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粮不同消化能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9-01-23郝科兴胡广东

养殖与饲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杂交蛋白质能量

郝科兴 王 帅 凌 芳 王 静 胡广东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中国是猪肉消费需要大国,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消息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猪肉产量高达5 299万t,占肉类总产量比重为62.05%。2015年我国猪肉消费量达5 566.8万t,占世界猪肉消费量(10 984.5万t)的51%,占比从1975年的18%增加至51%,猪肉消费量占世界猪肉消费量的1/2。随着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和杂种优势概念的建立,为满足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收入提高趋势下城乡居民对肉类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人们研究出许多不同品种猪的杂交配套系,其中普及面最广、最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的是杜×长×大三元杂交配套系。杜洛克作为三元杂交配套系的终端父本,对商品代的遗传贡献率高达50%,因此终端父本的品系不同,其商品代的生长性能、饲料营养成分需求都会有所不同。中国种猪市场以美系和加系种猪为主流,其中美系占比多于加系,长期以来对于以美系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加×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的研究较少。

消化能是饲料主要营养指标之一,是编制饲料营养价值表、确定猪营养需要量及优化饲料配方的主要决策依据,它直接关系到饲养标准的制定、饲料养分的合理利用和有关饲料微量成分及饲料添加剂预配量的确定[1]。而在现代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生产性质下,要求在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降低饲料成本,节约资源。因此,本试验采用不同消化能水平的饲料分别饲养2个生长育肥阶段的育肥猪,探究最适宜加×(大×长)三元杂交育肥猪的饲料消化能水平,以期为推动猪多阶段饲养不断发展提供实验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试验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选取体重为20 kg左右、日龄相近、公母数量相同的仔猪480头,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4栏,每栏40头,每组分别饲喂不同DE水平的日粮;第二阶段,从第一阶段试验结束后的育肥猪中选取360头60 kg左右、日龄相近、公母数量相同的生长育肥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每组分别饲喂不同DE水平的日粮。

1.2 试验饲料配制

根据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配制不同DE水平的日粮,调整各项营养成分比例,在保证CP、Lys、Met+Cys、Ca、P比例相同的情况下,仅改变DE水平。20~60 kg、60~100 kg 两个阶段日粮组成及其营养成分分别见表1、表2。表1日粮配方通过添加玉米含量的高低来达到调控育肥猪日粮DE浓度的目的,按照表中分组分别饲喂第一阶段的3组育肥猪。

表1 第一阶段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表2与表1采用相同的方法改变日粮DE浓度,但表2 DE浓度跨度较大,有4个DE浓度梯度,对应第二阶段的4组育肥猪。

1.3 试验方法

2个阶段育肥猪,都采用自由采食饮水的饲喂方法,按照常规饲养流程和免疫规章制度进行饲养管理。在试验开始和结束前1 d上午喂过料之后停止喂料,保证猪空腹,第2天早上称重,全部过秤记录。试验开始后,每天记录饲料消耗量,保证饲料不断,如果有淘汰猪体,如实记录。最后计算平均日增重、猪只头均日采食量、料重比。

表2 第二阶段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一阶段日粮DE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对照组与试验1组相比,日增重增加2 g/d,料重比降低0.1,差异不显著(>0.05)。对照组与试验2组相比,日增重增加26 g/d,料重比降低0.11,差异不显著(>0.05)。

表3 第一阶段日粮DE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第二阶段日粮DE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4可知,对照组与试验1组相比,日增重降低0.04 kg/d,料重比降低0.02;与试验2组相比,日增重降低0.07 kg/d,料重比增加0.11;与试验3组相比,日增重增加0.05 kg/d,料重比降低0.15,差异均不显著(>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相比,日增重降低0.03 kg/d,料重比增加0.13;与试验3组相比,日增重增加0.09 kg/d,料重比降低0.13,差异均不显著(>0.05)。试验2组与试验3组相比,日增重增加0.12 kg/d,料重比降低0.26,差异不显著(>0.05)。

表4 第二阶段日粮DE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 讨论

根据育肥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将猪分为生长阶段(20~60 kg)和育肥阶段(60~100 kg),生长阶段猪处于骨骼和肌肉生长时期,需饲喂蛋白和能量较高的日粮,而育肥阶段可以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防止脂肪的堆积[2-4]。综合本试验中育肥猪料重比、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数据,20~60 kg阶段,育肥猪最适日粮DE水平为13.4 MJ/kg,60~100 kg阶段日粮DE水平为13.2 MJ/kg。试验中2组最适日粮DE水平下育肥猪的日增重与料重比与同阶段其他几组相比无显著差别,但在实际养殖生产中,这微小的差异乘以每天饲料的巨大消耗量都会使最终的生产效益发生巨大变化。

李鹏飞等[5]研究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各生长阶段最适日粮DE水平,得出生长猪阶段最适DE水平为13.4 MJ/kg,育肥阶段为13.1 MJ/kg,与本试验结果相似。楚丽翠等[6]研究日粮消化能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瘦肉沉积的影响,建议对于20.2~55.9 kg阶段的生长猪而言,生长及瘦肉沉积所需的日粮DE水平分别为13.62、14.11 MJ/kg,与本文第一阶段试验2组的消化能水平相同,但试验2组并不是本试验最佳日粮DE水平,这可能与2个试验中育肥猪的起始重和末重差异有关。黄忠等[2]研究了不同蛋白质能量比的饲料对长白×北京黑杂交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建议瘦肉型猪的饲粮适宜能量含量为13.0~13.4 MJ/kg,符合本试验育肥猪饲料DE浓度需要。谢幼梅等[7]研究了日粮能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添加水平对大约克×昌潍杂交生长猪综合生产性能的影响,其试验研究结论为:20~35 kg、35~60 kg、60~90 kg 阶段消化能均为 13.81 MJ/kg最优,高于本试验所得结论,这可能与其平均饲料蛋白含量低于本试验饲料配置比例有关。能量饲料供能的基本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饲料以能供给生命所必需的蛋白质为主,高蛋白含量是其营养特点。由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能值相似,故从能量角度来看蛋白质饲料也属于能量饲料的范畴内,它们全属于精料[8]。赵宏志[9]研究发现,20~90 kg育肥猪猪饲粮适宜能量浓度为13.39 MJ/kg,与本试验结果接近。

National等[10]认为当能量摄入制约蛋白质沉积时,增加DE摄入可提高蛋白质沉积,但当能量已足够后,进一步增加能量摄入量并不影响蛋白质沉积量。Whittemore[11]、Campbell[12]和 Quiniou 等[13]也认为,随能量进食量增加,肥育猪瘦肉生长或体蛋白质沉积量呈斜-平线型增加。饲料粗蛋白含量或赖氨酸水平与DE的比值也影响猪的生长性能、体蛋白质沉积速度和胴体成分[14-17]。本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粗蛋白含量相同的条件下,提高饲料DE浓度仍可提高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而在试验过程中同时获得了育肥猪日采食量和头均采食量数值,可以此为依据进行计算,确定投料量,在保证育肥猪合理采食的情况下减少饲料损耗,降低饲料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raude[18]认为,饲粮中粗纤维含量过高时由于容积过大或适口性降低使采食量下降。杨玉芬[19]研究证明,在生长育肥阶段,猪的采食量并不随着饲料粗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同时适当的粗纤维含量还会增加猪的采食量,改善猪的生理机能,提高肉品质。从动物福利角度来看,饲料中适当的粗纤维含量可以使猪的生活福利得到提高。因为试验设计的制约,没有进行相关方面的试验,也没有测相关的生理指标,可以在以后的试验中考虑纤维含量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我国饲料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与畜禽的营养研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畜牧业,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杂交蛋白质能量
蛋白质自由
人工智能与蛋白质结构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能量之源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开年就要正能量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
杂交牛