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驱动的共享城市规划策略

2019-01-25

智能城市 2019年1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办公导向

张 佳

(潍坊市规划局峡山区分局,山东 潍坊 261000)

1 共享经济发展与演进历程

1.1 共享经济

现阶段,共享经济逐渐由原有的生活服务导向转变为生产服务导向,市场主体逐渐由轻资产导向转变为重资产导向。在这种情况下,共享平台由简单的一级平台慢慢发展为复杂的多级平台。与此同时,共享内容不再局限于生活资料个性化配置,而是逐渐转变为生产资料平台化配置。运用共享经济模式成功的案例包括国内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国外优步等。共享理念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新风尚,在新形势下,共享经济领域开始扩展到住房、办公、设计、制造以及其他知识技能领域。可以说,共享经济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1.2 共享社会

共享经济不但与技术存在密切联系,更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迅速发展的共享经济必定会导致社会系统重构,由此带来共享社会时代。此时,共享不再是理念,而是上升到共享主义,甚至与社会制度产生一定联系。近年来,共享经济的触角逐渐延伸到社会生活、经济生产等多个领域,当代社会所受到的软性制约,如观念、体制等也会有所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以共享主义为基础建立起共享社会,会进一步深化共享这一概念,共享主义社会体系也会越来越完善。在共享社会中,通过分享、协作、联动、赋能价值链打造发展路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资本精神与互联网思维的逐步深入,社会共享系统将会迎来更多人的融入,全世界范围内的丰富物质、科技红利均有社会大众共享,社会生态系统也能够向着更高一级发展。

1.3 共享城市

在共享经济猛烈的发展态势下,城市发展资源、要素等也会慢慢实现共享。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创新治理的新型手段,共享经济能够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模式、运行机理与要素配置的优化重组。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在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沿用以往的局部性应对策略、点对点应对策略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规划部门必须站在整体角度上,对共享城市的规划策略、建设路径进行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有效提高城市规划建设质量,实现各城市创新发展。

2 共享经济驱动的共享城市规划策略

2.1 设计导向的共享城市规划体系

共享城市的规划建设属于一项协同性集体行动,需要政府、市民、企业以及各个社会组织共同配合。在共享城市规划过程中,首先要重点关注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对控规编制方法进行优化,构建出以设计为导向的共享城市规划体系。这一环节需注意以下内容:对共享城市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究、制定,做到有法可依;加强各部门合作,及早制定共享城市建设实施意见、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等,便于共享城市规划工作顺利开展;在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纳入共享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对共享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进行编制,或者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融入共享城市的建设理念。

2.2 功能导向的共享城市应用体系

第一,共享居住。户型是共享居住的研究重点。共享居住通常采用集约化设计,私人空间为卧室,共享空间可以报考餐厅、处罚、书房、浴室、健身房等。这种设计形式有利于邻里之间加强情感交流,实现社区凝聚力与归属感的提升,对邻里社区共同体进行重塑。共享居住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即水平布局、垂直生长。在设计之前首先要分析家庭结构、社会人群等,对不同空间的功能加以考虑,在此基础上详细划分不同人的需求,从而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布局可借鉴四合院模式,通过围合与叠加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空间,构成基本布局;垂直生长可以对水平布局实行形体转换,通过现代化智能技术丰富公共空间功能,提高居住便利程度。根据不同人群的共同要求,在特定楼层对共享空间进行规划设计。

第二,共享办公。城市工作空间具有社交性、分散性、共享性和移动化特点。目前小微型联合办公空间越来越普遍,这类办公空间具有成本低、灵活性高的特点,属于共享办公的一种形式。小微型联合办公空间大多分布在大型商场、图书馆、咖啡厅以及高校,数量多而且比较分散,作为共享办公的典型代表,国家和政府部门对众创空间给予很高重视。从本质上来说,共享办公是新型社群协作办公与“互联网+房地产”之间的有机融合,通过向创业人士出租办公空间,为其提供方便、舒适的办公场地及相关配套服务,同时还为商业办公提供社交资源,在此基础上构建办公服务生态圈,确保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众创空间是在美国WeWork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营造办公与商业社交区是众创空间的核心价值,利用线上、线下社群网络,实现专业化交流平台的构建。共享办公空间大多改建自旧厂房、老住宅区等,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为城市的失落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共享交通。在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共享交通属于示范性领域。利用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对城市闲置的交通资源进行整合,以此实现城市交通供需平衡,做到及时、高效、准确地提供交通服务。共享城市规划建设重点应放在共享交通上,不仅要加大共享交通管理力度,还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交通专项规划中纳入共享交通方面的内容,对共享交通的近期建设、长期发展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

2.3 活动导向的共享城市空间体系

第一,以活动为导向的混合弹性空间。共享空间的营造重点应当放在活动导向设计上,实现由功能导向到活动导向的转变。规划师需要对空间、活动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不同活动对空间的要求存在差异,通过对不同空间、不同活动的场景模拟,对城市共享空间项目库进行完善,对空间适合承载的具体活动进行明确,建立以活动为主要导向的混合弹性空间。

第二,以社交活动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现代信息技术是建设共享城市的重要手段,在构建新型关系网络时,将虚拟化与实体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城市居民更好地享受共享空间服务。现阶段,城市社交体验具有多元化、碎片化特点,并且以离散式活动为主,因此,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有着较高需求。在空间规划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存量空间进行合理改造、适当设置新增空间,建立以社交活动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

3 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近年来,共享理念开始出现并逐渐深入人心,共享经济在城市各个层面开始渗透,逐步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新途径。发展共享经济、建设共享城市能够有效盘活城市存量,实现城市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共享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规划部门应当认真研究城市现状及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共享城市规划方案,并将其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办公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AKTION MENSCH总部办公空间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偏向”不是好导向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