沟通能力几乎为零,因此建立并完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刻不容缓。

一、国内外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现状

1.国外现状。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在世界各地的医学院校都占有重要地位。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就曾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与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1]。西方医学院校专门开设医患沟通系列课程,重点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美国医学院校认为医学生必须具备医患沟通能力;英国医学会也在1987年也已经将对医生沟通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国外医学院校的医患沟通教育概括起来有以下4个特点:制定交流技能培养的目标;开设医患沟通教育专门课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沟通能力进行评估[2]。

基于国外的医疗模式较为完善,其医患沟通模式在其本地发展较为理想。但这些模式并不全部适合于中国的医患沟通模式,国内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再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

2.国内现状。近几年,医患沟通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并成为医患关系研究的主题,但是以往的主要研究集中于医患沟通的基本途径,包括语言沟通、语言修养、语言艺术以及医患沟通的技巧等,而对于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系统论述还是一个空白。所以,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模式应该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

第一,医患沟通培训的内容。国内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校理论学习重自然科学而轻人文科学知识、医院临床学习重操作性而轻非技术性的医患沟通、各类考试重操作技术考核而轻沟通技能评估。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对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没有完善的考评制度,仍强调临床知识、技能的学习。

第二,医患沟通模式的选择。我国现有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都是在尝试借鉴国外的经典案例,但由于国内外医疗体系和社会体系的不同,导致现有的模式在我国的试行阶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如E4模式是以医护人员为主的临床医患沟通实践模式,而并不针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教育;虽然卡尔加里——剑桥观察指南用于医学生的医患沟通临床教学,但是仅能在小部分的医学生间推广,不能作为一种系统、全面的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模式;还有SEGUE模式主要用于医患沟通技能的评价而并非培养。这些模式缺乏通用性,难以在我国广泛应用。张丽等[3]提出的实习医学生“三段渐进式”培养模式,即在校培养、临床实习准备和临床实战培训三个阶段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笔者认为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向。陳国栋[4]等也提出“不断线”教育模式,更是将医学生细分为大一、大三、见习、实习、研究生以及住院医师培养五个阶段。但是这些模式只从时间(纵向)上提出了培养模式,忽略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横向模式,即空间方向。

关于横向的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模式,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系统地提出这一观点,而笔者认为横向模式主要体现在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领域上。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都已经开始将医学生的培训从传统课堂转移到医院临床教学,这是横向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等新兴科技的发展,医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局限于课堂、医院,互联网才是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新领域。

二、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模式

关于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开展的必要性,前人之述备矣,在此,文本直接以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架展开论述。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经典案例、优秀经验,结合临床实地调研,探索并建立一个系统、全面并能广泛应用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井”字形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这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包括纵向“渐进式”培养计划,即理论学习阶段、临床实习的准备阶段、规范化培训时的带教阶段以及临床的自我经验累积阶段;横向“多点式”培养计划,即学校里模拟教学、医院临床培训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平台远程教学和经验分享等;纵向和横向不是独立的,而是像“井”字形一样,纵横交织贯穿在整个培训的模式的始终。我们提出的理念是,改变现有的单向教学方式,创建共同参与的新型课堂;建立完善的医患沟通能力考核评价,用于衡量、规范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以达到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教学目标;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教学整合碎片时间,更全面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1.“渐进式”培养计划——不同时间段的培养方式。为了顺应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增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为核心,构建了“渐进式”培养计划,即理论学习阶段、临床实习前的准备阶段、规范化培训时的带教阶段以及临床的自我经验累积阶段。体现从理论到操作的应用,从认知到实践的改变,从实习准备到临床实战的“渐进式”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虽然专业知识是为临床上医学生、医生专业自信的有效保障,但是必须改变目前医学院校课程教学重自然科学而轻人文科学知识的现状,尽可能地达到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有效的平衡。对于没有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的院校,积极开设医患沟通技能培训课程;在已经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的院校,积极完善教学方式;在专业课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适当引入一些处理医患沟通的经典教学案例,潜移默化地提高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能力。医学生也应该尽早地尝试主动接触病人,主要是参观学习,可以了解真实的医疗环境以及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意识。

第二阶段,临床实习的准备阶段。此阶段为医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阶段,是医学生面对医患沟通的重要一环,请具有丰富医患沟通经验的老师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讨论会对学生进行培训,针对医学生在临床时可能面对的医患沟通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见习活动,并在完成见习过程后组织研讨会,对本次见习活动做有效总结。

第三阶段,实习及规范化培训时的带教阶段。实习是医学生面临医患沟通的首战,这个阶段的医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医患沟通能力,因此经验的传承非常重要。实习阶段仍然沿用导师制,导师带领学生熟悉实习所在科室的环境、规章制度、常见疾病及各种医患沟通记录;在导师的指导后,实习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病历和医患沟通记录;在临床实践中,导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与病人接触沟通,尽快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

第四阶段,临床的自我经验累积阶段。有效的医患沟通理论知识培训、临床前的医患沟通技能考核、临床时的经验传承和分享,都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在不断地面对病人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医患沟通的经验,然后再做一个经验的分享者和传承者,促进医学生在医患沟通能力的进步,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考核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约束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发展多样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医患沟通技能考核机制,并将此作为一个医学生是否合格,是否能够踏入临床的一个重要标准。例如,实习结束时出科考核或是实习评价制度都应该将医患沟通能力考核作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作为一名医学生是否能够独立面对、诊疗病人的能力的评判标准。

2.“多点式”培养计划——不同地点的培养方式。随着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医学教育,我们的教学地点已经不限于教室,为响应“早临床、多临床”的号召,医学生应该更早地接触临床工作。因此,应当构建“多点式”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即在学校里的模拟教学、医院的临床培训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平台远程教学和经验分享等。新型的“互联网+”模式具有的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医学教育资源的海量倍增、远程服务、便捷共享、分析处理、实时反馈,能创新性地驱动医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5]。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平台。

第一部分,学校里的模拟教学。学校仍然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地点。因此改革学校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梁栋[6]等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教学的需要,无论是讨论式教学、角色模拟还是经验交流,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引进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如以PBL教学法、CBL教学法、RBL教学法以及情景剧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创建师生共同参与型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理论、技巧。

第二部分,医院的临床培训。医院里临床教学是医学生锻炼自己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有效的培训方式。临床教学让医学生直接面对患者,作为医患沟通的其中的一方,在取得患者允许以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应该学会有效与患者沟通,并积累医患沟通的经验,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医学生在面对患者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比如一对一问诊、多对一问诊等多种方式。让医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医患沟通的能力。

第三部分,网络教学。新奇和整合是网络教学的两大优势。新奇体现在“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兴教育刚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容易被学生接受;整合体现在网络教学可以有效串联碎片化时间以增长学习的有效性。正是以此为突破点,改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内容及形式,从传统单一枯燥的授课模式,到全方位提升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为医患沟通培养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网络教学平台、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课程等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使得个性化教学和全方位互动成为可能[7]。

再次强调,“井”字形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两个方面,“渐进式”和“多点式”的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模式是相辅相成的,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多点式”医患沟通培养模式选择不同教学地点、教学方式可以嵌合在纵向的时间主线上,更好地完善每一个教学阶段的任务;反之,“渐进式”医患沟通培养模式根据医学生学习知识的成长选择更有效的培训地点,共同构建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新模式。

三、未来的展望

目前来说,依靠量表测评医患沟通能力还是研究医患关系问题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医学生作为医学知识、医患沟通的受教者和未来的传授者,探索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模式必然是未来医患关系的重点方向。笔者正是本着这样的观念,再结合新世纪“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构建了一种线上线下、渐进式的“井”字形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模式,为了在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为医学生将来在临床有效解决医患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静,向茜.浅谈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可能原因[J].教学刊,2016,(1):58-59.

[2]陈小奇.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目标与模式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7(9).

[3]张丽,杨建华,刘安康.“三段渐进式”培养模式在临床实习学生医,沟通能力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5):192-198.

[4]陈国栋,李小艳,齐硕,等.浅析医学生医患沟通不断线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1):117-119.

[5]彭小青,沈守榮,张浩,蒋铁斌,张一川,罗爱静.“互联网+”研究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8):846-847.

[6]梁栋,李艳妮.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医患沟通知识的缺失及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48-51.

[7]刘丽萍,冯涛.临床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调查及培养方法探究[J].重庆医学,2016,45(13):1866-2868.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students are required for high level of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To approach of the pattern which can raises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the followings below aim to explore an objective and systematic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the whole dissertations from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websites,combining with clinical investigation.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training model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医学生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