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阶段心理弹性水平及与负性情绪的动态关系*

2019-01-25余成静章新琼王晓慧倪秀梅

广东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负性疗程弹性

余成静, 章新琼, 王晓慧, 倪秀梅

1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2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安徽合肥 230601); 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ICU(安徽合肥 230022)

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全世界每年癌症发病率的11.9%,病死率为6.4%[1-2],改良根治术辅助化疗目前已经成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案。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但乳腺切除术后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同时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理痛苦[4],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和生存质量。心理弹性目前在癌症患者领域研究较多,指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通过一系列能力和特征与环境的动态交互作用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5]。国外研究指出[6-8]心理弹性作为癌症患者的内在力量,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维持患者积极心理状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是焦虑、抑郁情绪的预测因子。心理弹性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动态变化的,目前关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的动态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追踪随访,探讨其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的动态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便利抽样,选取2016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两所综合医院肿瘤化疗科、普外科和日间病房住院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并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接受化疗,预计能完成化疗的疗程≥6个疗程;(3)年龄≥18岁;(4)明确自身病情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目前存在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和沟通障碍患者;(2)合并其他癌症或其他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者;(3)转移性乳腺癌术后患者;(4)拒绝参加本研究的患者。共纳入13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58岁,平均(35.43±16.18)岁;婚姻状况:未婚15例,已婚99例,离异10例,丧偶8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58例,高中32例,初中30例,小学及以下12例;家庭月收入:≤3 000元64例,>3 000元68例;费用支付方式:新农合39例,医保66例,自费27例。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一般情况调查主要用于患者的一般流行病学情况的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及居住状况、文化程度、化疗次数等。

1.2.2 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14,RS-14)[9]共包括14条目,分为个人能力、对自我和生活的接纳2个维度,采用7级计分,分别表示从“完全不是”到“完全是”,量表总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水平越好,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值系数为0.89。

1.2.3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10]共包括14条目,由2个分量表组成,7个条目评定焦虑(HADS-A),7个条目评定抑郁(HADS-D)。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4级计分(0~3分),每个分量表的计分范围为0~21分。量表总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高。焦虑和抑郁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值系数分别为0.87和0.82。

1.3 资料收集 在研究对象化疗前及化疗1、3个疗程后和化疗5~6个疗程结束后发放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问卷及焦虑抑郁问卷,当场收回,如有遗漏现象,请患者补全,共发放问卷146份,化疗1个疗程后失访2例,化疗3个疗程后失访6例,化疗5~6个疗程后失访6例,收回问卷132例,问卷回收率90.41%。

2 结果

2.1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化疗阶段心理弹性、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及趋势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在化疗5~6个疗程后心理弹性得分高于化疗前、1个疗程和3个疗程(P<0.05),焦虑和抑郁得分水平也均低于前3次调查得分(P<0.05),见表1。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化疗阶段心理弹性、焦虑抑郁得分趋势图见图1。

表1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化疗阶段心理弹性、焦虑抑郁得分比较 分

2.2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化疗阶段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相关性分析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在化疗前、化疗1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5~6个疗程后,其心理弹性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见表2。

3 讨论

3.1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化疗时间与焦虑抑郁水平的关系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因为手术所致乳腺的缺失及化疗所带来的一系列生理不适导致焦虑和抑郁。本研究中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焦虑抑郁普遍存在,与国内报道[11]一致。化疗1个疗程后,焦虑抑郁低于化疗前,与倪晓梅等[12]研究一致,可能由于疾病早期对患者心理冲击较大,此外手术后女性特征器官及功能的缺失、乳房切除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术后的不适感以及对化疗的不确定感导致焦虑抑郁水平较高。在化疗3个疗程后抑郁焦虑高于化疗1个疗程后,与艾中平等[11]研究一致,可能由于多个疗程后化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及化疗所带来生理不适逐渐增多。有报道乳腺癌患者在化疗3个疗程后疼痛较化疗前及化疗后1、5~6个疗程更为明显[12-13],而疼痛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如焦虑和抑郁。在5~6个疗程后焦虑抑郁水平又低于化疗前,可能由于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逐渐能接受患病事实,并能积极面对及处理疾病带来的不适,焦虑和抑郁没有患病初期明显。

图1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化疗阶段心理弹性、焦虑抑郁得分趋势图

表2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心理弹性与焦虑的相关性(n=132) r值

*P<0.05

3.2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化疗时间与心理弹性水平的关系 本研究中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得分较低,心理弹性较差,与黄昆等[14]、张璠等[15]报道一致。心理弹性水平在化疗前、化疗1、3、5~6个疗程后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心理弹性水平逐渐提高,这与国内研究[16-17]一致,可能是由于化疗初期,手术刚完成带来的创伤、化疗带来的不适及角色适应不良等短时间内冲击较大,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应激,随着化疗次数增加,患者逐渐认识和接受自己患病情况以及社会支持等,心理弹性水平逐渐升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严重,随着化疗次数增加焦虑抑郁较前好转,但化疗3个疗程后焦虑抑郁最为严重,提示要加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尽快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其是在化疗3个疗程后,根据患者出现的化疗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如情绪疗法[18]、个性化教育[19]等。

3.3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弹性水平和焦虑抑郁始终呈负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与焦虑抑郁在不同阶段始终呈动态的负相关,即心理弹性越好,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轻,这与黄昆等[14]研究结果一致。心理弹性是一种保护机制,是个体在遭受严重创伤、生活逆境或重大生活变故等应激源时,能够保持积极的适应并发展为良好的结果[20-21]。因此在面对同样应激源时,心理弹性低的个体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心理弹性高的患者则能积极面对,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根据r值发现心理弹性水平与焦虑程度更相关,而且随着化疗次数增加,相关性逐渐减小,可能是由于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也不仅仅局限于情绪的变化,社会支持水平、应对方式、照顾负担等也影响心理弹性水平。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着化疗时间延长,心理弹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焦虑抑郁总体呈下降趋势,心理弹性和焦虑抑郁始终呈动态负相关。心理弹性是动态的,是受后天环境、教育及训练影响的,结合本研究中心理弹性和焦虑抑郁的动态变化关系,提示医疗护理人员在临床治疗或护理过程中,针对不同化疗阶段可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弹性训练、心理干预等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从而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最终促进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和提高。鉴于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加大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样本人群及追踪更长时间,以进一步明确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动态关系。

猜你喜欢

负性疗程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