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24屈国靖侯东昱

纺织服装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棉纤维服装课堂教学

屈国靖,侯东昱

(1.广东理工学院 艺术系,广东 肇庆 526100;2.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8)

“服装材料学”是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知识面广、记忆性内容多等特点。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虽然能够脉络清晰地为学生传授服装材料学知识,但教学方式过于机械化,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突破传统思维定式,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模式,成为服装类专业教师面临的问题。

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价值

1. 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的一所中学,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1]。具体而言,这是一种以互联网为授课平台,教师提前将制作好的各种教学资料(如PPT课件、讲课微视频、音频、图片等)放置于指定的慕课平台上,便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学习进程完全由学生自主把握;还可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教学辅助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同观看教学资料,探讨课程专项练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互答疑,互相帮助,课后也可给教师留言。这种教学模式较传统的讲授式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授课效率。

由调研报告[2]可知,制约学生学习效能的关键因素是缺乏学习动机(被动接受知识)和知识内化遗忘率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发,它可唤醒学生自觉意识[3]。它使学生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以便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交流,这种较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观念上的颠倒安排,旨在强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及课中知识内化的时效性。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比如图1所示。

2. 价值

研究者[1,4-5]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价值是多方面的:(1)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2)能够结合时代特点,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互动+启发式”教学;(3)能够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实现教学的异步性,从而提升所有学生的课堂参与度;(4)能够契合我国的教学改革要求,突破传统课堂的“少慢差费”怪圈,真正实现将个性化人才培养落到实处;(5)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能够拉近师生、生生关系,改善长期以来藏匿在师生间的矛盾冲突。当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前期准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才能保障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此外教师还需精心设计课中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总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点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兼顾了个体的差异,能够有效实现差别化教学和个性化人才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实践翻转课堂模式,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图1 传统课堂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比

二、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设计

文献[6]显示,目前国内外开展翻转课堂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诸多经验大多来自于理工类课程,如数学、化学、生物、物理等。众所周知,理工类课程具有知识结构系统、数理逻辑清晰、授课思路明确等显著特点,便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服装材料学”虽同属于理工类课程,但却又有诸多不同之处,例如它面向的学生层次较为复杂,可同时面向工科类、艺术类与服装专业相关的学生开设,因此更加注重学科的实用性和基础性。笔者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等,并结合“服装材料学”课程特点和授课学生特点,对本课程教学流程做了详细规划,如图2所示。

图2 “服装材料学”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流程设计

1. 课前模块设计

(1)教师制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上传学习资源,下达作业任务。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课程要求是指引教学活动沿着预定轨道向前发展的基础,因此成功的教学设计首先应确立教学目标。以“棉纤维的种类与性能”内容为例,其教学目标为: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棉纤维的品种、性能(物理、化学)及应用领域。其次,选定课程教学内容。例如棉纤维的种类、棉纤维的横纵向截面形态结构、棉纤维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能、棉纤维的应用领域等。再次,教师负责制作或搜集整理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例如微视频、PPT课件、图片资料等,并及时上传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最后,教师下达作业任务,目的是更好地监控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调动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的“盲区”,继而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之间互动讨论和主动探究问题、协作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课前作业任务的设计原则应遵循以下四点:一是能够捕捉学生知识点“盲区”;二是能够引发学生换位思考;三是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自学;四是能够增强学生记忆和诱发探究新知识。生理学有关研究显示[7],成年人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普遍为10~15分钟,因此无论纸质资料还是视频电子资料都应突出课程目标、重点、难点,做到PPT图文并茂、视频短小精炼,使学生能流畅地在线学习或下载。

(2)学生互动学习,完成专项训练。学生登录教师指定的翻转课堂教学网络平台,进入“服装材料学”授课平台学习,或在线下载课程知识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并通过互动平台在线与同学互动交流。同学之间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远程联系教师,也可课上向教师寻求答案。

(3)教师对学生课前学习效果的评估与监控。首先,教师依据翻转课堂网络平台监测系统所显示的信息,可以做到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动态监测,评估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还可以通过学生互动的过程、结果以及提交的作业等,了解每一名学生知识点掌握的“盲区、盲点”和难点问题,从而为教师课中有针对性地讲解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

2. 课中模块设计

(1)课前效果检验,共性问题讲解。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及作业反馈情况,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和易错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之后为学生梳理本节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及框架脉络,在此基础上巧妙设置新的有梯度性的问题和任务。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熟悉程度,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找准方向。

(2)创设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分组讨论、协作研究的互动学习模式。从图3所示的罗瑞兰得互动学习示意图[8]中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循环是知识内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课中创设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学习模式,采取分组讨论、协作研究的互动学习方法,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都是知识的探寻者和收获者。以“探究棉纤维的服用性能”项目为例,首先,教师给学生下达相关的任务要求及注意事项;其次,成立协作学习小组,分组收集并讨论棉纤维的外观性能、舒适性能、耐用性与加工保养性能等;最后,各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与汇报交流(展示→质疑→阐释)。教师在整个互动讨论过程中充当观察者和指导者,不仅要控制课堂秩序和纪律,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性思维阐述问题。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3)课中评价。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需对本次课内互动和任务完成情况作简明扼要的点评,指出学生作业及互动讨论环节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每一名学生课堂上的积极表现予以肯定,旨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争取在下一次课上有更好的表现。

课中问题和任务的设计与课前不同,课前下达任务是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自学课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任务和问题的设计侧重于基础性和诱发性。而课中任务和问题的设计则强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模块设计

课后学生需要对课上的互动内容巩固、消化,及时完成课上遗留的任务和教师新布置的作业,如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与同学在线互动交流,也可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此外,教师应及时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进行反思,优化课程教学方案和学习资源,总结教学经验。

图3 罗瑞兰得互动学习示意图

4. 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考核评价体系不仅是衡量学生课程学习效能的一根标尺,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面镜子,能够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校正学习目标,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向导。传统的考核模式重结果轻过程,翻转课堂考核模式不仅重视结果,更侧重于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综合性考核,例如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等。“服装材料学”翻转课堂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也遵循这种模式。此外,在指引学生提升学习效能的同时,还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纳入考评范围。考核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服装材料学”翻转课堂模式考核评价表

考评成绩出来后,教师应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在各个项目中的表现,使他们能够根据考评情况反思并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使学习变得更有方向性和科学性。

三、 结语

“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侧重于学生对专业通识性知识和服装材料相关前瞻性科技的掌握,十分适宜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与课时量的不对等问题,可使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参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其次,课上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使知识点可以得到纵、横双向延伸,每一名学生都是知识的探索者和收获者,不再局限于课本。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内外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捕捉学生知识掌握的“盲点”并予以评价,使备课更具有针对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需要快速地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强化监督和指导能力;(2)教师在课堂上需严格把控多讲与少讲的平衡点,要预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3)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综合考虑学生特点、课程知识点及行业动态,灵活设计和安排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服装工程类人才。

猜你喜欢

棉纤维服装课堂教学
关于“双显法”对木棉纤维和棉纤维定性鉴别的探讨
羊毛/腈纶/棉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探讨
让人心碎的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ICAC: 全球棉纤维消耗增速放缓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棉纤维长度指标电算化程序设计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